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kula遊戲宅男
鵝肝之所以成為一道名菜,是因為鵝肝是法國飲食文化裡的一個重頭戲。而法餐,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地方美食,甚至成了法國面向世界最重要的明信片。
法國人有個特別有意思的習慣,就是什麼東西都喜歡搞出體系,比如說紅酒,法國擁有最複雜的紅酒體系,因此被認為產出最著名的紅酒。
而法餐,早在中世紀後期就開始慢慢形成複雜的體系和固定的菜式,甚至在吃飯的時候都有複雜的各種講究。
我們說回到鵝肝。
鵝肝,是法國人的一個發明,最常見的吃法是煎鵝肝,和鵝肝醬。那麼鵝肝,雞肝,和鴨肝,到底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鵝肝可以發展成為一道名菜?
我覺得最大的區別在於:
第一、食材的取得。
大家都知道肥鵝肝是怎麼弄出來的,是不斷的給大鵝填塞飼料,使鵝肝變成脂肪肝,整個鵝肝被細密的脂肪佔據,用黃油煎過之後口感滑膩,入口即化。這是因為鵝肝跟脂肪融合後產生的奇妙的作用。
而這種作用,在雞肝和鴨肝裡卻基本無法產生。
首先說雞,由於雞的覓食特點,填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很少會看到一隻肥大的雞。
其次說鴨。其實填鴨是有可能的,因為鴨嘴和鵝嘴都適合填食。現在也有很多人用鴨肝取代鵝肝做成鴨肝醬。但是整塊的鴨肝卻很難作成媲美鵝肝的鴨肝料理。
為什麼呢?因為鴨子的體型要比鵝小得多,內臟自然也小得多,生長脂肪的容量也有限,不像肥鵝的肝臟可以容納和吸收更多的脂肪,自然也不會有優於鵝肝的口感了。
第二、法餐世界的風靡
如果沒有法餐,就沒有鵝肝。不得不說,法國人在研究吃上下的功夫,僅次於中國。中國講究的是烹飪技法,而法國講究的卻是原材料本身的特質。比如鵝肝、魚子、火腿、松露、蝸牛、上等牛排、上等魚類、上等有殼海鮮等等,這些都是法餐中最推崇的主菜。
法餐在整個西方世界獨領風騷,已經有五六百年的歷史了,甚至法餐已經成了法國外交的一大利器。畢竟,民以食為天,沒有人會拒絕美食嘛。
而在所有食材中,鵝肝的高脂肪成了美味的保障。不信你就想想,是不是所有高脂肪的東西都特別的好吃?
所以說,在法餐的推動下,鵝肝這種如此美味的食材就開始風靡起來。
好吃不好吃,吃一吃你就知道,相信每個吃過鵝肝得人,都不會否認鵝肝,是真的好吃!
旅讀歐洲
首先,我並不認為是隻有鵝肝被做成了名菜,如果你說,雞肝、鴨肝和鵝肝,鵝肝最貴,我同意。相對於法餐裡的鵝肝,中餐裡的鴨肝菜餚其實有些也一樣著名,像鹽水鴨肝等菜餚就是烤鴨店裡必有的,也是食客幾乎桌桌必點的。
我們說回鵝肝,它之所以成為名菜,我認為與被法國君王有著直接關係。據說法國路易十六時期,鵝肝被進貢至宮廷,國王品嚐後十分喜愛,從此聲名大噪,並被當時許多知名作家、音樂家及藝術家所稱讚,自此奠定其高貴珍饈的不凡地位。
所謂鵝肝,即鴨科動物鵝的肝臟,是一種從被過分喂飼的鵝取出來的肝。歐洲人也將鵝肝與魚子醬、松露並列為“世界三大珍饈”。
法國東部的阿爾薩斯以及南部的貝里哥和圖魯斯是法國鵝肝的三個重要產區,這三個地方延伸出鵝肝的飲食文化與烹飪技法亦被廣為流傳。
鵝肝的烹飪方法舉不勝舉,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鵝肝醬了。這裡需說明的是,鵝肝醬並非字面上說的真的就是一種醬料,法餐中所說的“鵝肝醬”是類似於我國的“糕”或“凍”之類食物,在形狀上與“肉皮凍”、“水晶餚肉”有著相似之處。從字面上說,將鵝肝醬稱為鵝肝坯更加貼切。
製作鵝肝坯的工序相對繁瑣,最傳統的做法從選料到成品至少需要三天時間。首先要用鮮奶將鮮鵝肝浸泡24小時,主要是去掉其自身的禽腥味。而後取出,擦拭乾淨,將鵝肝的血管和筋膜小心地去掉,這個過程是很費事的,需要的不僅是細緻,同時也要耐心,有時候去除鵝肝上的細小血管不亞於用針去挑手上扎入的一根刺。因為鵝肝中70%是脂肪,在室溫和手溫的作用下它會不斷軟化,由此還需要將軟化掉的鵝肝適時地泡進冰水令其凝結。
之後要用鹽、胡椒以及諸多香料和白蘭地酒一起醃製24小時,入味。之後將其放入鑄鐵的陶瓷模具中,這個步驟稱為填模,而後放入冷藏冰箱12小時。再次取出後放入蒸烤箱中,在80度左右的溫度下蒸烤50分鐘左右。使鵝肝內部的溫度達到36度—40度時即可起鍋。
起鍋後,將溢出的鵝肝油倒出,同時將模具泡入冰水中使其急速冷卻。冷卻後用同等重量的物體壓住它,塑形。接下來就是整形了,也就是將讓做好的鵝肝在模具裡變得更加好看。最後再將剛才倒出的鵝肝油倒回,即可重入冷藏冰箱靜待食客了。
胡元駿的美食空間
因為世界上永遠都不會缺少:願意揮灑金錢,舌尖品奢的老餮啊!
