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到“夜文化”:韩城发展的新动力

“夜经济”到“夜文化”:韩城发展的新动力

韩城传媒网

民生/社会/时讯/热点

“夜经济”到“夜文化”:韩城发展的新动力

省内计划单列试点以来,韩城紧紧抓住这个重大机遇,以创新增活力,以实干创奇迹,实现了城市大变样,经济大繁荣,环境大改善,民生大发展。综合实力由“西部百强”第78名跃居第30名,“陕西十强”排名荣登榜首,昔日煤城如今满目葱郁,创出了一个追赶超越的新奇迹,趟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用老百姓的话说:今日韩城,已是天翻地覆,日新月异。

“夜经济”到“夜文化”:韩城发展的新动力

韩城追赶超越的发展过程中,“夜经济”增添了发展的新动力。从“夜灰暗”“夜经济”到“夜文化”,既是改革开放发展理念的传承和发展,更是一种升华;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自然延续,更是政府引导与顺应民意的“有意为之”。从发展“夜经济”“夜文化”到形成“夜韩城”“夜品牌”,这种经济形态已经成为韩城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夜经济”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站位新时代,引领新征程。在韩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由“夜经济”引发的“夜消费”“夜文化”正在成为现代化城市新的消费热点和生活习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推动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1、“夜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夜经济”的运行离不开吃、喝、游、购、娱等因素和环节,会直接促进餐饮、购物、住宿等方面的收入,从而拉动地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因此,“夜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新动力。同时,在本质上也成为促进城市消费和扩大就业的新的增长点,可以作为提高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据报载:2017年根据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发现, 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销售额的50%。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62%,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收入发生在夜间,广州服务业产值的55%是夜间消费的贡献。2016年游客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过夜游客的消费额是一日游的3倍以上。因此,对一个地域来说,“夜经济”是应该重视并且大有发展前景的“新动力”。

2、“夜经济”顺应了人民生活规律的变化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改变了原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夜晚的休闲活动、文化娱乐、交际应酬、缓解压力成为现代城市人重要的生活选择。可以说,“夜经济”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消费的时空延伸,是伴随现代城市人生活方式转变而产生的一种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因此,“夜经济”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相得益彰、互推互助互促进。

3、“夜经济”是打造城市品牌的新名片

每个城市的不同,不仅仅是地域和环境的不同,有因为历史承载的不同而拥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内涵,更有因为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文化承袭。据报载,伦敦的夜经济提供了130万个工作岗位,年收入达660亿英镑,仅夜间收入就创造了英国全国总税收的6%。还有,光影琉璃的“夜上海”,既古典又时尚,既有文化情怀又有商业气息,同时也饱含有对历史文化特色的传承和对时尚、艺术、文化的接纳、包容和敏感。而“夜成都”则成了吃货们的天下和汇聚地。那么,“夜经济”在韩城的发展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不管是在新城区不断持续壮大的亚洲最具特色的红红火火的“民杨夜市”,还是汇集了本土历史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都市时尚的“情暖古城”的老城区的文化体验,既彰显出了“夜经济”对于本地经济的拉动作用,又顺应了时尚与成长中的韩城人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生活习惯的改变,更吸引了周边4市10县游客的不断体验和感受。“夜经济”在韩城,不仅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更是韩城别样风情的城市名片。

二、韩城打造富有特色的“夜经济”“夜文化”工程

韩城的“夜经济”“夜文化”,紧紧围绕深挖本土文化,使时尚与传统文化和谐并存,凸显鲜明的地域特色,形成时尚与传统交相辉映的新模式,满足“夜文化”求乐与求知相结合的需求。为加快城市的发展,找准城市定位,塑造城市辉煌,韩城打造出了富有自己地域文化特色的“夜经济”“夜文化”工程。

