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们的财富焦虑:纷纷购买艺术品 以抵御资产贬值

那什么要推荐去收藏艺术品呢?有一种想法就是要想选择一项高品质的项目,至少有三个因素是应该具备的。

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为全球发展最快和最活跃的市场。从全球的视角来看,高端艺术精品的拍卖价格不断刷新,经济的增长和货币的超发使人们对财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艺术精品高收益的示范效应使艺术品投资特点凸显,艺术品市场具有了和股票、房地产等资产市场相似的特征。收藏行为不是简单的钱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而是对文物艺术品的认知和尊重的过程。文物艺术品是以物质形态承载着精神和意念,是每一个时代的真实镜像。艺术是一种超越物质的无形资产,是精神消费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艺术品产业应运而生,艺术市场日新月异。到今天才有二十年历史的中国艺术品行业正如一轮喷薄的旭日,显现出了巨大的活力和发展空间,来势迅猛。

富豪们的财富焦虑:纷纷购买艺术品 以抵御资产贬值

“有原创性的艺术家的精品”是郭庆祥总结的收藏宗旨,而王健林本人则偏爱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以吴冠中、赵无极、吴大羽为国内代表,西方画家中毕加索、梵高、莫奈是收藏重点。

其实,涉足艺术品收藏要远早于职业足球。王健林当年对艺术品的喜爱,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喜好而收藏,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而多年前那份对文化的敬仰和热爱,至今未变。”王健林曾在一次公开受访中提到自己的收藏缘起。

富豪们的财富焦虑

中国开放30多年间迅速暴富的亿元富豪、十亿富豪,乃至百亿千亿富豪数量在急速增长,对于他们来说,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多和“原罪”相关的命题也在发 酵,更重要的是,企业家们尽管获得了财富,但也有随时都会失去的风险,许许多多不正当和看似正当的理由,都能让他们的财富消失,重回起点。

所以,安全感永远都是企业家们最缺乏的,不论是移民潮,还是投资艺术品潮流,其实都是追逐安全感之下的产物,它们的背后,映射的都是企业家的财富焦虑。

富豪们的财富焦虑:纷纷购买艺术品 以抵御资产贬值

富豪纷纷购买艺术品

以抵御资产贬值

楼市正处在调控阶段,前景黯淡;股市不乐观;人民币贬值也可预见,据《华尔街见闻》报道,近期人民币大跌,6月21日,人民币再次下挫,上演端午假期归来后和惊魂第三日。

离岸人民币早盘已下穿6.5关口,午后汇价进一步下行,跌幅扩大至逾300点,跌破6.51元关口,创1月11日以来新低。从4月2日,中美拉开贸易战序幕之后,离岸人民币已经从当天开盘价6.2627,一路贬值到今天的最高价6.5168,在不足3个月时间里,人民币已经贬值了超2500个基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风险小、升值快、格调高的艺术品投资,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为有钱人所注目。艺术品投资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资本力量。

富豪们的财富焦虑:纷纷购买艺术品 以抵御资产贬值

正如一位艺术品投资者所言:“做这买卖很轻松,没压力,欣赏第一,买卖第二,受人尊重,还引起不少人的羡慕。”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高雅的情调,使得艺术品投资具有其他投资工具难以比拟的优势。

艺术品投资正在成为一种理性的投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纳入到企业机构和家庭资产配置的理财计划中。有业内人士这样形容艺术品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将会形成“燎原之势”。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艺术品的收藏投资正在成为继房产、金融资产之外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的首选。正如一些专家分析,在将来艺术品将取代楼市和股市成为投资重点。

富豪们的财富焦虑:纷纷购买艺术品 以抵御资产贬值

从全国最大的艺术品拍卖行 —— 北京保利今年的春拍中可见一斑。一场春拍总成交就达28.06亿元。一件藏品或作品动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购买这些藏品的人基本上都是有钱人。虽然有钱人购买古玩艺术品有各自的目的,但从整个古玩艺术品市场来看是个好现象,至少对国内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复苏起到了推动作用。

其中6月17日,北京保利2018年春拍中国书画超级夜场上至宋人绘画、明清画家、清代画家以及近现代书画艺术大家的作品在内,共计120余件拍品,经过将近6个小时的拍卖,最终三个专场共计斩获近11.66亿元。

富豪们的财富焦虑:纷纷购买艺术品 以抵御资产贬值

艺术品资产化是国家战略,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对于企业来说,资金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投资艺术品收藏是一种企业多渠道投资的思维模式。从近20年国内投资市场来看,艺术品珍稀真品的回报率要远高于股票、房产以及贵金属等,因此,企业家会将一部分资金用来做艺术品投资,分担通胀风险和投资风险。

富豪们的财富焦虑:纷纷购买艺术品 以抵御资产贬值

艺术品的价值在中国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从过去比较单纯的喜欢、欣赏型已经转变为财富管理,兼顾了增值保值、资产质押,金融工具、企业宣传等功能。艺术品是资产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消费的终极。人民币贬值、遗产税方案、银行账户管理收紧等因素叠加而来,艺术品成为了避风港。当市场出现更多的刘益谦、王健林、王中军时,这种趋势就是向上的。

国外已经有大量的企业介入艺术品的收藏,中国的艺术品收藏,由企业家的个人行为变成企业行为,这是艺术市场发展的必然,也是文化产业、文化资产发展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