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市 獲嘉縣的歷史與文化!

獲嘉縣的歷史

獲嘉縣隸屬於 河南省新鄉市,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13°39′42″~113°44′20″,北緯35°9′34″~35°15′37″。獲嘉縣北依太行,南臨黃河,距省會鄭州60公里,東至新鄉市15公里,西鄰焦作30公里,是中原經濟區新、焦、濟產業帶上的節點城市。2014年,獲嘉縣域面積473平方公里,轄8鎮3鄉,1個省級產業集聚區,219個行政村,其中,獲嘉縣城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2012年獲嘉縣總人口43萬人。

獲嘉縣地勢平坦南北環山,內居平川,海拔在1356米,平均海拔357米左右,農業區平均海拔58790米左右。獲嘉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986-2004 年年均氣溫14.6°C ,年均無 霜期 221.2 天,年均降雨量557.2 毫米,年均降雪日14.1 天,年均日照2058.4 小時。獲嘉縣主要礦產資源有石灰岩、鐵礦、鋁土和煤等。獲嘉縣風景名勝有同盟山、武王廟,獲嘉縣特產有獲嘉大白菜、黑豆等。

2010年,獲嘉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34535萬元,比2009年同期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119971萬元,增長4.8%;第二產業291206萬元,增長9%;第三產業123358萬元,增長10.7%。公路客貨運週轉量增長33.3%,超過地區生產總值增幅24.6個百分點。

新鄉市 獲嘉縣的歷史與文化!

夏商時縣境屬冀州,稱寧邑。

西周西周建立之初,更"寧"為"修武",境域屬墉國,後屬凡國。

東周春秋初,境域稱寧邑,屬衛國。

秦,秦王朝廢除周代的分封制,代之以郡縣制,境域時稱修武縣,隸屬於三川郡。

西漢,境域修武縣,隸屬司隸部河內郡。

漢武帝,南越國丞相呂嘉叛亂,武帝討伐,獲呂嘉首級,當時武帝東巡至獲嘉縣境,遂以其地置縣,賜名"獲嘉"。

東漢,馮柱之子馮石繼承其母獲嘉長公主爵位,稱獲嘉侯,境內部分屬獲嘉侯國,部分屬修武縣,均隸屬於司隸校尉部河內郡。

三國,境域隸屬魏國的司州河內郡,仍名修武。黃初中期,河內郡析置朝歌郡,境域改屬冀州朝郡。

兩晉,復置汲郡,境域仍名修武,隸屬司州汲郡。

南北朝,境域屬北朝時的魏國。

隋,域內廢修武郡,獲嘉縣治所從共縣城移到南修武城,此為獲嘉縣治理今地的開始,隸屬冀州。

唐,地方設州、縣兩級,在獲嘉縣城內又設置殷州。

宋朝,境域先屬河北路懷州。

元,獲嘉隸屬於行中書省燕南河北道衛輝路。境內水陸要道相繼修建驛站。

明清,境域隸屬河南布政使司衛輝府。

1913年,設豫北道,又次年更名河北道,道治汲縣,獲嘉隸屬之。

1949年8月,獲嘉縣劃歸平原省新鄉專區管理。

1955年11月,獲嘉縣撤銷區建制,將64個小鄉劃為9箇中心鄉,兩個鎮。

1956年9月,獲嘉縣劃為1個鎮,12個鄉,共轄98個農業合作社,236個村。

1960年8月,撤銷獲嘉縣併入新鄉市。

1985年,獲嘉縣轄1個鎮,13個鄉,218個村,1369個村民小組。

有著悠久歷史的獲嘉縣,設置縣級建制,已有兩千多年,留下了許多頗有價值的遺蹟和遺物。3000年前,武王伐紂會盟諸侯於此誓師,

新鄉市 獲嘉縣的歷史與文化!

謀成牧野之戰,奠定周朝之基。有武王廟(即同盟山)2000年前,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國丞相呂嘉叛亂,武帝討伐,平息叛亂,獲呂嘉首級,逐以其地置縣,名“獲嘉”。

新鄉市 獲嘉縣的歷史與文化!

新鄉市 獲嘉縣的歷史與文化!

新鄉市 獲嘉縣的歷史與文化!

新鄉市 獲嘉縣的歷史與文化!

