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深入把握爲人民服務的新時代要求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貫穿於黨的整個發展歷程,體現在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中。97年來,黨章進行過多次修改,社會發生了深刻變革,歷史發了重大變遷,但黨的初心不變,宗旨如一。進入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必須堅持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深入把握為人民服務的新時代要求,展現出為人民服務的新氣象、新作為。

為人民服務體現了黨的性質,是共產黨人立黨的根本、信仰的根本、革命的根本、執政的根本,具有永恆的價值意義。

作為共產黨人的“根”和“本”,需要我們深深紮根於群眾之中,把為人民服務做實做好、做全面、做徹底。要求無論何時、在何種崗位,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個人或小團體服務、謀私利特權,一以貫之,從一而終。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新矛盾新任務,進一步豐富了為人民服務的時代內涵,提出了新的實踐要求,強調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人民是閱卷人,我們是答卷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把人民擺在心中最高位置。這是貫徹黨的根本宗旨的新時代要求,也是對黨的執政理念的新發展。

新時代條件下,為人民服務具有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雙重意義。

為人民服務是具體的,可以滿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解決一般的物質保障問題,具有現實的個體價值意義。但是,對黨員而言,為人民服務更加突出的是精神價值。為人民服務的性質決定了共產黨人追求的更多地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價值,而物質價值則是附屬的、次要的甚至在必要的時候是可以忽略的,即所謂的“無私奉獻”“公而忘私”“大公無私”——這是共產黨區別於其他黨派的根本所在。為人民奮鬥,為人民服務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價值意義在於,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所獲得的精神享受,產生“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日著草鞋幹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之類的革命精神實踐意義,遠遠超越了單純的物質追求,超越了以物質享受為主的那種“簡單而自私的樂趣”。從黨的發展歷史看,“小米加步槍”打敗“飛機加大炮”的根本在於精神的力量。“怕死不是共產黨員”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表現就是典型的體現,因為其背後是人民的大義、革命的道義、人間的正義、“宇宙的真理”這類強大的精神價值所產生的無窮力量的支撐。對共產黨人來說,精神價值意義是至高無上的,可以產生無窮的動力,並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去革新自身、改造世界,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變強並最終把握未來的關鍵所在。

◆新時代條件下,為人民服務具有真實性的本真內涵。

為人民服務是真服務而不是假服務,是全面的優質服務而不是片面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這樣的劣質服務,是微笑的真心服務而不是“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的假意服務,更不是狹隘的“為人民幣服務”。真服務是體現本質的真心、真實的服務,是以服務動機和服務態度為前提條件,以服務質量和效率為根本標準,而不是以個人利害為前提條件或以個人得失為權衡標尺。真服務是不講價錢、不談條件、不辭辛勞的,是全力以赴的,而不是挑肥揀瘦、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的;是像張思德那樣“黨叫幹啥就幹啥”,幹啥都是革命工作,都是為人民服務,幹啥都幹好;是“只見公僕不見官”的生動寫照。而假的為人民服務是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一種個人牟利賺錢的職業,是形式上為民、實際上為己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或者是主觀上為己、客觀上不得不為人民,實際上是“為人民幣服務”,甚至為達到利己而不擇手段、缺德違法。因而,真和假是為人民服務的試金石。

◆新時代條件下,為人民服務是主動服務而不是被動服務。

全心全意既是一種服務態度,更是一種服務精神,不僅是組織要求,而且是自覺擔當,不是三心二意、半心半意的不情願服務和被迫完成任務式的服務,更不是虛情假意的服務。就是說,主動性和自覺性是為人民服務的表徵。主動服務是積極主動、滿懷熱情的,是即知即行、馬上就辦,是掛在心頭、夙興夜寐、旰食宵衣的,是不計得失的,而不是消極被動、散漫拖拉、高高掛起,更不是看價錢多少、看利益得失、看權力“收益”、看親疏遠近的服務。主動服務是有責任意識、有擔當自覺的,被動服務是推諉塞責、敷衍了事、明哲保身,實際上是在為自己著想而不是為人民服務。從運行機理看,為人民服務的內在動力來自價值實現的需要,即人是大寫的人而不是低級動物,不為別人服務就沒有人的真正價值。而人的最大價值在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一切奉獻給人類。這就是共產黨人的人民立場。堅定的人民立場,首先來自深厚的群眾感情和百姓情懷,始終與人民在一起,同甘共苦,生死與共,像延安時期那樣和群眾“打成一片”,而不是高高在上、遠遠離群、漠不關心。唯有如此,才能與人民心連心,也只有心連心才能更好地手拉手,才會心甘情願、自覺奉獻,甚至奮不顧身。從這個意義上講,主動性是區分一個政黨是否真正為民的先決條件,是為什麼人的問題的首要體現。中國共產黨只有全心主動為人民服務,才能佔據實現人類美好理想、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道義制高點。

新時代條件下,要把握為人民服務在經濟領域和政治領域的不同要求。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人民服務是有層次差別的,不能空喊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政治領域的為人民服務是政治原則和政治倫理,是政治價值取向和組織活動原則,也是黨和人民關係的道德維繫,因而它是無條件的,是要做到克己奉公、大公無私的。正因為為人民服務是人民利益的政治標準和組織原則,所以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而經濟領域的為人民服務是經濟倫理,是經濟關係的道德維繫,是經濟運行的基本要件,是有交換屬性的,是利益實現的要件,要遵循經濟規律、講求經濟效益。但是,作為共產黨員,在講經濟效益的同時更要注重服務質量和社會責任,提倡先公後私、克己奉公,而不能唯利是圖甚至損人利己、損公肥私,更不能把市場領域的等價交換原則搬到黨內政治生活中來,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

◆新時代條件下,要區分為人民服務的事業意義和職業意義。

職業與事業有相通之處,但側重點不一樣。對於共產黨人來說,為人民服務更多地是事業意義,是理想追求和精神寄託,是一種責任奉獻,而不是一般的謀生需要。作為一種事業追求,為人民服務意味著選擇了無私和無畏、奉獻和犧牲、崇高和偉大,而不是為了所謂“交換價值”獲得狹隘的私利。在資本主義社會或市場經濟條件下,共產黨人從事的是共產主義的偉大事業而非一般意義的職業選擇。新時代,為人民服務具有職業性和事業性兩重屬性,但事業性高於職業性。對於普通群眾,職業性是突出的;對於黨員幹部,事業性是主要的。只有把為人民服務當作一種事業追求,才能彰顯共產黨人的價值和魅力。

新時代條件下,為人民服務是政治經濟價值與社會道德價值的統一。

體現為人民服務的道德價值,需要共產黨人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向群眾傳遞“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道德取向,以帶動群眾一起深入踐行為人民服務,從而引導普通民眾在實現個人合理需求中為人民服務,不斷拓展為人民服務的道德內涵,逐步迴歸為人民服務的共產主義道德意指,從而達到社會的良性共治、和諧共存、長治久安。可以說,為人民服務在政治上是根本標準,經濟上是基本條件,道德上是心神維繫。為人民服務既是至高道德標準,也是人人都需要、人人能做到的基本要求,是社會穩定最深層的力量維繫,是人類的共同價值和人間最大價值,因而必將贏得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堅守和傳承。

回望初心,展望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是共產黨人捨我其誰的使命擔當。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的天然責任、必然任務、唯一使命。將為人民服務進行到底是共產黨人存在的最高意義和永恆追求。共產黨人就是為人民服務而生的,共產黨與為人民服務同在同行。為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

來源丨共產黨員

徵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15115105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