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你毕业进了农信社……

24岁,你毕业进了农信社……

24岁。

酷暑夏日,背着行李离开校园,面临着人生的就业选择。心比天高,然而没有没有明确目标,听别人说,农信社是个“香饽饽”,钱多活少离家近。恰巧农信社正在陆续招聘,鼠标轻轻一点报了名。

25岁。

正式上岗。

经历笔试面试体检培训层层关卡,成功在合同上签上自己大名,你高兴,全家老少都以你为榜样。总算、终于、有了稳定的工作,终于,要开始赚钱了。干净整洁的网点,光鲜亮丽的制服,“金领生涯”终于要开始了。

26岁。

临柜一年。

新鲜感早已悄然离去,一年365天,习惯了开会,习惯了微笑,习惯了2号窗口,习惯了加班锁柜。习惯了轮休睡大觉,习惯了存款顶业务,就像门口那辆豫Q小轿车,习惯了每天停在2号位,“钱多、活少、家近”,你觉得,也许,以后会好一些。

27岁。

临柜二年。

一同入职的伙伴有了新的选择,或调动、或考公、或创业、或远遁北上广…你开始比较,内心开始斗争,你渐渐开始努力。丢掉“混世小公举”,开始“定个小目标”,毕竟身边的话题,早已不是游戏、明星、梦想。而是房子、车子、薪水、婚姻,慢慢,你开始变得现实,开始去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

28岁。

临柜三年,依然2号窗。

曾经的小白蜕变成了网点之星,情感方面。你仍然孑身一人,毕竟圈子双手可数,曾经的同学室友,一个接着一个娶妻生子。无奈,被迫跟着父母去见相亲对象,介绍人妙语连珠,多少有点炫耀地成分,说你在农信社工作,工资高,又体面,你只是笑笑不说话。

24岁,你毕业进了农信社……

30岁。

也许更多是为了父母,你觉得就这样吧,相亲相到了差不多的对象。你觉得差不多就这样吧,凑合凑合过吧,又或是,你觉得身边的那谁其实也挺好。两只网点狗,幸福手牵手,相互还能吐个槽,更重要的是,彼此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体谅。

32岁。

你,有娃了。忙前忙后里里外外花了好几万。你,再也不大手大脚的花钱。开始省钱,视线也从“换个手机”转变到“囤点奶粉”,但工作,依然伤着你的大脑。但你看着眼前这个充满希望的新生儿,

眼里充满了欢喜,心中满是慰藉。

33岁。

你可能将迎来,人生中最辛苦的一年,白天网点的工作依旧忙碌,晚上加班依旧不减。深夜喂奶、哄娃、换尿裤,白眼球充满血丝,眼袋又重又黑,这个月业绩还差一些,努努力应该没问题。夜深了,铁门后的网点依然灯火通明,你看了看手机里他和她的照片,继续埋头苦干。

35岁。

日子过得不温不火,难有晋升,偶尔心生厌倦。也许,跳槽是个最好的选择,看了看身边识字的孩子。年迈的父母,躺在身边的妻子。算了吧,其实这样也还好。

37岁。

事业上一台阶,上头提升你做了网点主任。终于,有了点小小的实权,看着一批又一批考进来的孩子临柜。你心中感慨万千,年轻人,好好干,年轻就是机会。回想起当年那个懵懂的自己,嗯,果然变成了当初最讨厌的人。

40岁

孩子上学,带着孩子穿梭在各种补习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不能让孩子吃自己当年的亏,心理和算着,要不再给报个兴趣班?孩子的支出占据了大头,孩子越大支出越高,终于,你的孩子在校园被称为“行长的孩子”。

45岁

一切似乎都已经画上句号,不再追求事业上的进步,不再加班加点,不求大功大誉,过得去就行。这是你对自己的要求,身体的小毛病开始肆虐。颈椎病、腰间盘、高血压…开始逐渐注意身体健康,父母仍然健在、孩子快乐成长、一切都很欣慰。

50岁

孩子高考结束考得挺不错,全家都很开心。大学专业上,孩子开始征求你的意见。你力求孩子要追随自己的兴趣,孩子选择了金融学,要学爸爸(妈妈)一样当行长。你笑笑,没有多说什么!

54岁。

孩子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没有出意外,孩子和你的选择一样。银行业,农村商业银行,你没有阻拦,也没有鼓励,只希望孩子不要后悔就好,就像当年的自己。

马云、强东那样的人凤毛麟角

而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凡的一生

从踏出校门的那一刻步入社会开始

也许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平淡一生

但是,对于自己而言。

这就是一场伟大的、不可复制的一生

无论如何选择,且行且珍惜

辽宁中公金融人温馨提示:农村信用社(辽宁),2018年陆续招聘

你准备好了吗?

农信社(辽宁)2018年招聘,已经在陆续的发出招聘,专科及以上学历,年龄28周岁以下,符合专业要求即可参加报名。(具体以招聘公告为准)

笔试内容为行测、专业知识等,其中行测知识比重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