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告母家書」的白血病患者離世

写下“告母家书”的白血病患者离世

病房裡的李真和貼心照顧他的母親

写下“告母家书”的白血病患者离世

8日,朋友代替李真發文,告知大家李真已去世

最近一段時間,白血病患者群體引發關注。在現實中,溫暖與不幸每天都在這個群體間交替上演。7月7日,“抗白”4年、曾因一封“告母家書”感動眾多網友的白血病患者李真去世了。7月9日,家人將李真的遺體在北京火化。

因為患病治療,這個家庭現在還揹負著100多萬元的外債。李真的母親說,兒子已經去世,之後她打算回到湖南老家做農活,一點一點還債,“什麼也不去想,也不敢想……我們好好活著,或許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安慰吧。”

曾感動網友的白血病患者離世

“李真走了。”7月8日,名為“暖白小屋”的微信群裡彈出一條消息。

這是一個白血病患者的微信群,平日裡,大家互相鼓勵,像朋友一樣,聊日常飲食、電影、生活,或者交換手中多餘的藥品。

李真曾是這個微信群裡的一員,他會經常在群裡和病友交流病情,鼓勵病友堅強地活下去,但是今後,群裡再也不會有他的聲音了。

去年9月,因一封“告母家書”,28歲的白血病患者李真,第一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2014年,來自湖南農村的他考入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攻讀研究生。拿到錄取通知書的第三天,李真被確診為白血病。

此後,治療佔據了李真的生活。為了治病,並不寬裕的家庭背了債。大哥為李真做了骨髓移植,母親一直貼身陪護在他身邊。去年9月,藉著一檔電視節目,李真寫下一封“家書”,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家書以寫給母親的形式展開。“對不起,媽媽,我生病了,還是白血病。”

信中,談及哥嫂一家的恩情,李真說,“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對母親,李真寫道,“無母不成家,為了這個家,您得保重好自己。關於我,咱們努力就好,我不會遺憾而抱怨,您也不必自責。生活各有際遇,命運也自有其軌跡。若有一天,真的事不可為,希望您能理解,那也只是一種自然法則而已。”一封質樸的書信,打動了節目現場的李真母親、堂姐以及屏幕內外的眾多網友。

生前未能完成雙肺移植手術

7月8日,李真的朋友圈更新了一條動態。消息由他的朋友代發,裡面說:謝謝大家四年的幫扶,李真已經於昨日(7月7日)去到一個沒有白血病的世界……他盡力了,我們也盡力了。

“一個很努力活著的人”、“可以不用受苦了”、“節哀”,看到消息,“暖白小屋”群裡不斷傳來大家的評論。那個平日裡經常在線,分享“抗白”經歷、愛講笑話的“小懶”(李真的微信暱稱),再也無法回覆。

今年2月,經歷了口腔、眼睛、皮膚和血象等全身廣泛性排異,數次遊走在生死邊緣的李真,又患上嚴重的肺部感染和肺排異。醫生告訴李真,唯一的辦法,就是進行雙肺移植。

手術需要滿足幾個“硬指標”:合適的肺源、較好的身體條件和手術費。生病前,李真有130斤重,生病後掉到了87至90斤之間。一眼望去,骨瘦如柴。為此,轉院到中日友好醫院後,醫生曾給李真下了“死命令”,讓他增重30斤。

另一個缺口,就是高昂的手術費。因“告母家書”走紅後,李真未曾主動發起籌款。但為了治病,家中早已負債累累。無奈之下,今年1月,李真發起一項名為《媽,對不起我生病了》的籌款,籌款目標是60萬元,但直到籌款結束,僅籌得8.3萬餘元,遠未達到當初的目標。

5月初,李真的身體情況不見好轉,手術費也遲遲落實不了。雙重壓力下,李真和母親做了一個選擇:回到燕郊的民營醫院,保守治療。剩下的,看天意。

5月13日,李真寫下這樣一段話:“這段時間以來,認識了很多肺移植的病友。成功蛻變了的人,那真是重生;可是沒扛過去的,就只能離別。那些離開了的,要麼沒能下手術檯,要麼沒能(走)出ICU,或者後期遇到感染等。這一路的關卡,真是比‘西遊記’的取經路要難上百倍,危險千倍不止。”

“好好活著,兒子知道了才會覺得安慰”

在這條艱難的抗白“取經路”上,李真沒能扛過去。2月初,李真因肺部感染經常咳嗽,開始無法長時間講話。李真的母親說,5月10日回到燕郊之後,李真的肺部感染情況越來越嚴重,“慢慢的就不行了”,“到後來連吃東西也出現困難,只能喝些米湯和粥。”自6月14日以後,李真的朋友圈沒有再更新過,在“暖白小屋”的群裡,也不再說話。7月7日,李真過世。

今年母親節,李真曾在社交媒體上給母親寫了一封信。在信裡,李真自問:“有時候真的覺的這樣熬著,到底值不值得,應不應該。”“我難受著,你也從沒有好過過……為了照顧離不開病床的我,你也從來不敢離開病房太久。即便出去買個東西,也都是匆匆忙忙,生怕獨留病房的我又出了什麼情況。日子過得稀裡糊塗,生活也是亂如麻。不過,有你陪著的時候,總會覺得心安,不會害怕。我知道,其實你也很累很累了,頭髮白得越來越多,身體越來越不如從前了,皺紋開始爬滿眼角,記憶力和對事情的反應速度也在減退。如果哪天您真的堅持不下去了,記得一定告訴我。”

提到兒子李真,母親泣不成聲。“他很孝順。自己很辛苦,卻總是擔心我太累。”她數著,從2014年7月兒子確診白血病,到今年7月兒子過世,整整4年裡,有3年半的時間,她都陪在兒子身邊貼身照顧他。“每個人看到我,都說我‘瘦了’,那是肯定的,壓力很大。以前一方面愁錢的問題,一方面擔心他病情,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兒子說,有時候我睡著了講夢話,說的最多的是‘該怎麼辦啊’……”

按照李真生前的交代,喪事“低調處理”。7月9日,家人將李真的遺體火化。一直以來,母親都知道李真掛心自己。現在兒子過世,對她來說,眼下“沒有什麼大事了”。李真在家裡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哥哥。為了治病,家裡欠下了100多萬元的外債。對於務農家庭來說,這不是一個小數目。“辦好這邊的事我就回湖南老家,做農活。債,一點一點還。不能想那麼多……我們好好活著,兒子知道了,應該會覺得安慰。”本版文/本報記者 張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