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涉校園貸無人應訴」背後:涉事校園貸被叫停

“大學生涉校園貸無人應訴”背後:涉事校園貸被叫停

“大學生涉校園貸無人應訴”背後:涉事校園貸被叫停

近日,一則“400餘名大學生因涉校園貸遭起訴卻無人應訴”的消息在網絡流傳,備受關注。

受理該系列校園貸案件的南寧市西鄉塘區法院曾公開表示,民事訴訟被告一方拒收應訴材料且拒絕應訴的,法院將依法缺席判決;不及時履行生效判決義務的被告,將會被列入失信人員名單,且列入失信人員名單後縱使履行相關義務,也會在個人徵信紀錄中留下汙點。

西鄉塘法院呼籲,身涉“校園貸”糾紛的在校學生應當積極應訴,到庭主張權利,通過協商、溝通處理問題才是維護自身權益的正確途徑。

澎湃新聞發現,身涉上述“校園貸”糾紛的高校學生(包括已畢業的學生)已成立QQ群。在200餘人的QQ群裡,眾多學生稱,他們是被“704校花”騙了,並非故意不還款,網絡上對他們的指責有失偏頗。

公開信息顯示,“704校花”是廣西柒零肆金融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704公司”)推出的一款“兼職換購”產品。據媒體報道,目前,“704校花”業務已經被國家叫停,704公司處於追債階段。7月6日,柳州銀行客服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該銀行此前已暫停和704公司的“704校花”貸款業務。

“大學生涉校園貸無人應訴”背後:涉事校園貸被叫停

400餘名大學生因涉校園貸遭起訴,無人應訴

對於上述系列校園貸案件,西鄉塘區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西鄉塘法院”曾於今年4月27日、6月23日發佈文章,披露了相關案情。

文章顯示,今年1月下旬開始,西鄉塘區法院高新法庭陸續受理廣西某金融投資公司訴高校學生借款合同糾紛的案件,至6月初該系列案件已超120件,尚有200餘件在辦理立案。?

從受理情況看,系列案被告多為江西、貴州、廣西在校大學生,因通過原告的“704”校花業務貸款購買高檔手機後未償還借款,後被訴至法院。案件陸續進入開庭審理階段後,無一學生到高新法庭應訴,法庭依照相關姓名地址郵寄的法律文書也多遭到拒收。

文章表示,大學生消極應訴的現象讓法官擔憂,高新法庭法官於6月初赴往貴陽瞭解情況,聽取和收集學生的訴求,並積極與相關高校、教育主管部門、司法行政部門溝通聯繫,共同幫助被告學生應對法律和信用風險。

成行前,系列案原告向高新法庭法官出具了調解方案:“如被告一次性付清本金和訴訟費用,原告放棄利息、手續費、違約金(在合同中有約定)等訴訟請求,並同意結案。”故如有調解條件,法官們將在充分保障在校學生合法權益的前提下爭取促成現場調解以化解糾紛。在貴陽某高校內,經過法院、校方的共同努力,最終該校3名學生與原告方達成了調解協議。法官返回南寧後的一週時間內,再無一名學生主動聯繫法官。

7月6日,澎湃新聞致電西鄉塘區法院,法院信息組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他們聯繫不上當事法官,暫時沒法協調採訪。

據《南國早報》7月3日報道,主辦該案的法官黃支革介紹說,受理的這批“校園貸”糾紛,每個案件借款金額均在7000元左右。從雙方的借款合同看,大學生通過“704校花”業務借貸,大都拿來購買高檔手機。手機到手後,這些大學生因種種原因未能還錢,從而成為被告。借貸的大學生涵蓋廣西、江西、貴州、湖南、湖北等各地高校。

上述報道稱,因為被告大學生均不在南寧,該系列案立案後,法院均通過雙方合同上大學生所留地址快遞寄送應訴材料,不少應訴材料遭到拒收。最早立案的3名被告是江西3所高校的大學生,法院也向這3名大學生所在高校發函,希望校方能督促被告應訴。但開庭時,3名大學生並未應訴。而該系列案,目前尚未有一名大學生應訴。

借貸大學生稱並非故意不還錢,是被騙了

在一個200餘人的QQ群裡,多數是從“704校花”借貸過的高校學生(包括已畢業的)。群聊記錄顯示,不少學生稱,他們沒有收到法院傳票,看到新聞後才得知自己可能被起訴,並有人建議都去法院、銀行查詢,看自己是否被起訴,個人徵信系統是否有不良記錄。