1、“点亮韩城”展现了现代城市新魅力

韩城市委市政府近年来以“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建设“宜居韩城”,大力实施“点亮韩城”工程,对城区主要街道、高速出入口绿化带、建筑物进行个性亮化,这样一来,不管是游客还是市民,都能够享受到城市白天的美丽,又能欣赏到晚上别样的富丽堂皇。城区主要街道、主要街区从韩城特色文化中汲取灵感,嫁接以科技手法和时尚处理,通过灯饰亮化、彩灯作品、3D光影秀、互动娱乐、彩船等形式,让传统和现代碰撞出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彰显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富有自己地域特色的“夜韩城”让人感受不一样的魅力。2015年12月20日起投资7亿元占地700余亩建立了南湖公园,投资15亿元占地3200余亩建立了国家文史公园,白天休闲,晚上用别样的“灯光”、用“喷泉”“水幕”装扮点亮韩城,这些都为韩城“夜经济”“夜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和载体。

2、灯会旅游带动了节会经济新模式

如果说“点亮韩城”是打造“夜经济”的基础,那么灯会旅游则应该是起着促进作用的“酵母”。灯光艺术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特别是“2016首届韩·韩国际灯会”,实现了用灯光展示城市新貌、演绎城市文化、讲述城市故事、创造城市价值,确立了“国际韩城”的新模式,引爆春节期间的韩城旅游市场,吸引了省内西安、渭南、延安周边及山西、河南等省市的大量游客驱车赏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市区每日流动车辆在5万辆左右,每日游客人数突破10万人以上,刷新韩城历次假日游客流量的新纪录,在年味十足的节日气氛里增添“夜文化”的元素。灯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把韩城特有的文化传播出去,让市民和游客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思想启迪,更让韩城找到了“夜文化”转型发展的新抓手,成为促进韩城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力。

3、大型“夜文化”活动丰富了文化产业新业态

与韩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定期不定期的自编自导各种文化剧目,以“夜文化”促进“夜经济”发展。比如,公演《韩城故事之芮姜传奇》,既烘托了节假日气氛,又宣传了古芮国历史文化,满足了不同人群求知和求乐的需求。大型实景水秀《大河之魂》,用高科技的裸眼投影、激光、声电灯全新特效,结合喷泉水景,穿越时空,以韩城生动的古代神话、历史人物事迹为素材,营造出令人惊叹的演艺效果。这样的做法旨在打造全国文化内涵最深、综合科技表演元素最多的音乐灯光水秀,同时也打造出富有韩城地域的“夜经济”“夜文化”品牌和特色。

4、“文化暖古城”活动增添了文明生活新风尚

在全市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我爱韩城 情暖古城”系列文化活动,分为“万众游古城、活动暖古城、文化暖古城”等项目。在各类活动中有音乐竞演、广场舞大赛、才艺展、民俗展等活动,打造了韩城文化旅游服务的核心区、展示区和提升区。坚持每晚在古城城隍庙、隍庙古街和北营庙舞台等主要街口,表演戏曲、现代歌舞和民族器乐演奏、自编自导自演等晚会,每逢春节、五一、端午等节假日表演大型节目。截止2017年累计演出900余场次,热闹的精彩表演受到游客及群众的赞扬喝彩,为韩城“夜经济”和“夜文化”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加强韩城“夜经济”“夜文化”建设的粗浅建议

推动“夜经济”“夜文化”在韩城实现更有质量的发展,还是要尊重市场发展规律,适应人民晚间夜游观光、逛街购物、娱乐休闲的新型消费习惯,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业态,要利用好韩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增添特色文化内涵,保持发展的持久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活力。

1、打造颇具特色的“夜文化”饮食街区、商业街区

“夜文化”的发展会更好的促进“夜经济”的发展。有人算了一笔账:在韩城,仅按常住、流动1万人口计,并按照每天10%的人进行夜间消费,假如按每人每次消费30元估算,每晚便成为一个近3万元的大市场,一年算下来夜消费可达1000多万元。因此,要做好“夜经济”“夜文化”,打造“夜文化”饮食街区、商业街区是势在必行,必不可少的。

