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这么劝!

这个时节,应该是一模陆续出成绩的时候了!外面的雪无力地下着,像是多数家长飘忽不定的心绪,除了带给玩游戏、看小说、聊微信孩子焦急情绪的传导外,了无益处。犹如被网困住悬在半空中一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满腔热血无处用力,空遗恨。

虽然说,孩子状况是我们培养学习习惯点滴积累的结果,但多数都是一个孩子,没有经验啊!借口容易,但还是想办法更靠谱,面对贪玩的孩子,特别是大孩子,怎么劝说更有效果,是重点也是难点。

孩子不爱学习这么劝!

孩子不爱学习无非是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学习无用论。

孩子身边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觉得学不学习一个样,家长又没能注意到孩子日积月累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背后变化。

应对策略;像这种情况需要家长恶补读大学和读好大学到底有什么不同的人生结局。然后掰开揉碎了喂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注意分寸和话语;1)孩子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这是优点,但为了考试成绩稳定,补救的措施是让他打心底里先接受和理解主流价值观。2)他们的价值观有点非主流,我们不能说主流就好非主流就不好。3)个性要保持,这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但是要想把这个游戏玩好,人家的那一套规则得遵守 。考试还是主要考主流价值观(你可以不认同这个主流价值观,但是得懂)。4)让您们孩子达到这种境界,可以同时允许两套价值观在体内并行不悖,应用于不同的场景。5)得先认可他那一套,再推销利于高考这一套(他会比较容易接受,自己的那一套可以私藏,但高考起码也需要认真对待),这是引导孩子的策略。一说他就懂的,不然硬掰是真的两套系统会打架不兼容,他会不服。6)其他方面也是一样,用的原则是先认可,再引导,才能达成共识,一上来就打压,结果定是反弹。

第二种情况;学不学趋同论。

孩子有那么一段时间很努力,但是成绩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一段,孩子不那么努力了,成绩又回到之前的层次,久之,孩子不那么努力了。

应对策略;这类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说,考试题偏难的时候,名次在同年级稍高些,偏易的时候,名次反而落下些(上段话就是恰巧遇到了这种情况的效果)。再比如说,这类孩子多数都是重点中学中档左右的水平等等。这些现象都说明孩子基础是不错的,差在结构上。但是基础还不够透彻,这些你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考试时间不够用,那就差在知识体系的建立还不够牢固和熟练。如果时间够用,那就很可能出在单一知识点或知识结构上,自以为是的学习让知识点理解不到位造成的。原因很容易查找,拿某科试卷做评估,查找错题的关联度。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让孩子心平气和不抵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注意帮助孩子克服自卑(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错误,爱咋咋地)或自负(认为自己的方法都对,只不过老师没看明白)的性格缺陷是首要目的。这也是突破自我更上一层的瓶颈,想要超越得有速度,速度一定从客服自身弱点中来。只有让孩子心动了,才能有的放矢的加以改正。

第三种情况;自我否定论。

孩子虽然懵懵懂好好学习是对的,可是一看书不是走神就是发困,总之就是学不进去,渐渐地开始怀疑和否定自己不是学习那块料。

应对策略;像这种孩子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家长没有防微杜渐在最初的萌芽阶段给予适当的帮助。发现的时候,类似于病入膏肓,无的放矢。像这种情况,是典型的丧失自信的表现,所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就是首要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三步走,第一步,和孩子高效的沟通,彻底的谈一谈,稳住孩子,让孩子别放弃。(参考第一种情况办法)。第二步,大幅增加学习强度,没有谁不努力就能成功,想要超越你需要起跑,加速,伴随,超越四个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坚实的走好每一步,才能有超越的可能。第三步,孩子的自信心来自于分数和名次的提高,利用答题技巧让孩子看到希望,但不能放松学习的强度,并驾齐驱才能相得益彰。具体办法试举一例,考试时每道题分配的时间是科学计算的,每道题难易的程度有很大的主观性,把时间分配到你应该得到分数的题上面比都做都不对强得多,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不过治标还需治本,标本兼治才是正道。

第四种情况;破罐子破摔论

大道理我都懂,别和我墨迹,爱咋咋地,我就是不学了。

应对策略;很不幸,这种教育的失败带给家长的挫败感比失业和离婚都强烈,而且具有普遍性。那你知道你败在哪里吗?我觉得,首先你没有走进孩子的世界,总是高高在上的站在首长的高度呵斥当做下属的孩子,小时候或许还可以,孩子大了开始反抗这种权威(有人说是逆反,其实都是这种情况),久而久之,无论对错都不听了。其次,你的呵斥或者爱没有走进孩子心里,没有让孩子信服的高度。教育孩子真的不易,如果你上半句还没有说完,孩子就知道你下半句要说啥,你说能怪孩子嫌你墨迹吗!当然,孩子到了这种程度,你就死马当做活马医吧!与其空耗青春不如让孩子寒暑假出去打工赚钱,反正也不爱学习。如果孩子能够从打工中体会到赚钱的艰辛,说不定会回心转意,在学习上奋发图强呢,真若如此,你就偷着乐吧。假若在打工过程中喜欢上这种生活方式,那就是他的兴趣特长和本能强项,那也是他的命吧!你能发现孩子的这种特长也是将功补过吧,未必就是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