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三菱EVO的十代經典車型——傳奇的謝幕


Evo I:1992年9月7日正式發表亮相,並於當年10月19日限量販賣的MITSUBISHI LANCER EVO I,是以搭載195匹馬力之LANCER旗艦車種GSR為基礎車種,進行改良而成的賽車道路版,當時在日本當地造成不小的銷售熱潮。 為了提高引擎冷卻效率之大型開口部的前保杆及引擎蓋通風孔是EVO的特色之一。

Evo:1994年1月17日,運用WRC參賽技術,進一步改良引擎性能及懸吊系統的EVO II隆重問世。其不僅洗刷「速度優異但轉向不良」之批評,且成功地轉型成可隨車手意識操控自如之「全面型」的進化版。 EVO I所搭配的是195/55R15的輪胎,而EVO II則用上205/60R15的輪胎,因此後葉子板亦進行加寬工程。另外,輪距加大10mm,前、後軸距分別加大15mm、10mm,以改善穩定性。

Evo Ⅲ:1995年2月10日,MITSUBISHI再度推出EVO III。 EVO III最大的改變在於外觀。不論是前保杆、前下巴、裙腳、後包圍及後尾翼等所有的空力套件均徹底煥然一新。換言之,在增加下壓力及大幅改善空氣力學的目標下,得以因應更高速的挑戰。前下巴左右兩側多設了進氣孔以改善煞車系統的冷卻性。後尾翼加大至與車體同寬,以確保更佳的下壓力。


Evo Ⅳ:1996年8月23日,以新型LANCER為前身之EVO IV正式登場! 針對比賽而設計的EVO IV與前三代不同的是,EVO IV的可塑性更高。大型化的中央冷卻器、降低損耗的進排氣系統、雙渦流渦輪以及高角度凸輪軸的採用等,成功地發揮280PS的最大馬力。引擎以外,尚採用前16吋、後15吋之通風碟,同時也採用全新設計的密齒比變速箱。後方採用新開發之多連桿懸吊系統,大大地提高操控穩定性。

Evo V:1998年1月26日,第五代的進化版本EVO V隆重地問世。輪距的加大是EVO V最大的特徵,懸吊系統方面,前、後臂的延長、後搖臂之各個固定點的變更而促使輪距加大,前方採用倒立支柱式的懸掛設計,輪胎也改為225/45ZR17規格,煞車系統使用尺寸加大之前17吋4活塞卡鉗、後16吋2活塞卡鉗的Brembo制煞車系統(RS選配),增進無比的制動力。後尾翼採用水平翼四段整的設計。

Evo Ⅵ:1999年1月22日,EVO VI正式問世。為了迎合1999年WRC空力套件之比賽規定而展開尺寸變更,所以EVO VI除了傾全力消除前保杆和後尾翼的突出部外,並實現與EVO V同水平的冷卻效果與空力性能。車牌位置的修改、霧燈的小型化及獨具特色之半球狀的霧燈罩等而增大冷卻開口的面積,並多多少少地減少些風阻。至於雖然將後尾翼小型化,但雙翼片,確保了充足的下壓力。


Evo Ⅶ:2001年1月26日EVO Ⅶ在日本正式問世。EVO VII的外觀是以全新改款的Lancer Cedia為基礎,但仍保有EVO系列車款的強悍氣勢。車頭部分大致維持該系列的風格,引擎蓋上的盾形散熱口,令人感到熟悉向外拱出的前後葉子板,看起來更加霸氣。尾翼的設計則由EVO VI的雙層式迴歸EVO V的單層設計。

Evo Ⅷ:2003年Evo Ⅷ發表亮相。EVOⅧ的外形變得更加兇悍,中網上加入了三角造型成為它最簡單的識別方式。發動機扭矩則達到了390牛·米。在7代車型上首次使用的ACD主動電子中央差速器升級至Super ACD系統,進一步提升了性能,另外,5擋手動變速箱也升級至6擋。

Evolution Ⅸ:2005年3月3號正式開始發售三菱Evolution Ⅸ。Evolution Ⅸ在外觀方面恢復了第七代車型的中網設計,前臉中央的三菱標誌臺座被去掉了,顯得更加氣勢逼人。並在空氣動力學設計方面進一步提升,通過在發動機的進氣口採用連續可變型氣門正時機構(MIVEC),優化了高轉速區域的性能,提高了燃油效率。


Evolution X:第十代Lancer EVO出席了東京車展,在日本這款四驅車將命名為“Lancer Evolution X”,在美國則叫做“Lancer Evolution”。日本版Lancer Evolution X將於2007年底上市。代號4B11T的全新發動機,最大功率280hp/6500rpm,最大扭矩422Nm/3500rp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