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域旅游看安徽|酌蒙城庄子祠一缕夏凉,访古探幽,我辈更逍遥!

2018全域旅游看安徽|酌蒙城庄子祠一缕夏凉,访古探幽,我辈更逍遥!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北部,隶属亳州市,是庄子故里,道家文化圣地。蜚声中外的“庄子祠”,正坐落于安徽省蒙城县境内。庄子祠始建于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距今约930余年,并请文学史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撰写了《庄子祠堂记》,收录在《苏东坡全集》中。

2018全域旅游看安徽|酌蒙城庄子祠一缕夏凉,访古探幽,我辈更逍遥!

《史记》记载,庄子姓庄,名周,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与道家师祖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我们当代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论,其中不乏庄子思想的耀眼光芒。

2018全域旅游看安徽|酌蒙城庄子祠一缕夏凉,访古探幽,我辈更逍遥!

游庄子祠有三样东西值得关注,楹联、典故和寓言

蒙城是中国楹联之乡,庄子祠内有许多与庄子和《庄子》一书有关的精美对联。大门正中间的一副对联,共三十二个字,字字耐人寻味。上联写的是:参万古南华,顺事冥情,看后胤谁能解悟?下联是:酌一勺秋水,养生齐物,步先贤我更逍遥。

2018全域旅游看安徽|酌蒙城庄子祠一缕夏凉,访古探幽,我辈更逍遥!

上联“参”的“南华”就是《庄子》一书的第二个名字《南华经》“顺事冥情”是庄周的两种思想境界:顺事、冥情的具体体现。下联的“秋水”“养生”“齐物”,都是庄子一书中的篇名。《秋水》说的是“相对主义”;《养生主》旨在说明“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齐物论”则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感情甚至言论,看起来千差万别的,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另外的深意则是:“了解了秋水,懂得了养生、齐物,我辈岂不是更加逍遥!”

2018全域旅游看安徽|酌蒙城庄子祠一缕夏凉,访古探幽,我辈更逍遥!

过了庄子门,可以看到一处灰瓦红墙,古朴大气的汉代风格建筑。这里每一处景点,都是根据庄子的典故而设计的。

2018全域旅游看安徽|酌蒙城庄子祠一缕夏凉,访古探幽,我辈更逍遥!

看到左前方的观鱼台,立刻能联想到“濠梁之辩”这一典故。大多数人只知道前半段: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说到这里,二人的辩论并没有结束。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意思是说:惠子说:“我不是你,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肯定的。”庄子说:“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已经知道了我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这段“子非鱼”、“子非我”的充满智慧的趣味性对话,表达了古人对价值观判断的无穷相对性。

2018全域旅游看安徽|酌蒙城庄子祠一缕夏凉,访古探幽,我辈更逍遥!

此外,庄子是一位寓言家。《庄子》一书,运用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来论说极为抽象的哲理,想象丰富奇特,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它直接影响了文人的寓言创作,更为重要的是,先秦寓言起到上继神话,下启小说的作用。

2018全域旅游看安徽|酌蒙城庄子祠一缕夏凉,访古探幽,我辈更逍遥!

2018全域旅游看安徽|酌蒙城庄子祠一缕夏凉,访古探幽,我辈更逍遥!

当我们漫步在庄子祠内的小道沿途中,我们处处都能看到许多磨盘上雕刻的寓言成语,庄子善于运用浅显的寓言故事来反应出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进而表达出他的观点。

2018全域旅游看安徽|酌蒙城庄子祠一缕夏凉,访古探幽,我辈更逍遥!

例如,典出《庄子·至乐》篇的《以己养鸟》,讲述的是:鲁国上空突然飞来一只海鸟。鲁王从没有见过,以为是神怪之物,就派人把它捉了回来,供养在庙堂里。鲁王时常用宫廷里最美妙的音乐和最丰盛的筵席款待鸟。可这只鸟,根本体会不到国王的盛情,吓得魂飞魄散,一片肉不敢尝,一滴水不敢沾。过了三天,鸟儿就活活地饿死了。庄子写这篇寓言的寓意,绝不在于揭露鲁侯的无知和荒谬。这篇寓言最深层寓意,是通过鲁侯不是“以鸟养养鸟”,而是“以己养养鸟”的失败教训启发人们治理老百姓也掌握老百姓的迫切要求和特点、习惯才行

2018全域旅游看安徽|酌蒙城庄子祠一缕夏凉,访古探幽,我辈更逍遥!

“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蒙城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到商代景亳汤都起,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直到现代,历代都有文化遗存,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江淮大地上栩栩生辉。访古探幽,陶冶性情,安徽蒙城,真的值此一游!

摄影师:王十庆 陈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