要說鵝肝比雞肝、鴨肝更價值連城,單從食材上講,平日裡我們吃的鵝肝只是鵝的肝臟,而法國鵝肝卻並不“單純”啊!
受到法律保護的法國鵝肝
說起鵝肝聞名於世的原因,法國飲食的興起起到了鵝肝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都知道鵝肝、松露和魚子醬並稱法餐三寶,而鵝肝卻最被法國人所看重,這是為什麼呢?
由於鵝肝近年來驟減,法國人通過了一項“鵝肝醬法案”,確認鵝肝醬為法國的“歷史文化遺產”,可以說,在法國的鵝肝享受到的待遇不低於盧浮宮裡那幅蒙娜麗莎的微笑。
長久以來,不少人覺得這項法案未免有點“小題大做”了,不就是個鵝肝麼,鵝肝得到這樣的地位,自然還有它的口感。
入口即化的絕倫美味
在法國,上等的鵝肝從養殖那刻起就頗為講究。
在養殖鵝時,飼養員將一根軟管塞進鵝的胃部,在管中注入玉米等飼料,大量的能量儲存在肝臟內,他們認為用這樣的方式餵養出的鵝肝才足夠肥美。
頂級的法國廚師說,鵝肝的烹飪溫度與口感有著很大的關係。
頂級鵝肝烹飪時,溫度絕不會超過35度,因為適中的溫度,才能保證鵝肝被送進食客嘴巴里時是最適宜的37度,精確的烹飪手法,令鵝肝
“只融在口,不融在手”。鵝肝等級明確,挑對才能吃好
頂級食材都有等級劃分,鵝肝也是一樣。
鵝肝等級比較簡單,只有兩級,最高級的鵝肝稱為整鵝肝(Foie Gras d'Oie Entier),顧名思義,這種鵝肝來自於一直或兩隻鵝的整片肝,顏色灰白有色澤,品相極好,常常令食客們爭得頭破血流。
第二種,屬於入門款,是忍著肉疼豪一把的食客多數之選。
它是“鵝肝塊”(Bloc de Foie Gras d'Oie),關鍵字在“Bloc”,混多隻鵝肝而成,求品質恆定。 另外還有一個特殊稱謂,“Truffeé”,加入至少3%的松露。
鵝肝應該怎樣吃?
鵝肝在法國屬於典型的季節性消費,聖誕和新年期間,家家戶戶都爭相購買,這兩個節日能消費掉一年2/3的肥肝。
雖然提起鵝肝,總想到的烹飪手法就是做成鵝肝醬,但會吃的法國人尤為偏愛 新鮮的鵝肝,隨著運輸與存儲技術的不斷髮展,新鮮鵝肝在食客中大放異彩!
最傳統的鵝肝吃法就是將其配上無花果,無花果酸酸甜甜的口感與鵝肝綿密相配。
而常出現在法式餐廳裡的煎鵝肝,通常是將鵝肝用小火微煎,佐以上等波特酒或醬汁,並且只煎一次面,絕不做多餘處理,這樣的烹飪出來的鵝肝才能肉質鮮嫩,並能鎖住其豐富的營養。
還有更加傳統的吃法,稱之為布包鵝肝(Torchon of foie gras)。
利用較為粗硬的廚房用巾將鵝肝裹成圓柱狀,紮緊放在不高於溫水、高湯或者油脂中浸煮,緩慢的加熱方式使得內外循序漸進均勻受熱,冷卻後切成厚片,油脂凝固,口感非常細膩,是一道十分經典的冷菜。
肥肝的烹飪方式變幻萬千。
有用同樣軟滑口感食材搭配肥肝的;也有佐以酥脆麵包豐富口感的;有簡單蒸烤展現原味的;也有搭配酒或酸甜水果去膩的;有用堅果提香的,也有用各式香料壓味的。
風靡世界百年,自身有“料”的食材鵝肝,大概就為什麼在三種肝類食材中最為出名的原因了吧!
