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其中不爲人知的祕密你知道嗎?

首先說說雙龍壽字幣。由名字可得出,次種錢幣是祝壽時的一種禮物,用現再的話來說就是限量版發行的紀念幣。為什麼說其中的不為人知的秘密?那麼請看下文

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其中不為人知的秘密你知道嗎?

眾所周知,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壽字雙龍幣有兩種版式,即庫平重一兩幣和庫平七錢二幣,兩種版式的錢幣設計風格一樣,但是在細節上有很多區別。本品為庫平七錢二的版式,由於廣東省當時鑄造此幣的目的是奉獻清廷以祝慈禧太后萬壽,所以鑄額不大,大多奉獻給清廷或贈於當時的達官顯貴,見於民間流通的很少。此幣正面珠圈外上端鐫“廣東省造”四字,下方為“庫平七錢二”五字,左右兩側各鑄一蝙蝠圖案,珠圈內鑄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背面珠圈外鑄有雙龍圖案,裡面鑄有一圓形“壽”字。

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其中不為人知的秘密你知道嗎?

此幣有一個顯著特色,幣面兩側各有一蝙蝠圖案,寓有吉祥的含義。因為,蝙蝠的“蝠”字與幸福的“福”字讀音相同,而把蝙蝠圖案鑄在幣面上,系取“蝠”、“福”兩字諧音。將它與背面的“壽”字相對應取意,便構成“福壽雙全”之意。由於以上兩種版式的壽字雙龍幣中,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壽字雙龍庫平重壹兩不便於流通使用,故鑄額極其稀少,而實重庫平七錢二的錢幣為當時通行的壹圓型流通幣,其鑄造量和存世量均大於一兩幣。

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其中不為人知的秘密你知道嗎?

對於雙龍壽字幣的鑄造,史料中沒有確切記載,泉家們歷來對於其具體鑄造情況有不同的解讀,至今沒有定論。目前網上流傳著兩種說法

1, 民國時期的張炯伯等學者認為:這種銀幣系光緒三十一年(1905)為紀念慈禧太后七十壽辰而鑄造的。張炯伯在其《廣東省造壹兩銀幣》一文中稱:“惟本品因未紀年,殊難遽斷,然觀其圖案,諧作福壽,環繞雙龍,幕無英文,意含頌祝,大異常制。由此以推,成為紀念幣之一種,專鑄以祝慈禧太后七旬萬壽者也。

2,也有學者根據清末王述生所著《述庵秘錄》的記載,認為系光緒二十年(1894年)廣東巡撫剛毅為祝慈禧太后「六十壽辰」而鑄造的祝壽幣!據《述庵秘錄》摘錄:滿人生性好財,其故由饋贈宮閫親貴。包衣人嚴主僕之誼,主家貧困,包衣雖官宰輔,主至其家,則尊事若父母,有欲取輒攜去,弗能較也。故滿人應官多貪鄙,靡足言者。剛毅由清文翻譯,歷官部郎巡撫。不識漢文,好瑣屑,自謂精能。巡撫廣東,以甲午入都祝嘏(慈禧六旬壽),希大用。時內地通用銀,廣東izhong獨制銀幣。剛謂總辦某道曰:“為我制銀幣三萬(注:三種版別各三萬枚還是三種版別共三萬枚?不詳),攜入都。”某曰:“諾。”製成齎往,剛默然。至都,因內侍獻慈禧,且言剛毅知萬壽賞號繁,特鑄幣以表敬意。慈禧故喜,譽幣新色可喜,遂飭收。剛尋入軍機,某道亦不敢索償。。。。

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其中不為人知的秘密你知道嗎?

但是最後一種是現在大部分人不知道的,連一些專家老師也不知道的,這是原故宮博物院的一位老師所說的。其實雙龍壽字幣真正的由來是慈禧太后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過週歲所鑄造的紀念幣,不過因為造出來之後,慈禧太后自己也喜歡上了,又趕上自己也即將70大壽,所以最後自己用了。

不管如何,"雙龍壽字幣的具體鑄造情況,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迷,,為出譜幣、錢譜沒有記載就不等於沒有!無論歷史事實如何,"廣東雙龍壽字銀幣"在中國近代官鑄機制銀幣中的獨特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珍罕性和極高的收藏價值是泉界所一致公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