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感冒反复老不好,原来是对感冒的治疗存在这些认识上的误区

感冒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为很常见,所以很多朋友在患上感冒后,就不愿再去医院治疗,根据自己的症状随便买点药吃下去以为感冒就会好了。有的时候药对症了,感冒的确好的很快,但很多时候也会出现感冒反反复复,拖上了半个多月依然不见好转,这就是因为虽然病邪表现的症状相似,但它们不属于同一种证,故治疗上相差也会很大。

难怪感冒反复老不好,原来是对感冒的治疗存在这些认识上的误区

那么,该如何对自己所患的感冒做一个准确的诊断呢?相信大家看了下面的内容,心中就比较有数了。

误区一:仅从寒热轻重辨别病邪的性质。

感冒初期时,无论是风寒束表,还是风热犯表,均可见恶寒症状,但并不一定发热,或者发热程度很轻。随着时间退延,恶寒渐轻,而以发热为主了。所以想要判断风寒、风热的性质,应当结合口渴、汗出与否来辨别,如果仅仅是从恶寒、发热的轻重来判断,则很容易误判。

难怪感冒反复老不好,原来是对感冒的治疗存在这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二:风热感冒与风温不分。

风温感冒刚开始发作时,临床症状为发热、恶寒、头痛、汗出等,这些表现与风热感冒很相似,在温热病的流行时期,应需注意区别。感冒一般不发热或发热不高,经解表后多会汗出身凉,病情变轻。而温病则必有发热或高热,汗出后脉数不静,身热后即复起,病情随之加重。

难怪感冒反复老不好,原来是对感冒的治疗存在这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三:不辨虚体感冒

身体本来就虚弱的人,容易反复遭寒邪入体,感冒后多缠绵难愈。气虚容易外感风寒,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咳嗽、舌淡等;而阴虚则容易外感风热,表现为身热、心烦口干、干咳痰少、舌红少苔等症。如果不能辨别虚体感冒及正、虚的性质,也就难以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

难怪感冒反复老不好,原来是对感冒的治疗存在这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四:不明寒热转化和错杂

我们都知道,风为百病之长,寒为冬令之邪,在寒冬季节,多见于风寒侵袭人体而发病。一旦风寒侵袭,寒邪郁而化热,随之会出现高热,或发热重,恶寒轻的情况,并会伴有口渴、汗出、舌红等症状。如果不能注意病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容易把风寒化热误认为风热外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