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债超25亿、4.5亿被拍卖,曾经的“冰箱之王”新飞到下了

导读

近日,中国家电产业出现了一条重磅消息,新飞电器宣布破产清算,进行资产司法拍卖。从6月28日到29日,新飞电器、家电、制冷器具三公司将举行公开司法拍卖活动,起拍价为4.5亿元,保证金一亿。此外,新飞名下的土地、房产等也将进行拍卖。

新飞是很多人家里的第一台冰箱

“新飞广告做的好、不如新飞冰箱好”

让一代人影响深刻的新飞将成为历史

曾是中国最老牌冰箱品牌之一

新飞在经历了停产风波后

最终还是走向了清算破产

正是那句“适者生存”

外债超25亿、4.5亿被拍卖,曾经的“冰箱之王”新飞到下了

►辉煌终成历史

上世纪九十年代,新飞常年占据全国冰箱品牌前三强,市场份额占全国20%左右。1994年,新飞冰箱销量一度突破120万台,利润总额突破3亿。

新飞冰箱、新飞冷柜又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成为全国屈指可数、中原唯一的拥有两个“中国名牌产品”的家电企业。

外债超25亿、4.5亿被拍卖,曾经的“冰箱之王”新飞到下了

可以想象,在那个时期新飞的名字在老百姓心中就如同现在西门子、三星、海尔、格力一样,拥有这样一台家电,是高端消费和品质象征,据说,很多地方女方找对象的标准之一就是男方家里有没有新飞冰箱!

逃不过盛极而衰的新飞,在经历了外资入股、收购转型失败、高层流失、员工十年未涨薪等等,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优势。

外债超25亿、4.5亿被拍卖,曾经的“冰箱之王”新飞到下了

►破产拍卖

从1984年的小型军工企业改造而来的新飞,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了国产冰箱第一品牌,而今却是破产拍卖,辉煌不在。

外债超25亿、4.5亿被拍卖,曾经的“冰箱之王”新飞到下了

从6月28日到29日,新飞电器、家电、制冷器具三公司将举行公开司法拍卖活动,起拍价为4.5亿元,保证金一亿。

此外,新飞名下的土地、房产等也将进行拍卖,起拍价为1.15亿元,保证金2000万。

外债超25亿、4.5亿被拍卖,曾经的“冰箱之王”新飞到下了

如今,新飞已经全部停产,厂区空无一人,车间、仓库甚至被贴上了封条,人去楼空,彻底告别这个时代。

这意味着,这个曾经盛极一时,打败三星、西门子,远胜海尔、格力的第一家电品牌已经彻底倒塌。

►问题出在哪?

所有的成功到失败都是有原因,对新飞发展的30年来说,也是典型内陆区域制造业代表,很多企业也是如此走向死亡。

❶ 盲目引进外资,丧失自主经营权

2002年,新飞进行国有体制改革,在引进外资的大趋势下,新飞引进了新加坡企业丰隆集团进行合资,后期又进行股权转让,新加坡丰隆电器的股权占了90%,中方的战略经营管理权彻底丧失。

外债超25亿、4.5亿被拍卖,曾经的“冰箱之王”新飞到下了

而丧失经营管理权的新飞,只能看着新加坡方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折腾,更是由于丰隆电器不熟悉中国家电行业的经营环境,盲目改造新飞以往的品牌,结果就是将新飞的市场越推越远。

❷ 人才匮乏,新产品研发及品牌推广乏力

由于地处河南新乡,在产品研发、品牌宣传上严重匮乏人才,新飞的新产品研发推出力度不足,品牌推广也不够。

新飞在外资入股后,同样没有意识到产品研发和推广的重要性,面对家电行业的不断发展,都是采取跟随战略,已经慢慢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❸ 制造能力落后,产业效率低下

新飞的车间生产设备老化,自动化程度很低,生产效率低,高端家电产品根本没有生产能力。面对最近几年的智能制造的发展,捉襟见肘的新飞更是作为看客。

时代更迭,跟不上的终将被淘汰。新飞所面对的情况,也是很多企业所面临的。企业自主自强,团结一致,紧抓市场,紧跟时代,无疑才是致胜的法宝。

对于新飞的盛衰,小伙伴们有什么看法呢?

如果觉得对你有所帮助,可以点击关注作者-花猫财经,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外债超25亿、4.5亿被拍卖,曾经的“冰箱之王”新飞到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