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林地养鸡不同季节疾病防控重点

散养林地养鸡不同季节疾病防控重点/鸡蛋孵化器

1 春季

林地养鸡, 鸡大部分时间是在林地、果园等野外环境下生存 、生活。 林地的气候 条 件 如 温 度 、湿 度 、光 照 、风 、雨 雪 等 及野 生 动 植 物 饲 料 状 况 对 鸡 群 的 活 动 和 采食情况有较大影响。 不同季节外界气候条件 和 野 生 饲 料 资 源 的 类 型 和 丰 歉 程 度 差异很大,林地养鸡一定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野生饲料特点 ,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以保证鸡群的健康和较高的生产性能。

1.1 预防疾病

春 天 气 候 变 化 无 常 ,温 差 大 ,鸡 的 免疫与防御功能下降。 春季温度升高,是病原微生物繁衍的时机。 鸡群在林地活动,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多, 感染的几率较大,较易发生沙门氏菌、球虫等。 疫苗注射、药物 预 防 和 环 境 消 毒 各 项 措 施 都 应 引 起 高度重视。 对鸡可饮水消毒,在饮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消毒剂,如百毒杀,每周一次。过夜鸡舍地面可用石灰粉消毒 ,用生石灰1 千克,加水 350 毫升,制成硝石灰粉末撒施。

1.2 放牧时间的确定

春季放牧的时间应根据当地气温 、牧草的生长情况而定。 春季育雏一般在 4 月中 旬 以 后 当 气 温 较 高 而 相 对 稳 定 时 开 始到林地放养。 成年鸡则要根据林地牧草的生长的情况确定合适的放牧时间。 放牧不可 过 早 , 否 则 草 还 没 有 充 分 生 长 便 被 采食 ,草 芽 被 鸡 迅 速 一 扫 而 光 ,造 成 草 场 的退化,牧草以后难以生长。

1.3 注意天气变化

春季的天气逐渐变暖,温度由低逐渐升 高 ,光 照 时 间 也 逐 渐 变 长 ,是 孵 化 和 育雏的好时候,也是鸡产蛋旺季。 但早春气候 比 较 寒 冷 多 变 ,会 出 现 倒 春 寒 ,会 影 响鸡的生产性能, 尤其低温对鸡的生长、产蛋有较大影响。 应时刻注意气温的变化,做好防寒保暖。 加厚垫料,及时清除、更换鸡舍内潮湿、霉变的垫料,保持干燥。 加挂草 帘 ,火 炉 取 暖 等 方 法 加 强 保 温 ,使 棚 舍温度最低维持在 3℃~5℃之间。 阴天气温低时,减少鸡的放养时间。

1.4 保证营养

春天是蛋鸡产蛋上升较快的时段 ,早春又是乏青季节。 为保证产蛋率的快速上升 ,要 保 证 充 足 的 能 量 ,保 证 补 饲 料 量 的前提下,补充一定数量的青绿饲料 。 种鸡饲 料 中 应 补 充 一 定 数 量 的 维 生 素 和 微 量元 素 ,以 保 证 种 蛋 质 量 ,提 高 产 蛋 率 和 孵化率。

2 夏季

2.1 疾病发生特点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闷热多雨 ,气温偏高,天气多雨。 高温高湿会导致鸡体热调节困难,体热平衡破坏,引起热应激,同时免疫机能下降。 严重时发生中暑。

夏 季 气 温 高 ,鸡 的 采 食 量 少 ,营 养 摄取量不足,容易引起营养代谢病。

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易发以腹 泻 为 主 要 症 状 肠 道 性 疾 病 , 如 大 肠 杆菌 、沙 门 菌 、魏 氏 梭 菌 、球 虫 、新 城 疫 病 毒等。 各种病原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感染机而引起腹泻; 也可由于饲料的变换、温湿度变化等导致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 ,使肠道内菌群平衡失调,有可能发生肠道性疾病;疫苗免疫、气候突变、热应激等各种应激因素导致鸡体抵抗力下降 ,各而发生肠道性腹泻。

鸡 球 虫 、鸡 蛔 虫 、线 虫 感 染 等 寄 生 虫病在高温、潮湿季节发病率高。 如球虫在气 温 23℃~30℃的 潮 湿 环 境 中 发 育 良 好 ,5~9 月份球虫病发病率高, 以 6~8 月份严重。

夏 季 蚊 、蝇 、蜱 、螨 等 有 害 昆 虫 多 ,作为 许 多 鸡 病 的 传 播 媒 介 ,通 过 叮 咬 ,会 造成某些鸡病的发生。 如鸡住白细胞原虫成熟的卵囊含有很多孢子 ,聚集在库蠓的唾液内, 库蠓叮咬通过血液时可传染给鸡 ,库 蠓 滋 生 繁 殖 的 炎 热 季 节 多 发 生 鸡 住 白细胞原虫病。

夏季雨水多、玉米、小麦等粮食、饲料等易发霉变质,鸡采食后易发霉菌中毒。

2.2 搞好环境卫生

夏季蚊虫和微生物活动猖獗 ,雨水较多,粪便和饲料容易发酵,环境容易污染。应注意搞好环境卫生, 每周带鸡消毒 2~3次,控制蚊蝇滋生,定期驱除体内寄生虫,保证鸡体健康。

2.3 防暑降温

夏季气温高,影响鸡的食欲、饲料的转化率、鸡的产蛋率、孵化率等生产性能。 防暑降温是夏季的工作重点。 鸡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很差, 防暑降温是夏季管理的关键环节。尤其夏季中午场地地面温度高,如果不注意采取防暑措施,鸡会出现不适反应,如气温超过 31℃,鸡张口喘气,活动减少,采食量下降,饮水增多。让鸡在有树荫的地方活动、休息,也可在散养地设置凉棚,为鸡提供防晒乘凉避雨的场所。

