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煙花三月下揚州”“日照香爐生紫煙”……詩仙李白寫下的千古名句,如今已成為名山大川的最佳廣告代言。在李白故里江油,詩仙的出生、成長之地隴西院,少年讀書學藝的大小匡山,如今也成為人們踏古訪幽之地。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近日,記者在江油採訪瞭解到,到2020年,江油不僅要建立國際性的李白學術研究中心,創作一批李白文藝精品力作,還將打造李白文化主題旅遊線路,形成獨具特色的李白紀念體系與產業發展體系。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江油處處留下李白身影

李白在江油生活了24年,25歲辭親遠遊,仗劍出蜀。24年中,李白留給江油太多的印跡。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江油青蓮古鎮,位於天寶山東麓的隴西院是李白故居所在地。這是一處清代重建、後歷經修葺的院落。上世紀60年代,已成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李白祖籍在隴西成紀,他一直自稱“隴西布衣”。“5·12”汶川特大地震後修復的院落,喚起了人們的懷古之意。記者順著工作人員的指引,發現隴西院附近不遠處還有李白胞妹李月圓墓。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李白,少年時便開始寒窗苦讀,以報效國家。位於江油市城區以西約10公里的小匡山,相傳是李白的讀書處,當地人稱“小讀書檯”。小匡山山勢秀美,宛若一支毛筆指向蒼天。山上蒼松翠柏,風景獨好。山頂的廟宇所在處,便是李白昔日“讀書檯”。廟宇的牆上還能看到繪製的李白傳奇故事,大門對聯尚存“詞客有君應識我,高堂今日讀何書”的字樣。五代時,前蜀詩人杜光庭專程遊覽讀書檯憑弔太白遺蹟,在此寫下了“山中猶有讀書檯,風掃睛嵐畫障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來”的詩句。同樣,距江油市區不遠的大匡山,是李白辭別小匡山後的深造之地。他在這裡師從縱橫術大師研習《長短經》,被稱為“大讀書檯”。這裡曾有一通宋碑,記載“玄宗朝翰林學士李白,字太白,少為當縣小吏,後於此山讀書,於喬松滴翠之坪,有十載……”如今,這通宋碑已保存在江油李白紀念館。而大小匡山,則成為當地百姓登高望遠的佳所。尤其每年農曆三月,上讀書檯憑弔李白的遊人絡繹不絕。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李白故里”成文化名片

在江油,和李白有關的文化遺存遠不止於此。在青蓮鎮,有祭祀李白的太白祠,有李白胞妹李月圓住所粉竹樓,有兩人少年時讀書的洗墨池,甚至青蓮老街上還有清代為紀念李白修建的鄉賢祠(後更名為名賢祠)。為紀念李白,江油在1962年就開始籌建李白紀念館,該館20年後正式開館,收藏了歷代李白詩集版本及歷代名家書畫碑刻等文物資料4000多件。在李白紀念館,不僅可以感受仿唐建築的宏偉,還能欣賞到仇英、祝枝山、楊慎、石濤、張大千、傅抱石、吳冠中、潘天壽等名家的作品。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對於李白文化的傳承,在近年得到更快發展。2000年,江油在天寶山隴西院一帶開建太白碑林。這處以李白文化為主題的詩歌園林,如今鐫刻了歷代書畫名家書寫的李白詩歌,天寶山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詩山”。這些詩歌,以牆碑、柱碑、地碑等形式精彩呈現。尤其毛澤東主席曾經手書的《蜀道難》被刻於一面山岩之上,詩的意境與書法的氣勢磅礴相得益彰,極為震撼。2003年,江油又在天寶山之巔修建了仿唐建築群“太白樓”,與碑林有機融為一體。這處高達33.3米的建築,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李白的那句“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沿著太白樓逐級而下,是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雕像。如今,太白碑林已成江油頗有吸引力的一處景點。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為擴大李白故里的影響力,江油近年舉行了大量李白文化交流的學術、詩歌活動。2015年,中央電視臺也將目光對準江油。當年央視中秋晚會,便在江油青蓮詩歌小鎮進行了全球直播。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據介紹,青蓮鎮已成為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李白入選四川首批歷史名人。值此契機,江油實施李白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決心在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更大發展。因此,將繼續對李白故里景區進行提升,並在高鐵站附近建設李白文化產業園。此外,規劃中的多條李白文化主題旅遊線路,則讓大家在珍貴的歷史遺存中更深入地走進李白的世界。

「文化」走進江油,追尋詩仙蹤跡,解密李白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