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哥的奔馳夢

臥槽107期

臥槽|舒服哥的奔馳夢

舒服哥的吉利奔馳

時間永遠是公平的,他帶來你的各種知識財富榮譽和鮮花掌聲,同時也會把這一切帶走得一乾二淨。在時間的座標上,一切都是公平的,因為每個人能擁有的時間都一樣,但是隻要你有夢想,再加上執著,時間一定會給你帶來成真的那一天。

春節剛過,又爆出一個爆炸新聞,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又變成了真的存在,那就是吉利汽車創始人李書福花了90億美元購得了戴姆勒公司9.69%股份,成為戴姆勒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而且戴姆勒公司官方已經證實了此事。

事情轉回三個月前。在去年底11月份,李書福說要戴姆勒公司增發5%股份給吉利來入股,當時戴姆勒公司是滿臉的嫌棄並一口拒絕,別說是你有錢,我根本就看不上。但是同時又表示不拒絕吉利在二級市場收購戴姆勒公司的股票。

去年底這個新聞剛一出來,所有人都當成是段子在聽,因為吉利從一出來就是各種段子不斷,而李書福這個人就是不斷的吹牛皮,然後把吹過的牛皮變成了現實的一個人。

從當時中國汽車市場桑坦納還是十幾萬的時候李書福說要造老百姓買得起的汽車,結果第一臺吉利汽車就只賣五萬塊;李書福說要造最便宜的跑車,結果美人豹橫空出世,而且售價只要七八萬塊錢,李書福每天自己開著上下班;李書福說要收購沃爾沃的時候沒人能相信,覺得此人也是一副江湖術士套路,不過是吆喝蹭熱點的主,結果在八年前用18億美元愣是把瑞典的豪車變成了中資吉利的子品牌,讓所有的人對沃爾沃一臉的嫌棄;從去年底說要收購戴姆勒的時候吃瓜群眾一片歡樂,各種段子橫飛,結果三個月之後他真的成了戴姆勒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看樣子地球已經沒有李書福搞不定的事情了,只能去火星去宇宙了,接下來估計也得搞火箭發射太空旅行,弄一隻火箭把吉利第一臺車也發到太空讓外星人邂逅一下。

吉利對戴姆勒的情結應該是從一開始誕生就存在的。李書福最開始造車的時候是真正的三無,無人無錢無技術,但是一貫好鑽研的他就買了奔馳寶馬豐田大眾各種車回來拆,看看人家的車怎麼弄的。但是在所有的車裡面他還是最愛奔馳,而且他最初的想法是要做出中國的奔馳。

在1994年開始拆第一輛奔馳,拆完奔馳拆紅旗,然後把自己收集的汽車各個零部件都拆了個夠,潛心研究了半年,終於得出了他對汽車的定義:汽車不過就是四個輪子兩個沙發加一個發動機。

於是,大幹快上,加上自己的鈑金手藝好,敲敲打打,用了半年的時間造出了第一臺汽車,取名叫做吉利一號。那汽車你第一眼一看就是一輛奔馳,但是用的是紅旗的底盤。

造出第一臺樣車之後,李書福是非常高興的,給自己的吉利一號是披紅掛綵,把車開到台州市裡面轉了一圈,而且聲勢浩大的搞了一個吉利一號試製成功座談會,還在當時的《台州日報》上刊登了廣告,而且還真有人來詢價。只是,此時的吉利一號從三無變成了四無,不但無人無錢無技術,還沒有生產許可證。

其實那時候的李書福和許多農民造汽車造飛機一樣,都能轟動一時,還有比他們更轟動的是把水變成油的技術都已經研製出來的,完全已經是趕英超美了。但是,所有的人都變成了一個新聞而已,只有他把新聞變成了接下來人生的事業。

但是他後來發現從一開始就造中國奔馳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那就造最便宜的吧。在當年桑塔納十八萬奧拓都要十萬的時候,他把目標定在7萬元以下,於是他的主要拆解模仿對象就變成了夏利。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李書福兜裡揣著一個億,但是逢人便說是五個億,但是就算誇大五倍,在汽車行業也是遠遠不夠的。當時的上海大眾一條生產線就得15億,可見此時的李書福除了兜裡的一個億就只剩他的中國奔馳夢想了。

經過了各種不信任和嘲諷以及冷漠,在1998年,他還是成功的量產了第一臺兩廂轎車,叫做吉利豪情,雖然是經濟車型,但是前臉還是像奔馳。下線慶功會的請柬發出去整整七百張,但是沒有一個人敢來參加,原因當然還是政策的限制甚至可能違法。

就這樣,第一批車下線兩千多臺,而且還是借用吉利摩托車的經銷系統開始銷售。和夏利的價格戰一發不可收拾,幾個來回吉利汽車已經把汽車價格拉到了全球最低——2.99萬,真的就是不過是兩個沙發的價格了,但是,就是這樣開啟了吉利汽車的一路嘲諷一路瘋狂的輝煌之路。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偉大的起點。

終於在2001年拿到了國家汽車生產許可,吉利從一個黑戶變成了正規軍。吉利也從兩廂車衍生到了三廂車,而且還推出了中國第一輛跑車——美人豹,據說還是意大利公司操刀設計的,不過怎麼看都不覺得很炫酷,不知道是這個意大利公司的審美不好呢還是因為吉利在當時就是廉價的代名詞。那麼高大上的跑車是吉利牌,那可能在心理上就已經暗示了難看不夠檔次或者很差,所以你怎麼看那輛美人豹都覺得怪怪的,就像你看到第一輛像奔馳的吉利汽車。

