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又一座汾河人行景观桥将完工

太原汾河三期工程

作为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运会

水上运动比赛场地

工程进展一直备受公众关注

三期工程中

太原市将在省体育中心(红灯笼体育场)

平行位置建造一座

跨河人行景观桥“汾河之冠”

太原又一座汾河人行景观桥将完工

目前

这座造型像皇冠的人行景观桥

施工进展如何?

有哪些施工亮点?

7月1日

实地探访施工现场

提前探秘第二座汾河景观桥的靓影

太原又一座汾河人行景观桥将完工

太原又一座汾河人行景观桥将完工

7月1日上午10时,沿滨河东路向南,在祥云桥以南约1.7公里处,与省体育中心(红灯笼体育场)平行的位置,一座造型酷似皇冠的跨河人行景观桥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远看,整个桥梁的形状已显现,桥身上布满临时搭建的支撑架。

走进汾河河床正中央,就是这座跨河人行景观桥正中间,也是整个桥的最高处,距离河床大约有15米。现场偶尔传来响亮的敲击声,焊接的火花不时从上方落下。“桥梁全长403米,其中主桥全长342米,西侧引桥桥长28米,东侧引桥桥长33米。”中铁大桥局汾河三期跨汾河人行景观桥项目现场负责人方俊介绍。

太原又一座汾河人行景观桥将完工

设计师们巧妙地将皇冠的造型融入这座桥梁,整个桥体呈曲线形。根据作业面自然环境情况,每个墩身高低、每个桥梁的构件都不一样。目前,“汾河之冠”是全国首个以皇冠为造型的跨河人行景观桥,因其独特的造型、施工难度,将成为太原市又一标志性的建筑。

据介绍,太原市汾河三期工程北起祥云桥500米,南至晋祠迎宾路南2000米,全长约12公里。工程分为水利工程和景观工程,其中,景观工程总体分为三大主题:滨水娱乐段、滨水文化段和滨水生态段。

滨水娱乐区以生活、康体为主题,是整个三期景观工程的最重要景观区域,跨汾河人行河景观桥—“汾河之冠”,成为连接汾河东西两岸滨水绿化带的景观平台。

太原又一座汾河人行景观桥将完工

太原又一座汾河人行景观桥将完工

顺着施工专用钢梯,从汾河河床到达跨河人行景观桥桥面。面向北站在桥中央,两侧弧形的桥面像是在拥抱着汾河。值得一提的是,该桥桥面分南、北两侧,北高南低,两侧桥面之间的空隙呈新月形。目前,工作人员正在焊接桁梁架。

“这座人行景观桥的主桥为七跨连续钢桁梁空间结构,桥墩最大跨度是68.4米,两侧桥面宽均为3.75米。”主桥中间设置桁梁架,两侧桥面之间的空隙处,下方为倒三角形,上方为正三角,两个三角形中间由横梁进行连接。桁梁架是桥梁的主要受力构件,全桥共43个,工程通过上弦杆将正三角进行串联,下弦杆将倒三角形进行串联,并配以加强索,达到受力平衡。

太原又一座汾河人行景观桥将完工

施工现场,可以看到倒三角、横梁桁梁架已经完成焊接。沿途,连接正三角与倒三角之间的横梁宽度不一致,有宽有窄。两侧桥面高差最大处有2米,主要考虑视觉感观,工程在每个墩的墩位处设置横向连接通道,便于行人在两侧桥面通行,全桥共有7个通道,采用步梯形式。

加强索也是桥梁重要的受力构件,设置在桥梁支点附近上、下弦杆间,全桥共20根。

太原又一座汾河人行景观桥将完工

太原又一座汾河人行景观桥将完工

在桥梁西侧,五、六名工作人员正通过高精度全站仪、棱镜杆,定位上三角桁梁架的位置。定位现场,一台起重机吊着"A"型桁梁架上方,辅助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安装定位。

太原又一座汾河人行景观桥将完工

高精度全站仪定位是通过高等级控制网进行人行景观桥相对的坐标控制。在构件加工厂,全站仪对构件的尺寸、平面位置、相对高差进行复查、管控;现场施工作业时,对构件的平面位置、拉杆孔位、倾斜度、垂直度进行重点管控,实时纠偏,动态控制、调整钢箱梁与桁梁架的关系。

“桁梁架是桥梁重要的受力构件,每个位置的要求都非常精准,通常以毫米来衡量,最大误差不超2毫米。”方俊说,“汾河之冠”的桥梁为双曲线型,每个构件都不一样,工厂加工时采用先进的三维数字技术模拟构件的具体信息,来确保每个构件的准确无误。

构件加工之后,如何精准地将它们安装在一起?钢结构的桥身需要高标准的焊接。项目部试验室主任崔瑞飞告诉记者,由23节组成的钢箱梁(桥面)、桁梁架、桥墩等均由焊接拼装而成,所有焊接需要达到一级焊缝标准,除了外观平整外,还会通过超声波、探伤等方式进行内部检测,保证焊缝处无杂物、无气孔等。目前,从事焊接工作的工人有30余人。

太原又一座汾河人行景观桥将完工

此外,考虑到汾河湿度、环境对钢结构的腐蚀影响,"V"型桥墩下部为混凝土,上部为钢结构。

据介绍,跨河人行景观桥下部结构已经基本完成,南北两侧桥面的钢箱梁也已贯通,可以在桥面行走。正在进行的上桁梁架定位安装预计7月底完成。桥梁附属以及亮化工程预计8月底完成。整个工程预计9月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