公開信息顯示,“704校花”是704公司推出的一款“兼職換購”產品,為在校大學生提供貸款及商品分期換購,大學生通過兼職或現金還款等方式還貸。

一位學生向澎湃新聞提供的借貸合同顯示,他向704公司換購商品總額為5520元,通過兼職方式還款,期限為一年,每月17日前做夠兼職40小時,且兼職由704公司提供;若選擇現金還款,每小時兼職需按13元償還。

合同還約定,借貸學生若逾期,每天需向704公司支付借款本金的千分之五;借貸學生若違約,704公司所支出的訴訟費、保全費、律師費、評估費等相關費用將由借貸學生承擔。

多位身涉“校園貸”糾紛的學生告訴澎湃新聞,簽訂合同後,兼職很少,很難搶到,這導致很多學生只得現金還款;之後,704公司推出一款APP,要求通過APP還款,但該APP存在一系列技術問題,如還款了仍顯示逾期、無法充值還款等。

一位在南寧讀大學的借貸學生表示,兩年前,他讀大二,704公司來學校做推廣活動,他和704公司籤借貸合同,由於沒有他想要的商品,他選擇直接借2000元現金,期限為一年,每月做兼職17小時抵還款。

該借貸學生說,704公司推出APP後,他們發現APP存在問題,連自己是否還完都不清楚,704公司的相關電話也打不通。

該借貸學生認為,不少學生的逾期並非故意不還款,和704公司自己管理不當有關,而且若逾期不還,每天需償還借貸本金(注:非未還款的部分)的千分之五,這樣的計算方式不合理。

接受媒體採訪時,一位借貸學生稱,他於2016年下半年從“704校花”借貸2000多元,沒有兼職做便用現金償還,後面APP無法充值還款,他便沒有再還款。之後,才有人聯繫他知道,其逾期費已達幾千元。

澎湃新聞檢索發現,在貼吧、知乎等平臺,不少網友發帖稱,自己被704校花騙了。在200餘人的QQ群裡,不少人也持同樣觀點,704校花騙了他們,他們不會繼續還款,要還也是還給銀行。

據《長沙晚報》2016年11月25日報道,一名學生因350元未償還,半年後發現需償還4000元。該學生事後認為,“這自始至終就像個圈套”。

“704校花”已被叫停,涉事銀行已暫停合作

根據天眼查查詢結果,“704校花”是廣西柒零肆金融投資有限公司(簡稱“704公司”)旗下產品,該公司註冊時間為2015年7月13日,法定代表人是潘建鵬。

704公司在相關招聘廣告中稱,該公司旗下包括廣西柒柳貿易有限公司、廣西聚力共贏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柳州市柒零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南寧吉膳餐飲投資有限公司等,總部位於廣西南寧市濱河路28號廣告產業園。

據704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2016年6月21日發佈的宣傳文章,2013年11月,“柳州704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有“704”的俗稱。2015年,公司正式推出“兼職換購”的模式,當年8月增開成都、武漢、長沙、鄭州、南京5個城市分點。2015年10月13日,該公司與柳州銀行簽訂了深度戰略合作協議。2016年3月,足跡踏遍了北京、南京、蘇州、杭州、南寧、桂林、柳州、廣州、長沙、武漢、鄭州、南昌、成都、重慶、貴陽十五個城市。

上述宣傳文章稱,“704校花”成立一年,創造了1億1千萬的交易額,有5萬學生用戶,20萬服務人次,700萬學生覆蓋,9萬個兼職崗位,以及各移動平臺“704校花”APP上線。

澎湃新聞發現,目前,704公司的官網已禁止訪問,其APP亦無法註冊成功,其官方微信公眾號最新更新時間為2017年2月22日。

根據查詢到的相關電話,澎湃新聞致電704公司,發現電話要麼無人接聽,要麼空號,要麼已換機主。澎湃新聞暫未能聯繫上704公司並求證相關說法。

據北京時間7月5日報道,前述法官黃支革接受採訪時稱,目前,“704校花”業務已經被國家叫停,704公司處於追債階段。

公開報道顯示,704公司曾和柳州銀行合作相關貸款業務。柳州銀行客服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該銀行此前已暫停和704公司的“704校花”貸款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