北京奧運會臨近,吉利汽車的發展也進入到新時期,造出了國內第一臺CVVT發動機,而且是當時國內最高水平,同時入股了英國錳銅公司,生產倫敦街頭標誌性出租車TX4,在國內外都獲得了非常好的發展。

此時的吉利繼續在狂奔,而且以吉利為原型的電視劇《歲月風雲》也在央視播出。奧運來了,全球金融危機也來了,但是吉利並沒有選擇留錢過冬,而是大肆擴張。09年收購了全球第二大的澳大利亞DSI自動變速器公司,讓中國汽車有了更大的競爭力。

從現在開始李書福可能是嚐到了買買買的甜頭,收購了兩家外國公司提升了技術實力,也提升了吉利汽車的質量和口碑,於是乎,一下就控制不住了。

在金融危機肆虐下,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奄奄一息,底特律汽車城都變成了鬼城,福特汽車煩惱不斷,來自英國的路虎捷豹要打包出售,來自瑞典的沃爾沃也在尋找買家。當時福特希望的價格是63億美元,也就是自己當初接盤的價格,但是當時的吉利是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的,但是這不影響李書福去拜訪福特公司。

在傳言四起的時候,福特也好吉利也好都說沒有這回事,留言傳言謠言加上闢謠,時間來到了2010年那個夏天,吉利最終以18億美元的價格把沃爾沃收入囊中。

但是當時並不被業界看好。前有上汽入股韓國雙龍汽車最後因為與工會的問題鎩羽而歸;更有中國國際化標杆聯想收購THINK PAD,雖然成功實現了蛇吞象的收購,但是面臨消化不良;再加上吉利也是蛇吞象收購了沃爾沃,各種擔心和祝福都在腦海裡迴盪。在瓜群看來一個窮小子娶了公主,那以後買豪車就不會考慮買沃爾沃了,因為買沃爾沃就是買吉利汽車。

在一片擔心和唏噓之中,收購完成後,李書福只說了一句話,那就是放虎歸山: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

八年的時間,不管是吉利還是沃爾沃,都實現了高速的增長,尤其是吉利汽車,在2017年實現了120萬的銷售量。

在去年,吉利還是買買買,控股了馬來西亞的寶騰汽車,收購了英國路特斯蓮花跑車,真正圓了世界頂級豪華跑車的夢。從美人豹到路特斯,從最低端到世界頂級,李書福用了十年的時間。

但是李書福的中國奔馳夢依然是痴心不改,只不過這次不是自己造當年吉利一號那樣的奔馳,而是直接入股奔馳或者不久的將來直接收購奔馳。

當時的吉利汽車,車頭像奔馳,車標第一款就是模仿豐田的牛頭標,豐田還為此和吉利打官司,雖然最後沒有贏,但是吉利還是改標了,又開始模仿寶馬的藍色標,而且還立在吉利車頭。當年可是隻有奔馳等高檔車才有立標,其餘的車就是鑲嵌在中網上,吉利也算是膽大的,膽大的都不顧審美了。

折騰了十年時間,李書福的審美應該還是在提升,也想吉利還是要轉型升級,先從logo開始吧,於是在08年搞了一個全球徵集吉利汽車logo活動。聲勢浩大搞了半年,一下選擇了三個logo,同時用新三樣汽車弄出了三個子品牌,也是延伸了之前的多生孩子好打假的策略。之前是吉利和華普兩個品牌運作,這下搞了全球鷹、帝豪和英倫,試運行了兩三年最後還是迴歸了一個品牌logo,帝豪得以保存,其餘兩個就壽終正寢了。

李書福內心深處的情結還是孜孜以求的,帝豪的logo也從紅色改成了藍色,和沃爾沃一樣,當然不是寶馬的藍。這下總算統一了。

吉利新成立的品牌凌克那是實打實的模仿保時捷的外形,可見李書福從做中國奔馳到做中國世界豪車的理念在升級。

吉利汽車一路發展走來,李書福就是一個億起的家,不斷的通過老闆計劃在發展壯大,從早期的各種分廠配套承包給各個大小資方,到形成吉利汽車的初步規模。

接下來就是要走出寧波。在十年前,吉利就開始了全國佈局,南到湖南湘潭,西到蘭州,東到濟南上海,分別被招商引資到當地投資建設整車生產基地。這是李書福的升級版的老闆計劃,只不過這裡的老闆升級成為了地方政府。

接下來的老闆計劃繼續升級,或者叫故技重施。為了收購沃爾沃,李書福承諾在東北的大慶、河北的張家口、四川的成都以及上海建立沃爾沃工廠和總部,四個地方政府為李書福的收購沃爾沃提供了十億左右的資金,再加上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李書福成功的實行了一次世界頂級的蛇吞象收購案,其實根本還是他的老闆計劃的轉型升級。

朋友圈裡這幾天都在發一張奔馳車的照片,配的文字是“今年努力一年,終於可以買一輛吉利車了”,口氣中充滿了幸福但又充滿了失落。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魯迅

愚捷,2018/2/25於香山薈瀏陽河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