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聯合約談電動車經銷商,即日起全面禁售違規電動車!

經常有外地朋友第一次來到菏澤

都會訝異於菏澤街頭電轎的數量之多

據保守統計,目前菏澤城區

老年代步車、觀光車的保有量約8萬輛

並且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四部門聯合約談電動車經銷商,即日起全面禁售違規電動車!

由於駕駛電轎並不需要考取專業資格證

再加上部分車主交通安全意識缺乏

導致數量如此龐大的電轎行駛在菏澤街頭

給正常的通行秩序和交通安全帶來了隱患

我們也對這種交通亂象進行過深入報道

@菏澤電轎車主,你在電轎裡面開飛機,我在路邊呆若木雞…

四部門聯合約談電動車經銷商,即日起全面禁售違規電動車!

5月29日下午,市政府召開

《2018年菏澤市電動車專項治理工作方案》

聽證會

通過組織人員到外地市考察

擬對超標電動車制定退出市場機制

其中也提出了幾點建議:

1、劃定整治區域,區域內超標電車銷售網點全部清除;2、規定過渡期,過渡期滿以後禁止上路行駛;3、劃定限行區域,規定時段內禁止電動車行駛;4、置頂置換或報廢補償制度,限期內車主自願上繳超標電動車的,予以適當的資金補償。

剛開完會!菏澤擬製定超標電動車退出機制,附達標電動車目錄!

其中就有多位網友提出建議

要從源頭對不達標電動車進行治理

而就在前幾日

央視焦點訪談播出了

《低速電動車:四不像、三不管》專題節目

圍繞“低速電動車”這一社會熱議話題

展開了深度調查和報道

具體視頻內容如下

視頻文字實錄

現在,您在大街上可能會經常能看到這樣的車,說它是汽車,可是仔細看看,它沒有上車牌;說它不是汽車,可是長得又跟汽車很像,而且還經常跑到機動車道上去。這種車,一般叫做低速四輪電動車,不少老年人用它代步,年輕人開它也很多。當然,這個“低速”您得打個引號,因為它經常開得還挺快。而且,伴隨著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街道上,如何監管就一直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因為這種車,已經成為馬路殺手。

據公安交管部門統計數據,近5年,全國發生低速電動車交通事故83萬起,造成1.8萬人死亡、18.6萬人受傷,引發的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逐年增長,年均分別增長23.3%和30.9%。

據記者瞭解,對於低速電動車的速度標準,國家並沒有明確規定,甚至連什麼樣的車屬於低速電動車也並沒有說明。那麼,這種車是怎麼來的呢?原來,這種低速電動車的前身是老年代步車,對於老年代步車,國家也沒有明確的標準,各式各樣的車型、各種大小的車輛都有,再向前追溯,老年代步車是由殘疾人使用的機動輪椅車演變而來,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有著非常細緻的標準,屬於非機動車,按照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八條: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近幾年,為了迎合市場,一些企業不斷對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進行改裝,使得車輛體積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而且功能也越來越多,已經大大超過了非機動車的限速、質量和外形尺寸,從這個角度來說,現在這種低速電動汽車已經從最初的非機動車進入到了機動車的範疇。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機動車輛安全研究室主任周文輝表示,嚴格來說,這種車應該屬於汽車,但它是一種製造水平比較差的、達不到標準的汽車。

2016年底,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市場上以普通消費者名義購買了三輛不同品牌的低速電動車,委託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安全性碰撞試驗,結果觸目驚心。

儘管測試速度只有32公里每小時,由於沒有牢靠的安全保護措施,三輛低速電動車的駕駛員和乘客全部有骨折的危險,並且車輛碎片還會導致相關人員大量出血。

一段網友拍攝的低速電動車起火的視頻顯示,一輛車在充電時突然起火,幸好發現及時,周圍居民沒有遇險,但是低速電動車已經被燒得面目全非。實際上,由於很多低速電動車的電路、電壓、故障防護等性能不達標,像這樣自燃或者充電時起火的低速電動車也並不少見。

就是這樣存在隱患的車,一些銷售人員表示,它們都有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證。然而,

