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鳳畫之鄉小衆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鳳陽是一座乾淨清新的小城,因這隻長著蛇頭的鳳凰而名揚天下,鳳陽鳳畫如今是安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皖北三絕之一。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鳳陽鳳畫的來歷可不一般,與朱元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資金財力逐漸的雄厚起來,他就在自己的家鄉鳳陽建了一座皇城,名叫中都城。話說有一天這個中都城飛來了一隻非常漂亮的鳳凰,這隻鳳凰繞著中都城盤旋好久,最後落在了中都城南的一座小山丘上,此地正好是朱元璋父母長眠之地。這下可不得了,城中的人奔走相告,都跑出來看這隻鳳凰。當天就有一個會畫畫的人,就把這隻鳳凰給畫了下來。由於他畫的鳳畫色彩豔麗,非常的好看,這在當時還沒有人畫過如此美的鳳凰。這隻鳳凰的樣子很獨特奇怪,長得是蛇頭、龜背、九尾、十八翅、鷹嘴、雞爪、如意冠,而且又被這個畫師賦予吉祥的象徵。因此也受到朱元璋的青睞,尤其是馬娘娘特別的鐘愛,供奉起來,每天祈福朝拜。從此,這位畫師的鳳畫就開始大行其道,被人們所認可和崇拜。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鳳陽鳳畫之所以被稱為一絕,就是因為它的形象不一般,與我們平時看到的鳳凰區別很大,一隻鳳凰身上賦予了太多的動物元素,它的頭是蛇頭、烏龜的背、九隻尾巴、十八個翅膀、鷹的嘴巴、雞的爪子、頭上還頂的是如意冠。這就是鳳陽鳳畫的特別之處,少一樣都不叫鳳陽鳳畫。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鳳畫中的鳳有三種:一是墨鳳———全身以黑墨濃淡深淺畫成。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二是素鳳———在墨鳳基礎上,僅用少許綠色或青色藍色並外加金泥,勾勒和圈點鳳身的局部花紋、翎眼等。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三是綵鳳,即塗染大紅大綠大青大紫,色彩分明,形成鮮麗耀目、五彩繽紛的圖案。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畫上的圖章也有區分,明代和清代有三種大印章分為“品”字形蓋在畫面上方正中央,一是“鳳陽畫印”———這種印章各畫店都有,隨買隨蓋;想蓋“鳳陽縣印”,必須具有相當面子或買通掌印的人方能蓋到;“鳳陽府印”則更難蓋到。一張鳳畫如能三種印章齊全,說明這張畫已經過官方鑑定,畫的身價一下就會增長百倍。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明清兩代,是鳳畫發展的鼎盛時期,在中都城中就有一條專門的鳳凰街,整條街都是鳳畫店鋪,無論是官員還是老百姓都熱衷於鳳畫,一度被炒作的身價百增。就連漂洋過海的洋人都慕名而來,買走二百張百鳥朝鳳和丹鳳朝陽帶回國。可見那時的鳳畫多麼受歡迎。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這次來到鳳陽博物館親眼目睹了大師們的鳳畫作品,簡直是大開眼界。現場還有幾位老者正在作畫,看著他們一筆筆的勾勒,專注的神情,真是不忍打擾。博物館收藏了好多精品鳳畫,讓來這裡的人大飽眼福,雖然我不懂其中的奧妙,但從鳳的色彩和樣子也能看出它的韻味。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有著600多年曆史的鳳畫,作為民間藝術作品能流傳至今真是不易,戰亂時期也遭到大量的焚燬,一度差點失傳。後來經過政府的拯救,才有我們今天看到的如此漂亮的鳳凰畫作。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到鳳陽看鳳畫,也少不了要看看鳳陽花鼓戲,鳳陽花鼓一點也不比鳳畫低調。鳳陽花鼓起源於元朝末年,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它原系鳳陽民間社事活動的娛神歌舞的片段。漸漸的除了宮廷演出,逐漸的也變成街頭賣藝謀生的一種手段。明朝末年是鳳陽花鼓的鼎盛時期,康熙年間流傳到了北方,逐漸的也走到了海外,至此鳳陽花鼓享譽全世界。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如今的鳳陽花鼓以歡快動感的節奏深得現代人喜愛,鳳陽花鼓唱的都是民間小調,曲目有近百種。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鳳陽歌》最為有名。另有一首流傳深廣的是“左手鑼,右手鼓,手拿鑼鼓來唱歌,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單會唱一支鳳陽歌”。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鳳陽中都城比北京故宮大12萬平方米,故宮就夠大的,這個中都城比故宮大這麼多,可見當時有多氣派壯觀。可惜現在只剩下了殘垣斷壁,一片廢墟。站在中都城遺址上依稀還可見城池的外圍輪廓,殘缺不全的城牆顯示著中都城曾經的輝煌。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如今能看到的就是午門,午門是中都皇宮的南門,也是正門,石造基座上有龍鳳雕刻。午門西側保存有一段古城牆,一直通向西南角樓的遺址。西南角樓是明中都皇宮現存最壯觀的遺蹟。城牆從西南角樓繼續延伸向北,經過皇宮西門——西華門,通向已毀的西北角樓,如今已有多處坍塌,總體保存較好。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從城牆中軸線往南看過去,南面的山就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園所在地。明皇陵雖非帝王之陵,但“宮闕殿宇、壯麗森嚴”,享殿、齋宮、官廳數百間,皇陵神道總長257米,石像生32對,皇陵碑文為朱元璋親撰,石象生數量之多、刻工之精美為歷代帝王陵之冠,其藝術風格絕妙,堪稱上承宋元,下啟明清的大型石雕藝術精品。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明皇陵石像生是已知明代最早、數量最多、刻工最精細的皇家陵園,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藝術價值。不僅數量居歷代帝王陵墓之冠,而且雕刻技藝上也有獨到之處。均用整塊石料雕琢,無論是人像,還是動物,均造型生動,刻琢精細,具有高超的技藝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們是宋元石刻藝術發展的最早產物,對明清的石刻造型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中國鳳畫之鄉小眾又好玩的地方,逛都城,看“鳳凰”,聽花鼓戲

皇陵碑額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個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親自撰寫,又名“御製皇陵碑”。朱元璋為了讓子孫後代瞭解艱辛家世和開創江山的艱難,秉筆直書,歷述家世實情與戎馬生涯,一改歷代帝陵碑刻粉飾誇功、諛墓不實的惡習。碑文長達1105字,是研究朱元璋家史與元末明初歷史的珍貴史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