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國際郵輪碼頭明年再添兩個泊位,年吞吐能力達75萬人次

南沙国际邮轮码头明年再添两个泊位,年吞吐能力达75万人次

南沙国际邮轮码头明年再添两个泊位,年吞吐能力达75万人次

7月8日,“新時代 新作為”羊城學堂系列講座第九講在廣州圖書館舉行。廣州港務局局長陳洪先以“從‘千年古港’到‘國際航運中心’”為主題進行講座。

在講座中,陳洪先表示,

按照計劃,南沙國際郵輪碼頭

新建兩個泊位的項目

將於明年四季度建成。

今年貨物吞吐量力爭6.1億噸

陳洪先介紹,2017年,廣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9億噸,位居中國沿海港口第三位、全球港口第五位;集裝箱吞吐量首次跨越2000萬標箱大關,達到2037萬標箱,位居中國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港口第七位。

在平行進口汽車方面,2017年突破萬輛,達到1.4萬輛,南沙成為全國平行進口汽車第二大口岸,僅次於天津。

2018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力爭達到6.1億噸,到2020年力爭達到6.5億噸。按照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力爭達到2150萬標箱,到2020年,力爭達到2500萬標箱,排名躋身全球前五位。

南沙国际邮轮码头明年再添两个泊位,年吞吐能力达75万人次

陳洪先表示,目前正努力推動集裝箱碼頭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4個10萬噸級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正在積極推進建設,計劃2018年下半年開工,爭取2020年建成投產。

南沙港區四期工程自動化碼頭的水平運輸設備採用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將突破前四代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中AGV水平運輸對港區佈置的桎梏。

他說,力爭經過三年努力,到2020年廣州港的綜合實力、現代化建設水平走在全國港口前列,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再上新臺階。

南沙国际邮轮码头明年再添两个泊位,年吞吐能力达75万人次

2017年南沙國際郵輪保持快速發展,開航122艘次,旅客吞吐量達到40.36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7%、24%,保持全國第三。

據瞭解,當前廣州市正在加快推進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建設,該工程位於虎門大橋下游西側,計劃新建1個10萬總噸級和1個22.5萬總噸級的郵輪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75萬人次。

陳洪先透露,這兩個項目計劃明年四季度建成。至2020年,廣州港郵輪旅客吞吐量將完成75萬人次,力爭達到100萬人次。

大力推廣新能源珠江遊船

如今,“珠江遊”已成為廣州旅遊名片,

2017年,遊客人數達330萬人次。

陳洪先說,對標國際先進城市,廣州珠江遊遊客至少還有300萬人次的增長空間。未來,廣州將珠江遊作為“休閒體驗+視覺體驗+文化體驗”的旅遊產品,深挖文化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水上觀光特色旅遊品牌。

同時,將大力推廣新能源、清潔能源在珠江遊船的使用,如電動船,混合動力船等,保護珠江,打造綠色低碳珠江遊。

溫馨提示:相關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們,我們將支付稿酬或者刪除。

南沙国际邮轮码头明年再添两个泊位,年吞吐能力达75万人次

來源丨信息時報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