專家卻說,這類車不可能具有合格證。

周文輝主任表示,一輛車要出來的話首先要經過投資准入,然後它的工廠達到一定條件獲得許可,這個車型也要經過國家多項國家安全標準檢驗,但是目前來講第一步都沒有走,所以它不可能有合格證。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多數低速電動車是生產企業借觀光車、場地車等名義生產的,實際是不合規的道路機動車產品,很多生產企業也沒有辦理合法的車輛生產手續。按照國家規定,擅自生產、銷售未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許可生產的機動車型的,沒收非法生產、銷售的機動車成品及配件,罰款;有營業執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沒有營業執照的,予以查封。但是為何這些低速電動車卻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監管呢?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餘凌雲說:“主要原因是在源頭和銷售兩個環節沒有把握好,一個可能本身市場發展有這個需求,對於這樣的產業發展,有的地方政府採取一個支持的態度,允許它生產。”

周文輝說:“在發展初期相關部門沒有及時跟進,導致這個事情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再去管理很難很難,錯失一個很好的時機。

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的企業總產能已經超過上百萬輛。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由於這種車銷量較大,缺乏生產上的監管,還形成了一條與之相關的產業鏈。

這些車輛還存在一個更大的隱患,根據國家規定,符合生產標準,被列入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的車,才可以上機動車牌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機動車,低速電動車並沒有被列入這個公告,即使它已經和一般汽車從外形上區別不大,但是它並沒有明確的汽車身份。可這打著擦邊球,卻也成為了商家銷售的噱頭。

由於很多駕駛低速電動車的人都沒有經過駕駛技能培訓及法規的學習,再加上車的質量較差,因此,在路面上造成了不少交通事故。而正是因為沒有牌照,還有不少肇事逃逸的惡性案件。

從生產到銷售,低速電動車就這樣一路綠燈地走上了路,那麼,這麼多的違法行為,也沒有人管嗎?實際上,由於低速電動車的闖紅燈、逆向行駛等違法行為,很多地方交警也進行過專項行動,但是,收效並不明顯,執法上也存在尷尬之處。

低速電動車一方面解決了部分人群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面,生產企業未經許可進行生產,產品普遍安全性能低、質量差,駕駛人及車輛大多無證無照,這種無序發展擾亂了正常交通秩序,影響道路交通安全。

雖然這種車方便了出行,有不小的市場需求,但這並不能掩蓋它存在的諸多問題,沒標準沒規範沒監管,野蠻生長。除了不能保證自身安全外,也嚴重威脅其他車輛和交通參與者的安全;除了違法違規生產銷售,同時也不利於電動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問題很多,原因也分析了,至於怎麼解決,專家也支了招。而能不能解決,如何解決,對於有關部門和地方來說,是個考驗。這種三不管的代步車,確實到了必須管而且要管到底的時候了。

已有城市開始從源頭上

對違規電動車進行治理

↓↓↓

近日

北京啟動違規銷售電動車專項治理行動

四部門聯合約談市大中型電動車經銷商

及部分銷售門店代表

就電動車生產、銷售、行駛、

銷售場所消防安全等方面問題進行指導

要求經營者即日起停止銷售違規電動車

(電動摩托車、電動三輪、四輪車、老年代步車)

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銷售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及配件

自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四部門聯合約談電動車經銷商,即日起全面禁售違規電動車!

北京市工商局表示,從5月中旬開始,市工商局在全市範圍內啟動了違規銷售電動車行為專項治理行動,對本市違規銷售電動車行為進行全面治理。6月底之前,工商部門將對電動車經營商戶全面開展行政指導,逐一入戶進行政策宣講、法規宣傳,要求經營者停止銷售違規電動車(電動摩托車、電動三輪、四輪車、老年代步車)。

從7月份開始,對仍在違規銷售電動車的商戶,工商部門將依法嚴厲查處。

四部門聯合約談電動車經銷商,即日起全面禁售違規電動車!

同時,工商部門要求電動車經銷商積極配合政府部門開展治理工作;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活動。市工商局自5月中旬已啟動專項治理工作,明確只有符合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的車輛可以銷售,其他電動車輛均為違規電動車輛。各經營主體要按照專項治理工作的要求,在6月份規範整改階段,認真開展自查自糾,立即停止銷售違規車輛,主動協調廠家進行退貨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