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现阶段第三方电子合同虽然正起步,但已呈高速发展态势

第三方电子合同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2017年国内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规模依然较小,仅约为1.8亿人民币;

第三方电子合同作为一个全行业普适性的云端产品,目前的实际应用中主要依附于互联网相关场景,并没有渗透进全部合同签约场景;

据市场公开资料整理,现阶段国内提供第三方电子合同产品/服务的厂商数量仍然较少,包含老牌及新兴厂商在内仅50余家。(原文来自皮匠网,关注“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分享最新行业报告

整体市场已经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国内第三方电子合同的市场规模高速攀升,年复合增长率连续多年高于130%;

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手机盾、区块链等新技术、新概念的引入,有力推动了第三方电子合同向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发展;

第三方电子合同的成功应用型企业为该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地域层面,成功应用型企业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高且具备持续投入的能力;

━企业规模层面,成长型企业(81.8%)成为当前第三方电子合同的主要用户群;━行业层面,现阶段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金融业和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行业已成为国内第三方子合同最核心的应用领域。

不同类型企业的多种质疑与担忧,已成为第三方电子合同高速发展中的阻碍

质疑型企业: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

针对对第三方电子合同抱有怀疑且还没有应用的质疑型企业,其担忧点主要集中在个人/企业信息泄露(43.8%)和合同信息泄露(36.3%)两方面的安全隐患;

潜力型企业:CA认证过程是否合规

潜力型企业已经有了明确的应用第三方电子合同的计划,但仍然担忧CA机构的审查能力(47.1%)和密钥的监管权限(41.2%);

成功应用型企业的质疑:签订、存储过程中是否会持续存在泄漏、篡改的问题

现阶段,高达94.1%的成功应用型企业依然对第三方电子合同抱有质疑与担忧;并且36.3%的企业用户对签订、存储过程中的信息泄露、篡改的隐患抱有担忧和质疑,这也成为成功应用型企业最为集中的担忧点。

在高速发展且质疑不断的环境中,持续性、多方位的进行用户培育依然是重中之重

面对企业市场:如何对大型企业进行持续的概念推广和理念植入,已成为厂商培育市场时面临的重要问题

基于大型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及标杆作用,从上而下辐射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已成为众多厂商市场拓展的重要策略,但现阶段大型企业的需求并没有完全打开,仅有9.6%的企业用户集中于大型企业,其中2000人以上的LargeEnterprise仅占比1.3%。

面对个人市场:持续提升消费者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夯实C端客户基础将成为厂商巩固现有场景,拓展潜力场景的重要举措

现阶段国内第三方电子合同主要的应用领域,例如P2P、消费贷、保险、房屋租赁等,均是基于互联网从TOC场景切入,并且合同签约数量庞大。因此对C端个人消费者的教育,提升个人消费者对电子合同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实现电子合同大众化是保证该类型领域持续、拓展应用第三方电子合同的基础。

面对行业市场:第三方电子合同已经在金融、电商等行业有了场景化的应用,但仍不能忽视对他们的持续培育

金融行业:金融机构用户已经将第三方电子合同应用于借贷、理财、保单等细分场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超过20%的用户遇到了培训服务(产品/服务能力培训、产品操作培训等)效果不佳的困境;

电子商务行业:当前电子商务业务中的交易合同、入驻合同等场景下已经有了第三方电子合同的渗透,但是高达50%的电商企业用户在电子合同的基础能力方面存在担忧,例如防信息泄露和篡改的能力等,反映出厂商缺乏对他们的持续培育,用户的认知水平提升有限。

第三方电子合同未来市场的拓展,厂商绝不能只靠单打独斗,与其他机构合作可实现共赢

宣传通道:基于用户的实践行为变化,厂商与具备行业深度的第三方信息咨询机构合作可进一步提升用户培育的效果

7.3%的成功应用型企业将第三方信息咨询机构视为最重要的信息通道,而潜力型企业对该信息通道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达到17.6%的企业着重通过第三方信息咨询机构获取电子合同的相关信息。

销售渠道:与系统集成商及软件开发商的合作将有力助推厂商开拓新兴市场

借鉴国外的优秀成功实践,Docusign作为业内的独角兽级企业,在销售渠道层面构建了多方合作体系,其中既有Google,Microsoft,Oracle,Salesforce、SAP等全球型科技企业,也囊括了系统集成商、ISV和分销/经销商等合作伙伴;

针对国内企业用户对采购渠道的选择,成功应用型企业中仅有12.6%的用户选择通过系统集成商(含软件开发商)导入第三方电子合同,而潜力型企业中这一比例提升至23.5%。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