2、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利用文化演艺品牌带来的效应,科学规划古城布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古城街区功能。在饮食街的基础上,建立剪纸、南糖、花馍等民间手工艺制作区域,并设立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和科技馆,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文艺演出、讲座培训、创作辅导、非遗展演、科普教育等,推动民俗文化工艺品、文化创意品、名优特产品的销售。将古城打造成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科教创意、影视传媒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利用八路军东渡黄河纪念碑和范家庄党支部,深挖历史资源,红色资源,提炼东渡精神,建设红色教育基地。

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乾隆名相王杰、明代户部尚书张士佩、清初刑部尚书张廷枢这些名人轶事,古色古香的明清商业街、状元府邸、文庙、城隍庙、北营庙、九郎庙等一批古建群以及更有众多保存完好的民居四合院、幽静小巷等,发展壮大韩城特色影视业,打造特色“夜文化”产业集聚区。

3、“夜文化”娱乐项目向纵深发展

发展“夜文化”要有创新性和超前性,实现娱乐项目内容的丰富与形式的多样化,不能简单的进行移植和模仿。韩城用精彩民俗活动和特色主题活动及品牌旅游产品全方位、立体化诠释了“有故事的韩城、有味道的旅游”的深刻内涵。

在做好古城三庙的文化旅游特色上,“夜文化”的纵深发展要有创新性和超前性,实现内容的丰富与形式的多样化。比如,与知名演出机构联手,打造大型综艺晚会,并实行低票价,“使高雅艺术走向市场,构筑高雅艺术的亲民平台”。打造的“彩色周末”“秦腔剧场”“相声专场”等各具特色的经常性夜间文化演出,利用《芮姜传奇》和《大河之魂》满足不同群体和不同年龄段对于文化的欣赏和追求,更大限度的让更多的人群都能享受到“夜经济”的繁华、“夜文化”的高雅。

“夜经济”到“夜文化”:韩城发展的新动力

4、打造“夜文化”特色品牌商品

只有打造具有韩城特色的“符号”品牌,既有大众化、又有时尚化的特色商品,“夜文化”的发展才能形成雅俗共赏、特色优势,也才能吸引固定的消费群体。比如,在桂林,看《印象刘三姐》;到杭州,看《印象西湖》;到成都,看变脸……那么,在韩城,看什么呢?不仅能够看到巧夺天工的灯光作品,欣赏到韩城的美景和人文历史,还能参加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旅游活动,例如拜谒司马迁祠、穿越明清古村、探访三庙古城、揭开古芮神秘,等等。之外,“中国·韩城一带一路国际灯光艺术节”logo的新型旅游产品,这些产品以“鲤鱼跃龙门”为主题,包含文具袋、钥匙扣、书包、摆件、花椒酸奶、椒糖等,既漂亮又实用,成为了灯光节的一大亮点。

5、打造“夜文化”书屋、咖啡厅

建立以“全天候营业”、针对青年消费市场定位的特色商业项目。市司马迁图书馆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龙门书屋”和自助借阅系统,在享受“夜经济”繁华喧嚣的同时也给宁静、思考和心灵的碰撞留有更大更好的空间。

6、加强宣传营销

面向全国通过网络传媒等手段,宣传韩城、宣传韩城历史文化特色、宣传韩城国际灯光艺术节以及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在黄河金三角以广告纸媒宣传为重点,深入太原、西安、三门峡、运城等客源市场,进行全方位推介。完善市内旅游标识系统,设立电子屏幕,集中展现韩城旅游新亮点。

7、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的保障

城市“夜文化”倡导的是一种健康、高品质的夜生活方式,应加强对夜文化市场监督和管理,使之走上健康、完善的发展轨道;要定期进行场地、技术设备、人员和管理方面的安全教育;同时倡导消费者享受“夜文化”应提高文明素质,适度而行,防止“夜经济”“夜文化”对“夜休息”的干扰。

总之,“夜经济”“夜文化”的发展和体验,是韩城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的“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以及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让人们在城市中安居乐业的同时,分享城市创造的成果。对于外地游客来说,韩城“夜文化”品位的提升,可以让异地体验更加完满,给旅游者以美好、不可复制、转瞬即逝的旅游体验,也为韩城加快发展,全力加快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增添了新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