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演讲读错字道歉惹争议: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格局都很大

有人说,一个人的格局决定其结局,而决定格局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愿意承认自己有不足之处的人,内心其实是渴望进步的,有着期待成长的勇气。

5月4日,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大会致辞中,北大校长林建华要求北大学子“要励志,立鸿鹄志”

北大校长演讲读错字道歉惹争议: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格局都很大

但他将“鸿鹄(hú)志”读成了“鸿浩(hào)志”,引发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5月5日下午,林建华校长在北大未名BBS上发表名为《致同学们》的公开信,原本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但没想到的是,这封公开信后,网友们的讨论更加激烈了。

北大校长演讲读错字道歉惹争议: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格局都很大

1

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足

说明格局很大

对于这封道歉信,有不少网友表示了支持:

北大校长演讲读错字道歉惹争议: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格局都很大

北大校长演讲读错字道歉惹争议: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格局都很大

但更多网友对这封《致歉信》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北大校长演讲读错字道歉惹争议: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格局都很大

北大校长演讲读错字道歉惹争议: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格局都很大

北大校长演讲读错字道歉惹争议: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格局都很大

我不想说这件事情本身,毕竟事件的来龙去脉只有知情人才最清楚,但在我看来,林建华校长这样的公众人物,能够当众坦然面对瑕疵,承认自己的不足,其实是一个格局非常大的人。

具体表现在他在致歉信中直接说自己的文字功底很差,这次出错只不过是把这个问题暴露出来了。

当众道歉很多公众人物都做过,但能够在致歉信中承认是自己某方面能力的不足而导致的错误,这点很难得。

林建华校长说由于时代的原因,他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

在高考语文中,要不是考试作文占了80分,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他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

因为他只是在考试前的几天,读了一本语法方面的书,刚刚知道什么是主语和谓语,可以想象他的语文基础有多么差。

我们都知道,承认自己的不足,就是对自己一定程度上的否定,心理上很难做到。而人潜意识里都有主动防御的本能。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喜欢掩饰而不愿意面对。

黄桐在《总有一次哭泣,让人瞬间长大》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在个人生涯的抉择上,有些时候,我们往往也必须残酷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可见这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而一个公众人物,当众承认自己的不足,就更加需要勇气了

但决定一个人是否有勇气直面自己不足的,其实是格局,所谓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

因为人处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看问题会存在眼光的局限性,格局大的人会摆脱当前身份的局限,从高处和长远的角度看,自身也能够实现更大的突破,林建华校长就是这样一个人。

其实,芸芸众生之中,完美之人少之又少,而人最难的就是有自知之明,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的能力的不足、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所以说,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格局都很大。

22

格局大的人

更容易得到信任

关于承认自己不足,我特别喜欢狄德罗的观点,他说,人常常有机会提供一个伟大的教训就是承认自己的不足。一个人对他所不知道的就爽快的直说他不知道,这样倒使我更容易相信他企图向我说明的东西。

的确是这样,有时候,你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人们会觉得你是个有格局的人,反而能够增加在人们心中的可信度。

之前在网络上看见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名研究生拿着自己的论文去请教一名白发苍苍的教授,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教授看到他的论文时,诚恳地对他说:“很抱歉,你论文中的一些知识,我还不是很懂,这样吧!你先把论文留在我这,等我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后,再给你提意见,你看好吗?”

那个研究生很吃惊,不是因为老教授对他说不懂,而是不敢相信一位老教授,一位权威大家,竟敢于在一个还没有毕业的研究生面前,承认自己还有不懂的东西!

老教授看出了他的心事,笑了笑,对他说:“知识是日新月异,好多的新知识我都还不了解,我过去的知识已经很陈旧了,我是该好好学习一下了!”

这个故事给我的触动很大。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往往会羞于说我不知道,其实就是没有勇气承认自己不会,但其实,当我们承认自己的不足甚至无能,反而会换来别人另外一种认可。

这点我也感同身受。

有次面试一个项目经理,从履历上看非常适合公司的岗位要求,但在面试中,当我问及他具体的项目管理流程时,他承认从未独立负责过一个项目的实施,之前的经验都是参与了部分项目跟进工作,但他正在系统的学习项目管理知识。

确认他非常有意愿加入后,我录用了他。

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能够直接承认自己能力的不足,说明他是一个愿意接受平凡的人,这样的会更愿意用心倾听每一种声音,包括赞扬更包括批评。

这样的人哪怕当下能力一般,但其格局很大,自然也更容易得到信任。

2

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更是一种自信

大格局的人一般都很自信,而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自信。

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只有敢于不如人,才能胜于人。”

而且,一旦你对自己的不足有清楚的认识,明白自己能做到哪种程度,就会目的明确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的地方或许就能变成一个人的优势。

大家都知道,德摩斯梯尼是古代雅典著名的演说家。

北大校长演讲读错字道歉惹争议: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格局都很大

但其实他在未成年时,并不具备演说家的天资,他天生口吃,声音细小,说话时爱耸肩膀。

为此,他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克服了这些缺点。

为了纠正口吃,他在嘴里含上小石子说话;为了声音的洪亮,他到海滩上迎着风浪朗诵;为了不耸肩膀,他悬挂剑和铁叉,在下面练习演说。

同时,他还细心研读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竟抄写了八遍;演说家柏拉图演说时,他一次一次去聆听、体悟。

即使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他的演讲生涯依然困难重重,有一次,他因忘掉演说辞而汗流浃背,口吃与耸肩的毛病就卷土重来了,以至于被听众毫不客气地轰下台,甚至有人侮辱他。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坚持针对不足的地方针对性的训练,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德摩斯梯尼的故事,刚好印证了刘同的那句话:“承认自己的不足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自信。当你足够了解自己,不怕被人拆穿,关于自己的一切都能坦然接受时,你才敢特别坦然的说出“我现在确实没有那么好”。敢说出这句话的你,心里一定有一个想变得更好的自己。”

很多人觉得格局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一般都是大人物才聊格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大格局的人。

就比如能够勇于承认不足,本身就是大格局的一种表现。

北大的林建华校长勇于承认自己的的文字功底很差,白发苍苍的教授承认自己也有不知道的知识,而德摩斯梯尼承认自己天生资质很差,但事实是,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北大校长演讲读错字道歉惹争议: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格局都很大

有人说,一个人的格局决定其结局,而决定格局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愿意承认自己有不足之处的人,内心其实是渴望进步的,有着期待成长的勇气。

因此,承认自己的不行,才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开始,才是你真正走向强者的开始,而这样的人,往往也是一个大格局的人。

你怎么看待林校长读错字的行为呢?

北大校长演讲读错字道歉惹争议: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格局都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