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老人要有“四心”

陪伴老人要有“四心”

陪伴老人要有“四心”

我的母亲85岁了,记忆混乱,臆想症非常严重,前几年尚能生活自理的她,突然已不能离开子女的照顾了。平时都是妹妹妹夫照看,我们没有感觉到什么,近期他们出趟门,我来陪伴并照料母亲生活,短短十几天,还真有些切身体会。想想那些长年照顾卧床不起老人或老伴的人,简直可以用伟大来形容他们,值得尊敬与敬佩。要照顾好家里的老人或亲人,是对自己“善心,孝心,耐心,细心”的一个考量。

陪伴老人要有“四心”

善心。善良之心是做好侍候老人亲人的基础。如果做儿女的或配偶,缺乏善良之心,可以找出许多理由不尽其责或少尽其责。这个善良必须发自内心,外在力量是无法监督到位的。每个人都有他(她)的客观上的事情和照看的理由,物质上的,经济上的,时间上的,工作上的等等。关键在每个人的心,有一颗善良之心,感恩之心,和做人的良心,这些都不是理由。想照顾就一个理由,不想照顾一万个理由。善良之心应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让善的种子在爱的田野里生根开花。

陪伴老人要有“四心”

孝心。孝心是做好照顾老人亲人的持续动力。没有发自内心的孝心,有孝力也会不出少出或攀比。没孝心,就做不到孝顺,孝敬。孝心是解决侍奉老人的源动力,有了孝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国历史长河中,太多这样的典故,感天地,泣鬼神。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榜样,枚不胜举。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向先贤学习,做一个孝敬长辈之人,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自己的努力。

陪伴老人要有“四心”

耐心。有善心与孝心做基础,就会有耐心的照顾与陪伴。特别是老人家糊涂痴呆或长期卧床,那对儿女就是一个颠覆性考验。我母亲近两年就是这个状态,每天臆想很多事,按照她的想象与逻辑推理,加以发挥。我们只能是倾听。早期还会反驳她,或加以纠正,其实,没有任何效果。慢慢地我们学会聆听,不再与母亲争吵。她的世界里,就是她所叙述的故事,离奇而怪异。但很多也是她的希望与梦想。讲她儿时的故事,大多真实而传奇,讲现在的,特别是讲孙子辈的,多是她内心的一份渴望。什么谁谁请她去住几天啦,谁谁买了衣服她老了不需要呀等等,开始我总以为是母亲的想象叙述,说的多了,我知道这是老人家对子孙的一点念想与期待。孝心不是法律的强制性指标,靠的是每个人的那份善良,耐心更是,再有性格脾气的人,面对自己的父母亲人,只要良心不泯,孝心仍存,就会耐下心来,相依为命的陪伴与尽力尽心的照顾。

陪伴老人要有“四心”

细心。有了上述“三心”,细心是一个必然。我在陪母亲的时候,睡觉都不敢熟睡,怕她出去或在厨房,卫生间弄出什么事情来。忘关水,忘关火,忘关门,走出去回不来是常事,不细心会弄出大事来。所以,照顾老人一定要认真细致,耐心善待。做儿女的,能在父母的晚年,需要照顾侍奉的时候,尽一份力,尽一份孝,也是做人的一个本份,减轻其他人的负担,也是对家人的一份爱心,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为社会减一些负担,为之,坦然,不为少为将愧疚遗憾……

陪伴老人要有“四心”

陪伴老人要有“四心”

作者:杨林,网名:林涵,现居武汉。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善良正直,坚守传统美德与做人底线的軍人。愿用手中的笔,记录生活,赞美生活,用自然的美点缀生活,做一个恬淡宁静而有孝道仁爱之心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