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6月事件盤點:惠州中韓產業園啓動,深圳公交翻譯遭吐槽

2018年6月份,多個重量級項目在大灣區落地:

一、

惠州中韓產業園正式啟動,成為廣東省唯一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外共建產業園,未來將在中韓貿易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位於機場附近的新會展中心)地下室全面封頂,預計2019年9月正式開業,打造深圳“大空港新客廳”。

三、小插曲:當深圳在全力打造新客廳,呼朋引伴的時候,其公交車報站翻譯的“退化”被很多市民詬病:外國友人能聽得懂嗎?

大灣區6月事件盤點:惠州中韓產業園啟動,深圳公交翻譯遭吐槽

深圳惠州雙雙報喜


下面我們快速回顧一下6月份大事件紀要。

一、中韓(惠州)產業園正式啟動

2018年6月7日,在第七屆中韓發展交流會上,中韓(惠州)產業園宣佈正式啟動。這是廣東省唯一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外共建產業園。

韓國貿易協會副會長韓珍鉉表示,惠州的石油化工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是當地支柱產業,與韓國優勢產業的契合度非常高,雙方的合作有利於將彼此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同時,惠州位於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市場、政策優勢非常明顯,這對中韓(惠州)產業園的發展都是利好消息。

大灣區6月事件盤點:惠州中韓產業園啟動,深圳公交翻譯遭吐槽

▲入駐中韓(惠州)產業園的韓國品牌

目前,眾多知名韓國品牌已經入駐產業園,包括電子行業知名企業三星、LG,能源化工和信息通訊領域的巨頭SK集團等。

在老牌大型韓國企業搶灘惠州的同時,眾多韓國中小型企業同樣表達了濃厚的興趣,它們主要集中在互聯網+、生命科學、智能製造的領域。相信韓國中小型創新公司的加入,會給產業園乃至整個大灣區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大灣區6月事件盤點:惠州中韓產業園啟動,深圳公交翻譯遭吐槽

▲中韓(惠州)產業園,坐落於潼湖溼地,土地儲備充足,環境優美

二、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地下室全面封頂

最近,深圳一不小心,又創造了一個世界之最:國際會展中心地下室封頂,該地下室面積大57萬平方米,最大長度達1700米,是全球房屋建築領域面積最大、長度最長的無縫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下室。

大灣區6月事件盤點:惠州中韓產業園啟動,深圳公交翻譯遭吐槽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機場新會展中心)概念圖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位於寶安國際機場北部,是集展覽、會議、旅遊、購物、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會展類建築群,周邊規劃了52.8萬平方米會展配套服務區,總建築面積154.3萬平方米,相信會成為該領域的國內領頭羊。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建設是大空港打造深圳“城市新客廳”的重要抓手,大空港片區擁有貫通國內、連接全球的空港、海港和高鐵樞紐;與世界一流的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會議中心疊加共振,將吸引更加高端的產業聚集,吸引更多外國友人來深做客。

三、小插曲:深圳公交車的翻譯怎麼變low了?

最近,深圳公交系統上線了一批新型電動車,整體風格和平時乘坐的大巴差不多,軟皮座椅更是大大提高了乘坐的舒適度,不過公交翻譯卻被部分市民“吐槽”。

家住車公廟,在深圳灣軟件園上班的小張說:“這幾年公交系統的英文報站基本沒有提高,比如‘下一站,世界之窗’,會被直接翻譯成‘the next station is, shi jie zhi chuang’

‘下一站,科技園’,會被翻譯成‘the next station is, ke ji yuan’。如此土洋結合的翻譯,很讓人無語,外國友人能聽懂嗎?”

傳統地名,如果用漢語拼音來報站,確實無可非議。不過一些國際知名度高的區域,建議還是有一套標準化的英文翻譯,在這一點上,深圳確實需要向香港好好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