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魁首,六六六”,你知道五魁首的来历吗?

上过酒局的朋友应该都听过“五魁首、六六六、七个雀、八匹马”等酒令,好友之间高声呼喊、划拳行令,为一场酒局烘托气氛,增色不少。各地玩法、口令各不相同,是中国酒文化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划拳行令古已有之,大家知道“五魁首”的来历吗?

“五魁首,六六六”,你知道五魁首的来历吗?

相传,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在主编《永乐大典》之后,经常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天下最有文化的人了,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才华。在全国学子进京赶考的时候,化名改扮成一名考生参加科举。

考完后,朱棣皇帝自信满满,认为自己可以夺魁首之名。等到发榜时发现自己只得了一个第五名。这让他的自信心受到了创伤,跑去质问主考官。主考官没好气的说道:“你这个第五名还是勉勉强强得来的呢。”主考官抬头仔细观瞧,竟然是当朝天子,吓得魂不守舍,急忙跪倒在地,磕头求饶。朱棣心想,既然金榜已出,杀了他岂不让天下耻笑吗,就一脸不悦的离开了。

主考官吓得血都凉了,怎么也不能把皇帝得罪了啊,便在金榜上加了一行字“第五名为前四名之魁首”,此事传到民间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后来人们划拳行令时,戏虐的称为“五魁首”了。

“五魁首,六六六”,你知道五魁首的来历吗?

这个故事是民间流传,并没有史料记载来证明。“五魁首”是“五经魁首”的简称,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五本经典,想要考取功名都要读着五本经典。明代科举考试时,分别考这五门,每一门的第一名叫做”经魁“,俗称”五魁“。

“五魁首,六六六”,你知道五魁首的来历吗?

魁就是首的意思,指的是一颗星星的名字。魁星,主掌文运,读书人十分信奉此星。全国各地遍布魁星楼、魁星殿,古代学子考试之前都会去祈祷祭拜。直到今天,某些地方仍有这样的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