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與西遊

匡山與西遊

《匡山文化研究——西遊記文化專輯》早在2015年就編寫完成並正式與讀者見面了,這是我市歷史文化研究領域的一件喜事,也是促進全市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一件好事,對於打造武穴市文化旅遊名片、提升武穴市對外知名度、美譽度大有裨益。

匡山與西遊

湖北匡山與《西遊記》到底有多大關聯?這是每一個武穴人,亦或是每一個外地遊客對“匡山西遊”這個新生文化符號的疑問!《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晚年任蘄州(轄蘄春、黃梅、廣濟、浠水、羅田五縣)荊王府紀善時,遍遊匡山,將唐玄奘西天取經史實與匡山地區的歷史風物、民間傳說巧妙融合,最終寫成了享譽世界文壇的長篇神話小說《西遊記》,這是我市文史學者史海覓蹤給出的回答,也是目前《西遊記》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普遍接受和認同的觀點。因此,從學術意義上講,匡山理應是西遊記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匡山與西遊

“文化是旅遊之靈魂,旅遊是文化之載體”。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旅遊業發展,匡山旅遊風景區開發建設更是如火如荼。我市以朱志勇、陳良、吳學書等為代表的一批文化愛好者,敏銳地嗅覺到文化研究對於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意義,2014 年元月14日,“武穴市匡山與西遊記文化研究會”由此應運而生。

匡山與西遊

以文學名著推介旅遊名片。我市廣大《西遊記》文化愛好者正是秉承這樣一種理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詮釋著文化研究,服務於旅遊業乃至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兩年時間,700 多個日日夜夜,他們無私無畏,跋山涉水,攀巖探洞,查閱資料,遍訪專家,終於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們累計在匡山地區發現了40 多處與《西遊記》原著相吻合的景物,受到了鳳凰網、新華網、新浪網、荊楚網、《黃岡日報》《湖北社會科學報》《淮海工學院“西遊記”論壇》等國內數百家媒體的高度關注。湖北衛視實地拍攝《尋訪——揭秘匡山西遊》情景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在匡山景區舉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一)特種郵票》首發式。

匡山與西遊

吳承恩任荊府紀善是確鑿的事實,有可靠的文獻史料支持,匡山的山水景物和民間傳說對於《西遊記》的成書至關重要,這是眾多全國知名專家齊聚武穴,縱論匡山文化後得出的結論。

匡山與西遊

最近,他們還認真查閱了明清時期的《蘄州志》與《廣濟縣誌》,結果令人振奮。清朝乾隆版《蘄州志》“風俗篇”記載:“蘄俗以六月某日賽二郎神。一人前導,山民呼行者,舉行者名,則元人小說所載孫悟空也……”《蘄州志》“碑記篇”記載有:“毀悟空像記”與“焚燒孫悟空記”等。閱《蘄州志》與《廣濟縣誌》所載,結合蘄黃廣等地的歷史文化遺蹟分析,足以證明《西遊記》故事流傳於元代,成書於明代,並與匡山有極其密切的關係,與禪宗文化有極深的淵源。開發利用好“匡山西遊”文化資源,為武穴旅遊發展提供一些精神養分,正是我們編輯出版這本《西遊記文化專輯》的初衷。

匡山與西遊

本書以一篇篇翔實的史料、一次次驚奇的發現、一個個鮮活的景物, 為您撩開“匡山西遊”神秘的面紗。我們有理由堅信,伴隨著文化研究、景區打造、旅遊發展的不斷深入,“匡山西遊”文化品牌一定能夠走出中國,傳遍世界!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濟印象淘寶店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