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去過法源寺。只知道哪兒淵源已久。

從未去過法源寺。只知道哪兒淵源已久,乞丐眾多。是為佛學院。

知道的源頭乃是李敖小說的《北京法源寺》。

從未去過法源寺。只知道哪兒淵源已久。

李敖一杆筆,寫盡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隱、朝野、家國、君臣、忠奸、夷夏、中外。

從未去過法源寺。只知道哪兒淵源已久。

法源寺山門

各朝代名稱:

法源寺始建唐代,為“憫忠寺”,太宗為哀悼北征遼東的陣亡將士而建;安史之亂:改稱“順天寺”,平亂後恢復;唐末景福年間,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李匡威重加修整,並贈建“憫忠閣”;遼鹹雍六年(1070年)奉詔修復後又改稱“大憫忠寺”;明朝正統二年 (1437年),寺僧相熔法師募資進行了修葺,易名為“崇福寺”; 雍正十二年(1734年),該寺被定為律宗寺廟,傳戒法事,並正式更改為今名“法源寺”。

從未去過法源寺。只知道哪兒淵源已久。

爐中香火正旺。好似地獄煉火。燒盡人間苦厄。

從未去過法源寺。只知道哪兒淵源已久。

幽靜無人,別有洞天。中有蓮,畔有松,在這樣的小院裡實在是舒服。

從未去過法源寺。只知道哪兒淵源已久。

牆磚上的刻花。是為八寶。

花蕊。

從未去過法源寺。只知道哪兒淵源已久。

爬山虎。

從未去過法源寺。只知道哪兒淵源已久。

觀音殿外景。

從未去過法源寺。只知道哪兒淵源已久。

九子之一,螭(鴟)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從未去過法源寺。只知道哪兒淵源已久。

相形廣濟寺,這裡更安靜,有很多居士虔誠唸經,轉殿禮佛。

從未去過法源寺。只知道哪兒淵源已久。

殿門長聯。道盡玄機。

北京法源寺這書還是值得看看,李敖難得正經,筆尖大氣,躍然紙上。法源寺的故事,比這北京城悠久的多,深厚的多,乃是上千年的風塵與信仰的匯合地。法源寺與旁邊的牛街禮拜寺兩種宗教,相隔咫尺,相安無事。無論是佛家的精神,安拉的意願還是耶穌的信仰,原本都是極好的立身之道,但是宗教總是尷尬的與政治相生相伴,立身轉而變成修行的部分,變成信仰的部分。不免有些背道而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