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家长群变“马屁群”,家长在微信群里有必要那么“有礼貌”吗

这个问题终于被拿出来公开讨论了,长久以来一直觉得如鲠在喉,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家长群自诞生不久很快就演变为"马屁群"的这种现象,相信有很多家长内心也是抵触的。但是每当看到别的家长争先恐后纷纷拍马的时候,或者又会立刻动摇,生怕自己拍的晚了,孩子在学校受到不公对待。有时候老师在群里随便说一句话,比如补充一项作业内容,家长们也非得排着队一个一个地回复“收到”。我一直在想,这收到两个字到底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没有回复的家长就代表没收到通知?如果基于这种逻辑,老师又要不要去统计哪些家长回复了,哪些家长没回复呢?

微信家长群变“马屁群”,家长在微信群里有必要那么“有礼貌”吗

实际上老师一天工作也挺忙碌,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关心你回复的那两个字呢。除非有特别重要的事项,比如老师为了免责起见可能会要求看到通知的家长进行回复。这时家长的回复可以视作看到这个通知内容的凭证,可能老师还会截屏留存。这种情况下自然另论,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好了。千万不要为了刷存在感别出心裁去回复一个新花样。比如,老师要求收到的家长回个“1”,你非要回一个“知道了,老师您辛苦了”,那其实只会让别人觉得你特别另类,觉得你特别不守规矩。

我这个人平时做什么事都特别专注,特别不希望被家长群里这些没完没了、毫无意义的“拍马”回复或是“收到”回复打扰。无奈你又不能设置“免打扰”模式,万一什么时候老师发个紧急通知呢。不关消息通知,又让自己烦到不行。今天可以在这里诉诉苦,真的不错。

记得有一次,儿子正好在我身边,看到我手机上家长群里一个个跳出来的“收到”字样,不解地问我:“爸爸,你怎么不回复收到呢?”我说:“爸爸不想回,爸爸觉得这样的回复好无聊,没有任何意义”。儿子却一脸紧张地问:“那老师要是批评我怎么办?”我当时有一点点吃惊,明明这就是一种不正之风,可是在这歪风的潜移默化之下,连一个四年级的孩子都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了。

我有点儿忍无可忍,正视着儿子说“爸爸觉得做人要有气节,这样的回复对很多家长而言,明明是违背内心意愿的,却为了迎合这种主流意识硬去回复。这么做是不是在一件小小的事上就失了骨气呢? 另外,如果老师真的因为这个批评你,那也不是我们的错,是老师被大家这些不好的习惯误导了,男子汉要勇于面对困难,不要做一个轻易就折腰的人。”所幸儿子像是听懂了,居然重重地点了点头。

其实,对于微信群里的社交礼仪,有很多人都不当一回事,并且在理解上也有偏差,就比如在别人的群里肆意转发鸡汤、广告,在家长群里媚态百出、拍马溜须。如果大家能够统一认识、端正思想,知道什么行为是对别人真正的尊重,该私聊的时候私聊,该沉默的时候沉默,那么今后那些有违微信群社交礼仪标准的行为一定会自惭形秽的。感谢这个问题的提出者,给了大家一个发表意见、讨论微信群社交礼仪标准的机会。希望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早日把这个标准明确、树立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