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紅色官窯567瓷藝術特色

“567瓷”指的是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國營瓷廠生產瓷器的簡稱。那時輕工業部下轄的國營大型瓷廠主要有紅星、宇宙、為民、藝術、建國、人民、紅旗、光明、東風、景興、新華、紅光、雕塑、曙光,這14家國營瓷廠使用統一的底款。此外,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生產的瓷器,也被劃分到“567瓷”裡面。這一時期是新中國陶瓷史上的輝煌時代。

新中國紅色官窯567瓷藝術特色

567

1949年,郭沫若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生產“建國瓷”的建議,在周恩來總理主持下,“國家用瓷委員會”很快成立,這是中國陶瓷史上由政府主持的第一次國家瓷器燒造。很快,我國第一個國營瓷廠成立,這就是著名的“建國瓷廠”,它的前身是清代御窯廠和江西瓷業總公司,所以說“567瓷”有著無可比擬的先天優勢,在專業人才、技術水平、科研創新上,都達到了全國瓷器生產的最高水平。

新中國紅色官窯567瓷藝術特色

567

1954年,中國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鎮成立,集合了當時全國各方面的人才。美術方面包括徐悲鴻、劉雨岑、王大凡等;工藝設計方面包括祝大年、張守智、王步、周湘浦、周國楨、汪桂英、王錫良、戴榮華等。全國文博、考古、美術、科技等部門都參加了歷史名窯的恢復和生產。當時的中國科學院派專業人員到景德鎮幫助研究試製新配方,著名的“7501瓷”所使用的高嶺土、長石、石英,經調配燒製後,白度達到了90%,而古代官窯的白度最高只能達到80%。

表現鮮明的時代性是“567瓷”的另一個特點。在“人民公社化運動”中,景德鎮陶研所和國營瓷廠要求“創作出具有民族氣派、更新更美的作品”,其中“人民公社好”是經常見到的題材,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題材。“粉彩歡天喜地玉壺春瓶”就是其中的一件精品。畫面中的兒童活潑可愛,男孩點鞭炮,女孩捧壽桃,“人民公社萬歲”的燈籠強調了主題。其造型傳統,胎質、釉料、畫工均為上乘。從底款看,這是一件藝術瓷廠創作的作品,精湛的畫工、生動的題材,表明了它是在“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反映現實生活的一件瓷器精品,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景德鎮在這個時期生產的精美瓷器也逐漸作為“國瓷”,成為外交、出口使用最多的瓷器。

新中國紅色官窯567瓷藝術特色

567

在“567瓷”中還有一些為某一重大歷史事件、歷史時刻獻禮的作品,比如“文革瓷”和“出口瓷”。“文革瓷”特指在“文革”期間燒造的反映現實題材的瓷器,有著鮮明的政治傾向,數量極少,且只燒製了四五年的時間。“出口瓷”是在1972年由周恩來總理佈置、輕工業部統籌的以出口創匯為目的燒製的瓷器,品種多為仿古瓷。以“重工粉彩描金麒麟紋啤酒杯”為例,它的工藝、紋飾在仿古的基礎上又有創新。這件啤酒杯是輕工業部直接佈置給景德鎮藝術瓷廠的政治任務,瓷杯畫面分三層裝飾,口沿繪花瓣紋飾環繞,中間佈局飽滿,重彩描繪一隻麒麟足踏鮮花瑞草而行,動感強烈,寓意祥瑞。下部繪蓮臺紋,底有廠家印記以及中英文廣告語。器型敞口,筒形腹略鼓,一側置把柄。底部有“景德鎮制”紅款加“藝術瓷廠特別分發”字樣,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567瓷”可以稱作是新中國陶瓷上的歷史文獻。新中國成立初期、合作化時期、大躍進時期、“文革”時期,在造型、品種、題材和畫工上都緊跟著歷史進程,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

567瓷的收藏價值

567瓷屬於特殊年代下的產物,兼具囊括了當代最優秀的畫師。那麼,是不是所有的567瓷都具有 收藏價值呢?網友圓悟承僖說:“不是所有的567瓷都有收藏價值。比如十大瓷廠生產的日用瓷價值不大,只有像紅旗瓷廠、部所這樣的單位生產的瓷器才具有價值。紅旗瓷廠當年生產的咖啡具、餐具都是供駐外使館使用,還有被選送到人民大會堂的陳設瓷,都是當時景德鎮最頂級的藝術家創作的。他說567瓷很珍貴,屬於不可再生之物。而且數量少,再過300年,一定會成為可以比擬清三代的珍品。”

新中國紅色官窯567瓷藝術特色

567

567瓷雖然興起有一段時間了,但玩的人基本上還侷限在景德鎮,並未在全國範圍內產生影響,也沒有吸引到更多的藏家關注。對此,有位網友說:“一方面是認識問題。比如王步的作品,上個世界70年代也就值幾塊錢,90年代也不過1到2千元。現在呢,300萬我估計都會有人搶,所以收藏這個需要一定的時間積澱。另一個原因是目前景德鎮出現了部分作假的,這也讓很多人不敢涉足,怕買到贗品。”他預言,再過300年,567瓷在拍賣市場的價值可比肩清三代。

新中國紅色官窯567瓷藝術特色

5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