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七七事變81周年系列活動|展讀抗戰家書,傳承家國情懷

81年前的7月7日,是一個註定被歷史銘記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製造了盧溝橋事變,悍然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81年後的7月7日,我們重溫這段救亡圖存的歷史,只為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總有一種滾燙的愛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總有一種豪邁的民族氣節:視死如歸、寧色不屈;總有一種久違的英雄氣概:不畏強暴、血戰到底;也總有那麼一封家書,會讓你淚流滿面......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今天,在七七事變81週年之際,臺兒莊古城大戰遺址公園舉辦了“展讀抗戰家書,傳承家國情懷”的活動,縱使光陰流逝,世事滄桑,但傳承千年的愛國精神不泯,穿越硝煙的抗戰家書永存。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這是一封特殊的“家書”,川軍122師師長王銘章率部保衛滕縣,在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日軍的情況下,苦苦守城三天三夜,遲遲未等到援軍的到來,最後連發3封電報,以身殉國。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目前,敵用野炮、飛機,從晨至午,不斷狂轟,城牆缺口數處,敵步兵屢登城,屢被擊退,斃敵甚多……決以死拼,以報國家,以報知遇。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這是鄒紹孟將軍在滕縣保衛戰爆發前夕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在前線抗戰的鄒將軍,得知兒子學習不好,伴隨著遠處隆鳴的炮火聲,寫下了這封憂國憂家的家書,利用航空掛號寄往四川胡老太爺家(鄒紹孟的岳父),兩天後戰爭打響,鄒紹孟以身殉國。當家書送到胡老太爺家,鄒紹孟的家人已經獲知他的為國捐軀。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因我身屬軍人,刻在前線抗戰,萬一不幸以身殉戰,完我軍人天職,則今後捍衛國家與復興中華民族責任端在汝輩。而是否能肩此重任,則視汝等幼時之修養造詣如何為然。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這是一個新婚6天便辭別妻子奔赴沙場的軍人,寫給新婚妻子的家書,6個月後他在臺兒莊大戰第二階段魯南戰役中負傷,經醫生進行手足截止手術後,搶救無效犧牲,年僅29歲。這位軍人是黃人欽,雲南姚安人。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幼蘭愛妻:倭寇深入國土,民族危在旦夕。身為軍人,義當報國。萬一不幸,希汝改嫁,幸勿自誤!”(這是一封尚未來得及寄出的信)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肅穆的大戰遺址公園,一封封飽含深情的家書,一南一北,兩支分別來自廈門和徐州的研學遊團隊,通過朗讀先烈的家書相聚在臺兒莊古城。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在臺兒莊古城展館講解員的帶領下,陣陣聲情並茂的朗讀拉近了學生們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同學們和先烈們的距離,就像活動結束後,廈門英才學校的初一學生黃嘉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通過這樣的朗讀,尤其還是在先烈們曾經浴血抗戰的地方,心中不由的愈發的被先烈們的光榮事蹟所感染……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美好生活。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深掘展館文化,弘揚二戰精神,更好的助力於研學,讓學生們在遊學中感受二戰文化,是古城展館部一直堅持的宗旨。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朗誦結束後,在飛鴿放飛,書寫最想和先烈說的一句話;向先烈敬奉鮮花的環節,學生們既體驗到了與和平鴿互動的快樂,同時也瞭解了更多抗戰家書,最後學生們自發的向展示著先烈家書的展牌鞠躬,活動在溫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系列活动|展读抗战家书,传承家国情怀 81年前的7月7日,先烈們用獻血換回了現如今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81年後的7月7日,我們,選擇在和平年代以紀念性的活動向那些抗戰英烈致敬。謹以此展,紀念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爆發81週年,緬懷先烈,傳承家國情懷。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