2.4 防止潮湿

夏季多雨,容易造成饲养场地潮湿。林地排水设施完善,排水沟畅通,场内不能存在积水。雨后及时检查修复围栏。经常更换舍内垫料,以保持舍内相对干燥。舍内地面可铺草木灰, 可以吸潮并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2.5 供给充足、清凉饮水

夏季天气炎热,鸡的饮水量增加。要给鸡提供充足的清凉、洁净的饮水。把饮水器放在树荫下, 避免阳光直射, 及时更换饮水,给鸡饮用凉水以减轻高温对鸡的影响。还可在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 氯化铵等抗热应激制剂,减轻热应激的危害。

2.6 调整日粮,改善饲喂措施

炎热环境导致鸡的采食量减少, 生产性能下降,可适当调整日粮,以补偿因高温引起的营养摄入量的减少, 满足鸡的营养需要。在放养地适当增加饮水器数量,运动场和鸡舍内保证有充足的饮水器和食槽 ,利用早晨和傍晚天气凉爽时补料, 让鸡群尽可能地多吃料,保证有足够的营养摄入。

2.7 防止饲料霉变

饲料应存放于干燥、通风处,不能长时间积压。 自配饲料应注意添加防霉剂。

2.8 加强饲养管理

在高温天气傍晚让鸡在鸡舍前场地活动乘凉,晚入鸡舍;降低饲养密度;夏季暴风雨较多,要在雷雨之前,将鸡赶回鸡舍或让其在遮雨棚下避雨。

散养林地养鸡不同季节疾病防控重点/鸡蛋孵化器

鑫协鸡蛋孵化器

3 秋季

3.1 疾病发生特点

入秋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比较大,鸡群受寒, 易发呼吸道疾病, 加之抵抗力降低, 容易诱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 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霍乱等。

初 秋 时 节 ,环 境 温 度 较 高 ,多 雨潮 湿 ,饲 料 原 料 不 易 干 燥 ,贮 存 中 易发生霉变。 当鸡采食被黄曲霉菌污染的 玉 米 及 用 其 配 成 的 饲 料 时 易 发 生黄曲霉毒素中毒。

秋 季 多 风 、昼 夜 温 差 大 、多 雨 潮湿等因素,给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衍提供了环境条件,促进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致使易感动物发病。

秋季仍是蚊、蝇、蜱、螨等有害 昆虫猖獗的季节,由媒介昆虫传播的疾病 ,如 鸡 痘 、鸡 住 白 细 胞 原 虫 病 等 发病率高。

3.2 加强传染病预防

要加强疾病防治工作,保 持 鸡 舍清 洁 卫 生 ,及 时 清 除 粪 便 ;勤 洗 水 槽食槽, 定期对鸡舍及用具进行消毒;保持鸡舍干燥通风; 秋季易患鸡痘、鸡 新 城 疫 、鸡 霍 乱 和 寄 生 虫 病 ,应 根据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做好药物预防。

3.3 驱虫

经过一个夏季,鸡 体 内 难 免 有 寄生虫,消耗鸡的营养,使鸡的抵抗力降低,秋季需驱虫。

3.4 加强饲养管理

3.4.1 调整鸡群

将老弱鸡及时挑选 出 来 ,单 独 饲养,多喂高能量饲料,增加光照,每天保持 16 小时以上,促使增膘后上市出售。 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康、产蛋正常的鸡继续饲养。

3.4.2 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秋季是鸡换羽的季节。 要增加饲料中精料和微量的比例,保证鸡换旧羽、长新羽所需的热量,并使鸡及早恢复产蛋。

3.4.3 及时补充光照

秋后日照时间渐短,应 针 对 当 地光照时数合理补充光照,使自然光照加补充光照时间达 16 小时。

3.4.4 防寒 、防潮

深秋气温低而不稳,有 时 秋 雨 连绵 ,要 防 止 林 地 散 养 区 积 水 ,鸡 舍 内垫草容易潮湿发霉,要采取措施降低舍内湿度,保持垫草干燥、洁净。

4 冬季

4.1 疾病发生特点

冬 季 天 气 寒 冷 ,气 温 较 低 ,容 易发生呼吸道病。 冬季鸡舍为了保温,相 对 封 闭 ,饲 养 密 度 高 ,造 成 棚 舍 内空 气 污 浊 ,有 害 气 体 浓 度 高 ,鸡 容 易患呼吸道病。 应该注意在保温的前提下适当通风换气,保持棚舍内空气新鲜。

4.2 圈养及保温防寒

冬季林地没有可采食 的 东 西 ,应采取舍内圈养,并加强鸡舍保温。冬季要加强鸡舍保温, 可在棚舍上加盖塑料布、草帘等覆盖物保温。注意堵塞鸡舍门窗漏洞,尤其是鸡舍北墙,避免贼风。

4.3 增强营养供应

冬季天气寒冷, 机 体 散 热 多 ,因此,要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饲料的补充量也应有所增加。 条件允许可适当饲喂青菜或牧草, 以弥补冬季不能放牧采食野生饲料的影响, 提高鸡蛋品质。

4.4 补充光照

蛋鸡产 蛋 期 每 天 需 要 16 个 小 时的光照。 冬季昼短夜长, 光照明显不足,要补充光照。

散养林地养鸡不同季节疾病防控重点/鸡蛋孵化器

鑫协鸡苗孵化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