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秋明示范岗:奔走在田间地头的“农机110”

“你先别急,我们马上过来。”6月20日一大早,刚到办公室的印秋明就接到了白兔镇一位张姓农户的求助电话,说正在作业的插秧机坏了。印秋明和同事孟背生一道,当即赶到现场,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修,中午12点左右,终于修好农机,解决了这名农户的燃眉之急。三夏大忙,印秋明和他的同事们总能一个电话随叫随到,热心服务,为农户解困救急,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农机110”。

目前,今年全市的机插秧工作已经结束,农户家中的农机具大多已闲置下来,“现在正好趁着农闲时节,我们开始走村入户上门指导、服务。”正在后白宏伟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的印秋明介绍。

去年11月,市农机推广站成立了印秋明技师创新工作室,共有12名农机推广服务技术能手专业从事农机推广服务,其中有11名党员。为了让农民用上最先进的农机技术和设备,印秋明农机推广党员示范岗的工作人员常年在田间地头进行推广服务工作。“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只要农户一个电话,工作人员就会立即动身服务。”

“农忙意味着抢收抢种,可农机具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农户带来很大的损失。现在人工工资非常高,请一个人工插秧,往往要300块钱一天。”印秋明介绍。由于深知农民的辛苦不易,印秋明及其团队工作人员在走访农户时,总不忘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农户,以便农户能在第一时间联系他们并赶到现场抢修。

当日,在为后白镇宏伟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时,农机推广人员帮助农户仔细检查每一台农机,并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农忙时他们大概10天上门一次,看看机子什么情况。如果有事是随叫随到。”合作社负责人许伟介绍。

为了让农户第一时间了解先进的农机技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好处,印秋明与同事们经过不断摸索,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乡镇的农机辅导员组织好各镇的种田大户,把种田大户请过来我们把技术传授给他,以大户的名义以点带面,散户跟着大户学,只有大户开始使用了散户才能相信这种技术。”为了应对市场需求,农机具厂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农机具进行升级换代,印秋明和同事们就常常去厂家或大专院校学习使用、维修等技术,“只有我们先学会了,才能把技术带给农民,带到田间地头去。”印秋明介绍。

据统计,2017年,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共计推广各类机械828台,使用补贴资金达到1300多万元,带动农民投入5598万元,在提高农户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市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

周雪菲 孙 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