喜歡我的答案,歡迎點擊頭像,去我的主頁參觀,筆芯~
Yota悅她
如果說雞肝鴨肝是下里巴人,那鵝肝就是陽春白雪。
論地位,雞鴨鵝,鵝為最。豈不聞我們小時候就吟誦的詩歌,駱賓王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鵝,是三者中最為高貴者,地位遠在雞鴨之上,是貴族,是無數中國詩人中形象最優雅最高傲者。
說到鴨則是,“春江水暖鴨先知”,說到雞“雞鳴桑樹顛”,這形象,完全不能跟鵝相比嘛!
與鵝肝捆綁在一起的故事太多了。比如凱撒大帝的無花果鵝肝,法國曆史上那個唯一被處死的皇帝路易十六將鵝肝醬餡餅推崇到了至高的地位,而後來的大仲馬等文學家更是迷戀不休。這種名人效應更是將鵝肝推到無與倫比的位置,這是雞肝鴨肝所不能比的。
論口感與營養價值,早在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就發現鵝肝的美味,後被法國人發揚光大,現在鵝肝享有“世界綠色食品之王”的美譽,可以降低膽固醇、降低血脂、軟化血管、延緩衰老等。
鵝肝,並不是我們平時見到的鵝的鵝肝,而是有著嚴格的食材挑選。這如同北京烤鴨中的京白鴨一樣,非等閒之輩。
除了選材,保存鵝肝也重要。新鮮鵝肝只能保存24小時,保存溫度在0度到2度之間。這就意味著,一天內,此鵝肝必須上桌,否則就是如同垃圾,處理掉。
在西方,歐洲人將鵝肝與魚子醬、松露並列為“世界三大珍饈”。隨著以奢華著稱的法餐名揚世界,更將鵝肝的地位抬到極高位置。甚至現在已經到了,一隻鵝只為一個鵝肝的地步。
以現在流行的潮汕牛肉為例子,經過潮汕廚師料理後的全牛,那些最精華的部分用來涮火鍋,其餘的牛身部分,如同草芥,可以割捨掉了。
論吃法,法國鵝肝的吃法通常是用小火微煎後,在加熱至35℃的時候,其脂肪即開始融化,故有入口即化之感覺。同時,佐以波特酒或深色的醬。
還有一種高大上的吃法,切片成冷盤,這種鵝肝的處理會加入包括白蘭地、蘋果白蘭地、波特酒和松露,其價值自然不菲。
這都是俯拾皆是的鴨肝與雞肝所不能比的。
by舒懷
大武漢美食榜
問者的這句話,其實是有失偏頗的,雞鴨鵝號稱“三妙”,在原則上來講是不分高下的。
中國人喜歡吃雞,當然也就少不了許多用雞肝做的美味佳餚,比如在川菜裡,就有用泡椒的方式來料理雞肝的名菜。至於鴨肝,它也是在很多西餐裡常見的美味佳餚。
但鵝肝卻有大分別了,我們在潮州滷水店裡面常見的滷水鵝肝,是屬於家鵝做出來的普通鵝肝,它的價值遠不如法國鵝肝來得驚人。
“法國鵝肝”其實是一種病變效應,通俗的講就是人為的製造了一批脂肪肝患者。填充完的法國鵝肝,外型碩大無朋,幾乎比鵝肉體積的1/3還要大一些。此時的鵝肉已經乏善可陳,所以整隻鵝的成本都要計算到肝裡面,這也導致法國鵝肝的價格昂貴,而成為世界三大頂級食材之一,自然也不足為奇!
