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散记

柬埔寨散记

去柬埔寨是临时决定的,出行前又感冒加重、咳嗽不断,身体的不适自然也影响到兴致,所以对这次出行并没抱太大期望。

登上柬航飞往暹粒的航班,才发现机上清一色的全是中国人,吵吵嚷嚷地放行李、找座位,两个空姐和一位空少边引导大家找座,边轻声提醒放行李的人们先侧个身,把通道让出来。待大家都已坐定,飞机开始滑行,空少还在微笑着耐心劝说一位抱着IPAD斗地主的先生赶快关机。三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刚一着陆,就有人站了起来,才被空姐制止,后面有位女士又站起来居然打开了行李舱,满脸惊愕的空少快步赶过去吼了一声,“啪”愤怒地关上舱盖——飞机还在滑行,急这么几分钟能干嘛?不守规矩,真让人感到难堪。

出了机场排队过海关,我前面一对包着头巾的母女像是印度人,还有两位黑人和一个黄头发的白人,他们很快都被放行了。轮到我时,又黑又胖的中年男海关把护照翻来翻去地看,然后抬眼说了句中文“小费!”——网上说海关只问中国人要小费,是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很多中国人来柬做生意,为省却排队的麻烦用钱贿赂工作人员所致,看来传闻是真的。我假装没听见,中年海关不依不饶地坚持要,后面还排着长长的队伍,无奈,我给了一美金,他马上盖章放行,我瞪了他一眼,作为一个国家的形象机关,如此公然索要小费,而且又只针对中国人,让人心里有些不舒服。

柬埔寨散记

接机的导游是一位有四分之一中国血统的帅哥,普通话讲得有点艰涩,我们十位团员被他带到一辆韩国淘汰的二手中巴车上,开始了柬埔寨之旅。夜晚的暹粒灯光闪闪烁烁,绿树交织辉映,楼房随处可见,导游说那大都是宾馆。第二天才发现果真如此,暹粒是柬埔寨最著名的吴哥古迹所在地,所以宾馆林立,而且设施和服务都不错,我们住的酒店还带有游泳池。但当地居民类似工棚的简陋建筑随处可见,除几条主干道硬化外,其他的路面都是泥巴土路,雨季时不知该有多泥泞,由此也可窥见柬埔寨的经济状况。也难怪,看资料介绍,这个多难的民族,从公元一世纪开始立国,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到十八世纪末,基本处于强邻的控制之下;又先后被法国和日本占领;1953年宣布独立,可1970年朗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政权;1975年红色高棉执政,其极左的专制给柬埔寨带来了空前的灾难,类似于我国的“文革”,据说在红色高棉三年多的管治期间,柬埔寨国内死亡人数达二百余万,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仅被处死的政治犯就超过十万,人类文明降至历史最低点;1979年越南军队攻入金边,红色高棉寿终正寝;后又经历金边政权暨三派联合政府时期、“四派领袖”时期、驻柬机构时期,直至1998年才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


常年的战争、内乱,能活着已是幸运。在柬埔寨之行的第一站:洞里萨湖——旱季时也有6000多平方公里的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其渔获量不仅供应全高棉人食用,而且还可外销。我们看到水上人家的房屋大都是竹编的吊脚楼,茅草盖顶,甚是简陋,有医院、加油站、学校、杂货店等等,所有陆上设施,水上一应俱全,每条船上都有三两孩子给船夫帮忙打杂,给游客捶背按摩,以求得免费午餐或者一点小费、糖果。在游客下船处,有在战乱中幸存的残疾人组成的乐队,演奏募捐,还有一群小孩挎着篮子围上来兜售廉价的纪念品,或者追着游人要糖果。后来我发现每一个旅游景点都是如此,都有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募捐乐队,甚至躺在地上乞讨的重度残障人士,可见战争的残酷!而兜售纪念品、水果的小孩子,不仅能用英语叫卖,而且还会简单的中文,不论游客是小姑娘还是奶奶级的女士,一律叫“姐姐,漂亮”,说是卖东西给自己挣钱上学,那渴盼的神情让你不买都于心不忍。

