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阵势!荣成鼓声四起,威震八方!

大阵势!荣成鼓声四起,威震八方!

大阵势!荣成鼓声四起,威震八方!

石岛渔家大鼓原名“大鱼岛渔家大鼓”,它是沿海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以庆典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据道光版《荣成县志》记载,清康熙30年前后,大鱼岛附近海藻、鱼虾特别丰富,乳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便带领子孙迁至岛上并定居下来。因岛上风景秀美,水产资源丰富,取名岱屿岛即取水中仙岛之意。

大阵势!荣成鼓声四起,威震八方!

1925年,岛上渔民捕获一条罕见的大鲨鱼,为祈求以后鱼虾丰收,随将村名岱屿岛改为谐音大鱼岛。大鱼岛人历来以捕鱼为生。每当鱼虾满仓,渔家子弟平安归来时,人们就敲起锣鼓以示庆贺,这种专为渔民祈求丰收和平安的锣鼓,就被大家称为“大鱼岛渔家大鼓”。长期的渔业历史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使大量原始的渔家大鼓鼓谱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后来因石岛区域一带的渔民基本都采用了大鱼岛大鼓作为庆典的方式,就逐渐改称为“石岛渔家大鼓”。

大阵势!荣成鼓声四起,威震八方!

石岛渔家大鼓最显著特点是鼓大、阵势大。其中最大的领鼓可达2米左右,其他群鼓也要1.2米,以排列方阵形式进行表演,最多可组成近三十台套的方阵,约200余人。一般以20台大鼓为一个组群,多以中青年男子为表演对象。石岛渔家大鼓鼓谱独特,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反映胶东灿烂渔家文化的鼓谱和韵律。

大阵势!荣成鼓声四起,威震八方!

石岛渔家大鼓的演奏乐器,主要有鼓、钹、大锣、小锣、小钗。鼓是鼓乐的中心,它咚咚作响似奔腾的骏马,其雄浑而富有气势的鼓声是鼓乐中的主旋律;钹声音洪亮而强烈,穿透力很强,在强奏时极富磅礴气势,在鼓乐中主要起烘托气氛的作用。大锣粗犷、洪亮,像渔民在对着大海呐喊;小锣音色柔和、清亮,主要围绕着大锣的重音,作各种装饰性的演奏,在鼓乐中配合着鼓声的起落而清脆鸣响,好似一只鸟儿和着乐音啼叫。

大阵势!荣成鼓声四起,威震八方!

提起石岛渔家大鼓,我们还不得不说到鱼皮鼓。过去,大鱼岛的渔民都是自己用河豚鱼的皮做皮鼓来敲。鱼皮鼓做好后要晾上两三天,待鱼皮上的水分蒸发,自然收缩,并露出锋利的鱼刺鼓才可以敲打。鱼皮鼓和现在的牛皮鼓相比,声音中少了沉闷,多了清脆与响亮。只是现在河豚鱼已经很难找到,再加上牛皮鼓的产业化生产,人们已经不愿意再费力自己做鼓,鱼皮鼓渐渐成为了一种记忆。

大阵势!荣成鼓声四起,威震八方!

为确保“石岛渔家大鼓”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石岛渔家大鼓已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对石岛渔家大鼓技艺保护制定出了短期和长远规划,确认了王远利等人的相关传承人的地位,同时每年选一批喜爱锣鼓艺术的年轻人进行培训。随着石岛渔家大鼓的传承与发扬,在荣成的海岸线,必将鼓声四起,威震八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