像鵝肝這類昂貴价格的食材,是受供應稀有性所決定的。無獨有偶,在中國的潮汕地區,也有一道美味而昂貴的佳餚——潮州老鵝頭。這種老鵝頭,由飼養三年的老鵝所得,年份不足的鵝,是吃不出那種膠原蛋白異常豐富的質感。
正因如此,等鵝的個頭長得足夠碩大時,鵝肉也同時變得又老又柴口。於是整隻鵝的成本,也算到鵝頭裡,因此市面上本來就稀有的“潮州老鵝頭”,被一班食客生生地把價格吃了上去。經濟火爆的前些年,京滬等地一個老鵝頭賣到1800元,也是常見的事情。
這也同時說明“法國鵝肝為什麼那麼貴?”的緣故,這不過是一個由市場供應所決定的食材傳奇而已。
飯醉分子閆濤
鵝肝做成的名菜,比起鴨肝、雞肝名菜確實是最出名的一道。而且伴隨著法餐的歷史地位,鵝肝出名的程度,應該是在你我有生之年,都沒有機會看到雞鴨肝能趕上了。
那為什麼只有鵝肝這麼出名?
1.
因為出名的鵝肝菜,整鵝是專門用來培育肝的,剩下鵝肉都是副產品。
沒錯,這隻鵝乃至這個品種鵝的誕生,飼養方式,宰殺方式,都是為了這塊肥嫩的肝。說句可能比較令人驚悚,法國鵝肝就是得了脂肪肝,才這麼好吃。為了飼養著一種鵝,要不停的給他喂超量的食物。
不要說法國人變態,無獨有偶,中國的北京烤鴨,選用京郊的北京白鴨。北京白鴨還有另外一種名字就叫做北京填鴨。為了追求整隻鴨子的肥美,肥了以後烤制的時候皮能夠酥化。也要給這隻鴨子喂超量的食物,所以叫填鴨。
但是,北京烤鴨做剩下的鴨肝,就沒有法國的鵝肝好吃。而法國鵝肝做剩下的鵝,也沒有北京烤鴨好吃。
更有甚者,雞肝鴨肝叫做雜碎,副產品的命運。
如此,從養殖著手做出來的菜,再到200年來對鵝肝烹調的不斷積累和改變,鵝肝比鴨肝雞肝做的好吃基本是一定的。
2.
法餐文化在餐飲文化傳播力,目前仍然是世界第一。而鵝肝作為法餐的頭牌,自然在影響力上事半功倍。
雖然中餐目前在全球增長的非常快,但是全球整個的飲食文化體系,是由法國人和意大利人搭建的。這個沒有辦法,人家富裕的早,我們做過一百多年的弱國。
我們學的幾何,物理,化學都是歐美體系的。曾經我們積累了這麼強的大醫精誠中醫,現在也正在被西醫的希波拉底克所取代。
這是一個非常宏觀的層面,也就是說,美食話語權現在暫時在歐美人手裡,米其林美食指南也是法國人做的。
而鵝肝可以說是法餐的“招牌菜”。
什麼時候我們中國鹽水鴨肝,烤雞肝想要站上世界舞臺風行全球,有一個前提就必須是文化體系的傳播能力在中國手中。
各位努力吧…靠大家了
餐飲倒閉觀察
鵝肝,是補血養生的理想食品。鵝肝的出名還因為法國著名的料理鵝肝,歐洲人將鵝肝與魚子醬、松露並列為"世界三大珍饈"。
鵝肝富含維生素a和b,保護視力,解毒,還有肉類中含量少的維生素c和硒,抗氧化抗衰老。鵝肝作為一道菜,在飼養的時候就專門培育,超量餵食,可以說鵝肉反而是副產品,鵝肝才是主要的,其實它就是脂肪肝,人類要是得脂肪肝了就是病啊。鵝肝大,肥美,嫩,還被當做貢品給皇室。
而雞肝鴨肝都是雞鴨普通內臟,主要還是養肉,肝應該酸副產品。
冠縣食事藥聞
雞肝、鴨肝、鵝肝,從我們傳統的烹飪角度來說,都不是高檔菜的食材。雀肝才是珍品。
鵝肝的風靡是源自法菜的鵝肝。那為什麼法國人的鵝肝能這麼有名呢?因為他們飼養鵝的方法不一樣,人家養鵝就是為了這美味的脂肪肝,拼命的灌食,導致了鵝肝特別的腫大肉質還肥美。
不知道用法國人養鵝的方法能否培養出更好的雞肝鴨肝。個人覺得傳統養殖方法出來的還是雞肝最細嫩。
會做飯的浩哥
兩句話就能解答:
1、鵝肝個頭兒大,所以法國人愛用;
2、法餐影響力大。
其它怎麼培育肥鵝肥鴨之類的都是後話。
侯一萬
簡單概括,一個字,肥。鵝本是候鳥馴化的,候鳥為了遷徙,需要在短時間儲備大量營養,這就是催肥的基礎,雞這麼整就弄不到這麼肥。至於鴨子也是候鳥馴化的怎麼沒成名菜?北京烤鴨店裡面鹽水鴨肝不就是麼?也是要催肥後的北京鴨的肝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