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李白紀念館偶感

遊李白紀念館偶感

遊李白紀念館偶感

盤桓廣元旬餘,欲歸成都,順道江油,此李白出生地也,當沐拜謁其故居。李白紀念館長永諒先生乃吾故交,五世其芳,耕讀傳家,頗具名士之風。觀當今能詩文者頗多,然五世文淵者鮮。諒兄古文功力深厚,所撰詩文甚多,著作雖未及等身,但對李白研究成果之碩,業內影響斐然;國家社科課題“李白詩歌解讀”中,多處採其精要,直讓人景仰不已。

入得園來,為一聯所吸,細審之:“長嘆行路難,仍筆捲風雲,詩懸日月;高歌大鵬賦,亦情傷折柳,腸斷啼鵑”,此聯對仗工整,平仄整飭,內容皆取之李白的詩題及詩意,永諒兄淡然道:“此吾拙作”。聞言大驚,見落款處永諒撰,想兄家學淵厚,功力豈是吾儕所及,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館中皆為仿唐建築,氣勢恢宏。隴西院亭臺古雅,月圓墓風景清幽,太白祠香楠金桂,邀月臺臨風沐光。園中樹繁花茂,香雲襲人,漫步其中,頓覺神遊物外,逸興遄飛,儘可發古之幽情。想李白青壯年際,於此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揮日月長明巨筆,寫雷霆不朽詩文;雄視詩壇,獨步千載,超越時空,聲顯寰宇。然一生漂零,自遣悲涼入醉鄉。徒照一世清狂。終化鶴西去,騎鯨它鄉,痛哉。

遊李白紀念館偶感

故宅祠墓,勝蹟千秋;吊謫仙遺蹤,謁仙人舊館,仰太白高風,發思古幽情。亦此生幸事也。

謁謫仙,自是高山仰止。長歌欽百代,光焰信無窮,想吾幼時便誦其短句,及長,唐三百中李詩亦熟背於胸,然終覺高深,不是吾輩所能習摹,吾愚純,雖盡全力尤不及萬一。歷覽各代詩賢,最喜不過唐杜牧,宋柳永,此二人者最為景仰,其身世,境遇,才情仰或詩詞,都頗為欣賞,常習作一二以自娛,於李白,只能如眾儒之拜仲尼耳。

臨別,諒兄贈我其大作幾本,歸後定當認真拜讀。

遊李白紀念館偶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