柬埔寨散记

接下来去柬埔寨首都金边,路途311公里,导游说要开6个多小时,因为柬埔寨没有高速。路况类似我国的省道,沿途一派田园风光,蓝天白云下,茅草吊脚楼、小菜园、池塘、稻田、高大的不知名的树木、骑着自行车上学的孩子、旷野上悠闲吃草的白耕牛、路边窜出的小狗、大片撂荒的土地……原生态的自然景象看得我心旷神怡,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更让人神清气爽,车上的团友欢快地唱起歌来,我也忍不住跟着哼唱,几曲下来,我下意识地摸摸脖子,怎么不咳嗽了?真是神奇,折磨了我多日的感冒咳嗽居然不治而愈,这太出乎预料了,我心中一阵狂喜!正暗自高兴,车子突然靠边停了下来,司机嘴里嘟噜着什么,下车检查,导游也跟下去,少顷,又招呼大家下车,说车坏了。大家下车正踩在路边一家砖瓦房的院子里,一位约二十出头的姑娘热情地给每人端张凳子,然后回屋做针线。在征得姑娘同意后,我走进她家,看她在为一件粉色的裙子缝彩色的小珠子,墙角的玻璃橱窗里还挂着好几件缀着珠子的纱裙,我猜是婚礼服吧?语言不通,只能打着手势比划,她还微笑着让我也穿了几串,后来问导游还猜对了。素不相识,姑娘的热情和友善让人心生感激。

柬埔寨散记

车子一时修不好,要联络换车,我们也正好四处闲逛,这里有点像国内的小镇,沿路两边都是商铺,卖服装、农具、日用品等,前面还有个小集市,卖水果和小吃,柬埔寨的特色小吃炸蜘蛛,看着都恐怖,没敢吃;倒是炸香蕉特别好吃,牛奶果和芒果也很好吃;还有煮玉米棒子,形状和味道让我想起童年时外婆自己种的玉米,我一连吃了三根;还有一种什么糕,没记住名字,看着都是食物自然的本色,透着天然的亲切感,吃到嘴里糯软润滑、清香爽口。一圈下来,每个人的肚子都吃撑了。再往前走,是一片稻田,微风徐徐,一股稻米的香气扑鼻而入,导游说那是香米,没有化肥、农药和催长素、除草剂,我闭上眼睛使劲嗅着,耳畔回响着团友问有中国血统的导游为何不加入中国籍时的回答:我们虽然发展缓慢,但我们没有雾霾,没有地沟油和乱七八糟的化学添加剂,我去中国三次都不适应。我半晌无语,潜意识里的一点优越感荡然无存。


柬埔寨散记

到达金边已是华灯初上,作为首都,金边还算繁华,宽阔的独立广场、奢华的金界娱乐赌城、街上不时驶过世界知名品牌的汽车、上下班高峰浩荡的摩托车流,那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去金边市的地标塔仔山,在大家都排队时,有两位中国大妈硬挤着插队,以至于工作人员用中文大喊“排队”;到山顶寺内导游解说时,又有高分贝的“普通话”打电话,还有一对夫妇自顾聊天,引起导游满脸不悦;下山见一中年男抓一把糖果撒地上,引起一帮孩子哄抢,还得意地让同伴拍照……国人的陋习四处传播,汗颜呐!


柬埔寨散记

原以为柬埔寨皇宫戒备森严,因为这座建于1866年的王宫目前仍然是国王的宅邸,没想到从进门就没见几个侍卫,导游指着高高飘扬的国旗说:今天国王在家,如果没升国旗说明国王外出了。皇宫分南北两部分共二十多座宫殿式的建筑,北边区域供王室居住,不对外开放,但南北两边也就一墙之隔,游览的人流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不知是否会影响国王的心情?金顶黄墙的建筑极具高棉传统风格和浓郁的宗教色彩,每座房顶中央高耸着尖塔,屋脊两端尖尖翘起,既美观又具灵动感。宫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尤其是用五千多块镂花银砖铺地的银宫,展出许多珍贵文物和镶满钻石珠宝的金、银、铜佛等,看得人眼花缭乱。出来漫步在回廊上,凝视绘有印度神话故事的精美壁画,突然听到一声呵斥,引起许多人侧目,原来是有人抚摸壁画照相,看头上的帽子又是国内旅游团的。我摇摇头,穿过几棵大树,见一老园丁在用水管浇草坪,我走上前示意洗个手,他立即微笑着拿低水管,小心地给我冲洗,致谢时他依然点头含笑,满脸的慈善。


柬埔寨散记

结束金边的行程,再返暹粒,参观吴哥。需先办理门票,现场拍照印在门票的一角,很有纪念意义。分一天、三天和七天票,门票被一个丝带和金属扣环拴着,以方便挂在脖子上接受验票,只是导游特意强调最好打一个死结,不要用扣环,因为扣环是中国产的,质量很差,一掰就断了,我不信,当场试验,捏住扣环钩稍微一用力,看似金属的扣环居然真的断成了两截,我再细看,“MADE IN CHINA”赫然入目!面对导游含蓄的微笑,我只感到羞愧。


