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是一顿羊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羊是我国三大肉用家畜之一,也是全国食用范围最广、烹饪方法最具特色的肉类之一,分山羊、绵羊两种,一般绵羊肉质细嫩,较为好吃。对游牧民而言,羊浑身都是宝,羊头可作供奉晶、羊角尖可作挂勾、整支羊角可作帐篷的地角栓、羊肩胛骨可作炊具、羊面颊和羊拐可作玩具、羊毛可纺织制衣、羊皮可做盛具、风箱和靴底子、羊粪是上好的燃料。

羊肉冬夏适宜,入伏后气温升高,吃羊肉可以以热制热,排汗排毒,等到来年冬天,手脚不易冰冷。羊肉对人体有大补防寒之功能,历来被当作冬季进补的重要食品之一。

没有什么是一顿羊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没有什么是一顿羊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怎么吃羊肉最营养

羊肉性甘温而不燥,温中暖下,补肺肾气,较适合冬令进补。除了可以配萝卜外,配山药、栗子、核桃仁一起炖,更是营养全面。山药益气补脾、又助消化;栗子补肾壮腰、益胃平肝,根据《易经》中“以上补上、以下补下”的原则,栗子还是补脑的佳品;核桃仁温补肺肾,定喘润肠。此三样与羊肉同炖,营养丰富,温补而不燥,培元又固本。

最有营养的做法是炖羊肉。由于在煮的过程中保持了原汤原汁,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营养不丢失。因此,天冷了,不妨常为家人送上一砂锅萝卜炖羊排,能起到益气补虚,下气化痰的作用。只需将羊排剁成5—6厘米长,加入葱、姜,以慢火熬炖,再下萝卜即可。如果用砂锅来炖,风味更佳。

爆炒羊肉营养次之。做时应选用鲜嫩的羊后腿肉,切成薄片,配上新鲜葱白,旺火炒制。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还兼有发汗解毒之功。

涮羊肉时加点豆腐可以消减羊肉的热性。因为豆腐味甘性凉,有生津解毒之作用,和羊肉一同涮,能补脾益胃、解热毒,在发挥其补中益气作用的同时,对羊肉的“燥补”起到一定缓冲作用。

没有什么是一顿羊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羊肉的营养成分

羊肉蛋白质的含量高于猪肉,而低于牛肉;脂肪的含量,介于猪肉和牛肉之间;羊肉含的钙和铁高于牛肉和猪肉。内脏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肝脏含量较高,而胆固醇的含量是肉类中最低的。

羊肉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优质完全蛋白)、脂肪、钙、磷、铁、烟酸等物质,对人体非常有益,有增强肌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没有什么是一顿羊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没有什么是一顿羊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药用功效

羊肉味甘性热,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等作用。

山羊或绵羊肉,疗疾自古有之,“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入药以青羧羊(雄性山羊)为佳。治带通乳,有益产妇。

《罗氏会约医镜》日:。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名医别录》日:羊肉能“安心止惊”。因此羊肉对肾虚阳痿、遗精、产后腹中冷痛及腹中虚寒反胃、腰膝冷痛均有治疗作用。羊肉的。热量比牛肉高,冬天食用可促进血液循环,抵御寒气。

《本草纲目》指出:“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治虚劳寒冷……”因此,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祛寒暖身,增强血液循环,增加入体御寒能力,是冬令滋补佳品。羊肉还可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帮助消化,适于体皮胃寒者食用。

1、羊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虚劳赢瘦,脾胃虚冷,腹痛,少食或欲呕,肾虚阳衰,腰膝酸软,尿频,阳痿。

2、羊胆:清火、明目、解毒。治风热、目赤、青盲、肺痨吐血,还可治喉头红肿、黄疸、便秘等症。

3、羊心:可治忧臆气,除邪扶正。

4、羊胃:补虚益脾。

5、羊肺:可治肺瘘咳嗽,补肺气。

6、羊血:活血、补血、化瘀。用于各种内出血、外伤出血的食疗,主治妇女血虚中风、产后血瘀、胎衣不下,可解野菜中毒。

7、羊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钙、铁、磷等。有生精益血、壮阳补肾功效,适用于肾虚阳痿者食用。

没有什么是一顿羊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特殊人群应适量

羊肉是温性补品,温阳祛寒,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比如阳气旺盛内热重、阴虚内热、湿热体质,以及患感冒的人不宜食用羊肉,否则易助热伤阴,动火动血,加重病情。

怎么判断自己属于哪种体质:

阳气旺盛内热重:如果有咳吐黄痰、牙出血、鼻出血,或咽喉肿痛等,就是提示阳气旺盛内热重。

阴虚内热:口干舌燥、心烦失眠、大便干结、口舌生疮、舌红无苔是阴虚内热型体质的典型特征。

湿热体质:舌苔黄、厚、腻,且腹部饱胀无食欲,表明是湿热体质。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胃病、肾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人不适宜吃羊肉。如肝脏有病者,若大量摄入羊肉后,会加重肝脏负担。正在服用中药的老年人,本来有口腔疾病的患者,也不适宜吃羊肉。

没有什么是一顿羊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