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3處。毗鄰南太行八里溝旅遊區10公里,距離國家地質公園焦作雲臺山風景區30公里。 1.武王廟 同盟山、武王廟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獲嘉縣城東三公里。因武王伐紂牧野大戰前八百諸侯於此設壇誓師而得名。現存山門、二門、拜殿、武王大殿、東西文武臣廊、文王殿、太公殿、聖母殿(文母邑姜)、周公殿等王侯公卿殿堂和諸侯飲馬池,同盟指路碑、古井、唐槐、歷代碑碣;另有召公殿、碧霄宮、鐘鼓樓、太公校閱臺、夷齊叩馬處、同盟坊、演武坊、八百米御道等遺蹟。 傳說同盟山原是一個黃土堆,名曰“疙瘩山”,因武王在此會盟八百諸侯誓師伐紂而得名。

新鄉市 獲嘉縣的歷史與文化!

新鄉市 獲嘉縣的歷史與文化!

替換高清大圖

紂王當政時,昏庸殘暴,弄得諸侯不安,奴隸不斷造反。周武王順應民心,起兵伐紂。武王率領伐紂大軍浩浩蕩蕩地從孟津渡過黃河,連戰連捷,一路上許多小國紛紛響應,到達獲嘉時經姜太公屈指一算,參戰的大小諸侯已經匯聚了八百個,武王欣喜異常,就在疙瘩山上會見八百諸侯,共商伐紂大計,結為同盟。八百諸侯為了表示共同伐紂的決心,各自帶著自己的將士,一人捧一捧土撒在疙瘩山上,把小小的疙瘩山堆積成了方圓幾百畝、高五六丈的大土丘,站在上面,東可以望牧野,西可以眺孟津,當時起名為“同盟山”。 武王伐紂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在同盟山上修建了武王廟,樹立了功德牌坊,。從此,同盟山成為景色優美的獲嘉八景之一,有“同盟夕照”的美稱。


獲嘉餄餎

新鄉市 獲嘉縣的歷史與文化!

條 傳說是商紂王聽聞蘇護之女

新鄉市 獲嘉縣的歷史與文化!

蘇妲己相貌奇美,德才俱佳,下詔納其為妃,蘇妲己就由其兄嫂護送前往國都朝歌,途中路經獲嘉,下榻於當地驛館,妲己之嫂頗通玄術,夜觀天象知道會有妖魔不利於妲己,於是下廚用麵粉佐以祛邪鎮災之物作了一碗麵,親自給小姑妲己端過去,走到門口,已經晚了一步,正好看到受女媧之命來穢亂殷商的九尾狐狸精正在吸取妲己的元神,其嫂法力有限,眼睜睜的看著九尾狐狸幻化成妲己模樣,與妲己肉身合二為一,驚恐的說不出話。

新鄉市 獲嘉縣的歷史與文化!

假妲己笑吟吟的問嫂嫂所端面食叫何名字,妲己之嫂見天命如此,痛心疾首,只是喃喃道“活啦,活啦„„”。獲嘉餄餎條由是留名。流傳到民間的餄餎條雖然用料簡單了許多,不過倒真的是由祛風避寒的功效,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一碗餄餎條會吃得身子暖呼呼的,要是就著大蒜再放點辣椒,保準會讓你吃的通身冒汗,舒舒坦坦。獲嘉餄餎條因其味道鮮美,好吃不貴,成為聞名全國的食品。雖然市場上也有那種掛麵式的餄餎條,但是其味道淡而無味和正宗的餄餎條有極大地差距。而讓餄餎條申請遺產保護也是每一個獲嘉人的心願。

非物質文化遺產。

獲嘉已於2010年7月份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該中心設在獲嘉縣文化館,負責對該縣轄區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登記、保護、項目申報等工作。截至目前,獲嘉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已獲省級保護項目的有三項,即《馬皮舞》、《獨腿高蹺》、《羅漢拳》。2010年1月份,央視十套《百科探秘》欄目根據獲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馬皮舞》拍攝的專題片《巨鞭起舞》在央視播出後產生了較大反響。市級保護項目有四項,即:《馬皮舞》、《獨腿高蹺》、《羅漢拳》、《踢棒槌》;第一批縣級保護項目24項,即《木板年畫》、《白玉餅》等。另外還有其他許多正在整理中。

新鄉市 獲嘉縣的歷史與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