柬埔寨散记

三天的吴哥古迹游览,算是行色匆匆、走马观花了,但给我的冲击和震撼却超出我的预料。尽管之前也浏览过一点资料,可当身临其境,才真切领会到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群落的雄伟、壮观与神奇。吴哥古迹始建于公元802年,用时四百多年建成,共有各式建筑六百余座,分布在大约45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中,是当时称雄中南半岛的伟大帝国,疆域辽阔、国势鼎盛、文化灿烂,十五世纪衰败后,吴哥遭到严重破坏,王朝被迫迁都金边,古迹群逐渐淹没于丛林莽野之中,直到四百年多年后的1860年才被法国博物学家发现,并为世界所知晓。


柬埔寨散记

巴戎庙、空中花园、巴本宫、斗象台、周萨神庙、塔凯欧寺、塔普伦庙、圣剑寺、达松将军庙、东梅蓬寺、变身塔、女皇宫、吴哥窟……一一走过,这些全部用巨大石块构建的宫殿、佛塔、寺庙等建筑群落,面积之庞大,雕刻的王室活动、战争场景、高棉人日常生活片段以及印度教、佛教诸神像之精美细腻、场面之恢弘繁复,让人赞叹不已!那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一组由48座大小不一的宝塔簇拥着中心宝塔的金字塔结构,每一座塔的四面都雕刻着巨大的微笑佛面,据说是吴哥王朝一代神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庞,佛像四面分别代表 “慈、悲、喜、舍”,青灰色的砂岩经过岁月风霜的磨砺和战争的破坏,已变得斑驳陆离,有的甚至残缺不全,但那安详中带着深沉悲悯的微笑,愈加显得神秘而神圣,不由得你久久仰望。那印在柬埔寨国旗上、被誉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窟,为高棉古典建筑艺术之高峰,三层长方形的回廊层层递进,环绕着巍峨高耸的中央高塔——象征印度神话宇宙中心的“须弥山”,与回廊四角上的塔楼呈“五点莲花”之状,通往“须弥山”的台阶陡峭逼窄,几乎垂直,使每一个觐见的人只能全神屏息地手脚并用、匍匐攀爬,才能登临信仰的顶端,而每层台基四周回廊及柱子、庙檐等处的浮雕更是千姿百态、精美绝伦——取材于印度史诗《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故事和建造者苏利耶拔摩二世的生平事迹跃然墙壁,高棉人礼佛的情形、裸露着上身象征万物之母的缇娃妲女神、仪态万方的天女优雅神秘的微笑等等,无不惟妙惟肖、引人浮想翩翩。还有塔普伦庙——电影《古墓丽影》的拍摄场景,建筑顶端、基底和夹缝中生长着许多遮天蔽日的古树,那盘根错节的巨大根系缠绕着庙墙与塔寺,似瀑布样从墙上流淌下来,然后像巨蟒蜿蜒排开,部分墙体和塔身已被压塌,还顽强支撑的墙石、塔基被发达的根系包裹起来,形成古树与古庙相融相生的奇特景观,如非亲见,实在难以想象……吴哥,真的是“看一眼就会记一世的城池”!尽管很多已成为残垣断壁,破败不堪;尽管很多我并没完全看懂,可当穿行其间,那种时光交错的恍惚感让人沉迷,仿佛自己也是千年前祭拜人潮中的一个行者,在庄严而神圣的宗教仪式里,不由自已地进行着灵魂与信仰的思索和对话。


柬埔寨散记

所以,我越走越谦卑,越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当登临巴肯山,站在几近废墟的巴肯寺平台上——这曾是一座有着五层台基、各层严格按几何图案对称布置着共108座宝塔的宏伟建筑,是高棉王朝开始以吴哥城附近为首都后建造的第一个国庙,亦奠定了后来吴哥建筑的基础格局,被称作“第一次吴哥”。俯瞰远方丛林里的吴哥遗迹,夕阳给它们笼罩一层雍容瑰丽的金色,恍若它灿烂盛世的华美气质;逐渐地光影黯淡,一切都消失在苍茫暮霭之中。时光转换,岁月更迭,一个王朝的跌宕兴衰令人感慨万千!而一个宗教信仰几乎与其历史一样悠久的民族,在这片历经劫难、浴火重生的土地上,坚韧前行的微笑,更深地感动和感染了我,我会永远记住那永恒的“高棉的微笑”。


本文选自《略阳文艺界》总第8期 作者:张 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