苏轼赶考误了时间被拒之门外,考官出上联刁难,苏轼对出绝对

苏轼是位大才子,关于他对对联的故事,更是不少。对对联,讲究工整对仗,而且头脑反应要快,如果对的不贴切,驴唇不对马尾,就等于失败了。所以,在古代,对对子,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才学和机敏程度。苏轼不光擅长对对联,还极为擅长写对联,他有几副对联,特别富有才情,令人难忘,如下面几副:

苏轼赶考误了时间被拒之门外,考官出上联刁难,苏轼对出绝对

步翠麓崎岖,乱石穿空、新松暗老;

抱素琴独向,倚窗学弄、旧曲重闻。

——苏轼题江苏省苏州怡园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苏轼挽知音侍女朝云

三登庆元三人第;

四入熙宁四辅中。

——苏轼挽韩琦

心是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事业?黄州儋州惠州。

——苏轼憾悟自题生平

爵比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考;

寿同广成子,住崆峒万八千年。

——苏轼题浙江省杭州孤山苏寒岩

上面几副对联,平仄协调,整齐对称,非常经典。据说苏轼年轻时参加科考,结果呢,半路上下暴雨,发了山洪,船行受阻,结果等苏轼和其他几个年轻人赶到考场时,人家已经开考了,大门也关了。可是既然来了,怎么能不考试呢!大家只好拼命叫门,门打开以后,威严的主考走了出来,他用眼睛扫视大家一番,非常傲气地说:考场哪允许迟到,你们还是请便吧!苏轼连忙哀求,说了大家的遭遇和不易。

在苏轼的恳求下,主考总算答应了,但却又想出一个主意,他说:如果想进考场,那就得回答得出他的上联。看考官有所缓和,苏轼和其他人马上同意。考官想了想,出了一句上联: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个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

苏轼赶考误了时间被拒之门外,考官出上联刁难,苏轼对出绝对

这句上联,很有趣,是句数字联,从一到十,把苏轼和同伴因故迟到的原因,说的十分清楚,要想能够工整地对出下联,是很难的。同行的几个人,俱面有难色,唯独苏轼,略微想了一下,马上对出了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这句下联,亦是从十到一,历数了书生们平时学习之难,赶考之艰辛,对的十分贴切。主考一听,觉得苏轼是个肚子里有“墨水”的人,才学一定很好,就把门打开来,放大家进去考试。而在读了苏轼对对子的故事以后,广大网友们也根据主考那句上联,对出了一些有趣的下联,非常好玩,我们也来欣赏一下吧:

十个男人,去了九八城打工,行了七六五公里,四挪三搬无二意,一心挣钱。

十位同学,进城九八个打工,面试七六五个职位,四选三筛剩二人,一起过关。

十年相思,写了九八本锦书。赴过七六五个相约,四番三往奔二婚,一定要娶!

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个考生,走了四五六曰水路,七颠八倒到九冮,十分来迟;一辆汽车,载着四五个小工,走了四五百里山路,七颠八箥到工地,已是黄昏。

朋友们,对上面几位网友的对联,您更喜欢哪一句呢?如果让你对,你会对吗?

苏轼赶考误了时间被拒之门外,考官出上联刁难,苏轼对出绝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