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call的“前世今生”

最近明显被“打call”这个词刷屏了,有木有?

每天不是为偶像打call,就是为公司打call,就连很多主流媒体都在打call。

Yuki第一次听到,也是一脸懵。

call是谁?电话?为什么要打他?打call=打电话?

真正了解后,原来打call并不是打电话。

今天Yuki来带大家疏理下打call的“前世今生”。

其实,打call一词源自于日系的应援文化。

度娘是这样解释的:

打call,日语コール,它原是一种由御宅族或日本偶像支持者表演的舞蹈或打气动作,其中包括跳跃、拍掌、挥动手臂和有节奏地喊口号。在日本的应援文化中,如果粉丝们能在偶像的演出中用荧光棒等发光物体做出整齐的动作,喊出口号,对于卖力演出的偶像来说,会是非常重要的鼓励。

打call的“前世今生”

在日本,call单纯地指的是在偶像LIVE中,根据歌曲的歌词中的要素喊口号,包括跟着歌词联动、复唱、回应。

打call是对台上艺人支持与喜爱情感的集中表达,看似疯狂,实则理性,主要体现为台下整齐划一的呐喊和一片荧光棒的海洋。

打call的“前世今生”

标准打call姿势

比起杂乱无章、群魔乱舞的普通应援,打call这种整齐划一的应援形式确实显得更加井然有序,这种行为的不仅可以让观众也能参与到歌曲的表演之中,还能迅速将自己与在场的其他观众联系起来,从而带来一种很强烈的兴奋感。

打call的“前世今生”

简言之,从本质上看,打call只是一种台上台下的社交互动方式。

所以正确的打call模式是怎样的呢?

打call必备——荧光棒

在一个成功live中,带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印象之一,肯定有一片荧光棒的海洋。

打call的“前世今生”

在早期演唱会现场,观众手拿打火机,后面变成了手电筒,再后来,看到商机的商家们就相继推出了化学荧光棒和电子荧光棒。

而现在,打call时还会有应援色的区分,具体点说,就是根据特定的歌手和歌曲分为歌手色和歌曲色。

打call的“前世今生”

打call固定模式

大家去过演唱会吗?现场的氛围和节奏感很容易调动你的情绪。

在日式应援可以站起来可以蹦跳,这能更好的融入到歌曲之中。可以说,打call可以说是浑身都要运动的一种应援方式,一场live结束后极有可能会精疲力竭。

打call的“前世今生”

周杰伦演唱会现场

经典打call动作:

1、前挥:每拍(或每两拍)向前挥动一次

2、快挥:通常高举过头、每拍向前挥动一次,通常是快节奏的歌曲使用

3、

里打:在每小节的1 3 5 7拍,将荧光棒向下点至胸前,2 4 6 8拍时举至头的高度(也可以高举过头)向前挥动。效果就是↓ ↑ ↓ ↑

打call的“前世今生”

4、里跳:里打的2 4 6 8拍时,向前挥动荧光棒的同时高呼Hi! 同时也可以跳起

5、上升气流:通常在没有鼓点的旋律中(比如抒情这种),或是在歌词表达较缓慢时,将荧光棒向前并慢慢向上举过头的动作,通常一次4拍,部分情况也可以一次2拍或者一次8拍。所有观众都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效果就像是观众合力将舞台上的表演者们向上托起,很符合抒情的氛围。

6、GT警报:通常在适用GT警报歌曲的Amelo的最后8拍喊 Hi!Hi!HiHiHiHi 前两个hi一次喊2拍,后4个一次一拍。在拉警报之前会有call leader喊seno(せーの! 准备的意思)。

7、PPPH:PPPH是「Pan PaPan Hyu」的简称,原型是在歌曲B メロ(第二节)的部分,重复先用手打三个拍子(先左胸再右胸),再喊一声「Hyu!」的意思。

现在普遍使用的PPPH的形式是这样的:

O~~ Hi!前面的 o喊3拍,将荧光棒放于胸前或者放于低处,第四拍Hi时将荧光棒高举前挥,也可以跳起。

应援作为日本偶像文化发展的结果,早期的偶像粉丝们融合自己身边所学,为后来的偶像应援文化开创了许多新的欣赏音乐的模式,最主要的就是打Call和wota艺了。

打call的“前世今生”

Wota艺源于日语“ヲタ芸”,也是演唱会一种应援方式。

它出现的时间很早,在80年代初,松田圣子年代的演唱会就有,经过时间流逝慢慢发展起来后,才正式成为了一种“光绘艺术”,现在也发展成了一种舞蹈,而当下更多的却被看成一种行为艺术。

打call的“前世今生”

而在今年的Bilibili Macro Link2017上,攻略组hunter的表演也可以说让大家眼前一亮,这就是如今的wota艺,是充满神秘和酷炫的。

无论是打call还是wota艺都是作为一种应援方式。但是现在,打call使用方式也不限于演唱会,“为XXX疯狂打call”的句式在网络上迅速风靡。它的本意也与演唱会应援有所不同,有点为XXX加油,鼓劲的意味。

打call的“前世今生”

随之而来的打call表情包

打call的“前世今生”

打call的“前世今生”

打call的“前世今生”

打call的“前世今生”

打call的“前世今生”

纵观现在,越来越多的属于日圈的小众文化被大众所知,比如偶像、ACG文化等等,小众圈层的既定用语渐渐走向大众视野,“打call”这个词的流行,正是反映了小众文化主流化的趋势。

在全民娱乐化的热潮下,亚文化的发展不容小觑,这也是可以预料到的趋势。但是无论怎么演变,“打call”在Live和网络中的“应援”本质是一样的。

最后,你愿意为谁疯狂打call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