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上调到5000?这并不是重点

昨天,期盼已久的个税改革终于有了新的进展。据新华社消息,个人所得税法迎来第七次大修,

修正草案已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个税起征点初步定为5000元,相较于目前的3500元提升了1500,并且媒体称之为“力度空前”

个税起征点上调到5000?这并不是重点

消息一出,便引发争议,因为这5000的起征点,无论是董小姐的提议的1万比较还是与大V们预测的7000相比都相差了一大截,力度空前在哪里呢?

我们不妨先看对比一下修正案中的征收标准与目前实施的征收标准有哪些差异——

个税起征点上调到5000?这并不是重点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除起征点提高以外,低税率的级距有大幅扩大,甚至是加倍,而30%以上的高税率部分完全不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倾向保护中低收入人群,即每月到手收入在40000元以下的阶层。

至于大家能省下来多少钱,不妨小算一下。大体情况为:

个税起征点上调到5000?这并不是重点

当然,

这是以扣除五险一金等支出的到手收入来算的,可以发现虽然低收入人群降税比例较高,但是仍然是收入越高省税数额越高。再小的肉也是肉,我们老百姓并不嫌弃,但是这貌似还远远没有达到“力度空前”的程度吧?

没错,所谓的税改力度空前,其实指的更多的是我们首次实行综合征税,还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租金等专项扣除,以及提出了反避税

所谓综合征税是与现在的分类征税相比较而言的。采用分类征税方式,将应税所得分为11类,实行不同征税办法,而修正案草案对部分劳动性收入所得实行综合征税,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而专项扣除呢?则对我们的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对每月还房贷、交房租、养子女,并且收入达到起征点的人群而言。紧紧巴巴地过日子,能省一笔是一笔嘛。

个税起征点上调到5000?这并不是重点

例如甲先生每月到手收入1万元,年到手收入就是12万元,其中6万元是需要缴税的,但是在北京呢,每个月都要租房,月租3000,一年就是3万6,申请一个房租专项扣除也能省不少呢。当然,或许不能100%扣除,但是总能省下一些。

这样的税改是不是听上去很好呢?但是,如果真要推进,阻力还是有不小的。例如申请房租专项扣除就需要房东或者房屋中介开具证明或者发票吧?房东“暴露”房产,什么增值税、房产税、个税都将接踵而至,这样的压力房东肯定不愿意承担,那就要加在租客身上,这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呢?

最后是反避税条款,虽然补住了一些漏洞,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有钱人的“合理避税”手段远远要比平民百姓的多,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慢慢修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