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树立网络安全观,争当中国好网民

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真抓实干、进一步奋力追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树立网络安全观,争当中国好网民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不断发展,

社会进入了“自媒体发布者”的时代。

与此同时,

衍生出了网络虚假信息这一“毒瘤”,

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

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

网络虚假信息的出现,

不仅会败坏个人名誉,

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

更损害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树立网络安全观,争当中国好网民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

“网络诚信”“网络安全”等话题,

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内容。

目前的网络虚假信息有以下特点:

一、微信仍然是传播虚假信息的主要渠道。今年发现的网络虚假信息中,有近8成是在微信群中传播的。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树立网络安全观,争当中国好网民

二、视频类虚假信息增多。例如“空姐顺风车遇害案”等虚假信息中,都是将外地发生的视频移花接木为本地发生。这些信息视觉冲击力强,极易造成传播扩散,同时也给警方查证带来困难;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树立网络安全观,争当中国好网民

先给大家盘点几个近期比较火的网络虚假信息:

1、吃小龙虾身体会长虫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树立网络安全观,争当中国好网民

【虚假信息内容】近日网络流传一则从手臂夹出一条又一条的白色虫子的视频,视频中还配有:“常吃小龙虾的结果”文字。

【真相】

网传视频实际为国外一名年轻女子日前赴中南美洲进行生态工作,遭到马蝇叮咬手臂,蛆虫寄生皮肤内,医护人员从其手臂中夹出白色蛆虫事件,并非吃小龙虾导致。

此外,专家表示,小龙虾体内确有寄生虫,但只要烹饪方式得当,寄生虫可以被杀死,所以,煮熟的小龙虾可放心食用的。不过要避免食用小龙虾头部,因头部含肝脏、胃、腮等器官,容易散发很多污染物,包括寄生虫。另外,食用小龙虾需确保其完全熟透,并尽量选用活虾进行烹调食用,因为小龙虾死后很快腐烂,会分解产生组胺等有毒物质,滋生有害病菌。

2、空姐遇害真正原因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树立网络安全观,争当中国好网民

【虚假信息内容】

这个就是21岁的女空姐生前与司机发生争执的视频,杀人原因并非网上传的强奸杀人。而是她自己叫了拼车后不允许司机接其他人。从而发生争执,导致司机气愤不已而产生杀人动机。

【真相】

此为蹭“空姐顺风车遇害案”新闻热度而制造的恶劣虚假信息。根据官方报道,“空姐顺风车遇害案”事件经过为:

●5月5日23时53分许受害人乘坐滴滴顺风车后失联。

●5月8日早上八点多警方证实其已遇害,确认被性侵并且身中数刀。

●5月12日上午10时许,郑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警方在郑州市西三环附近一河渠内打捞出一具尸体,经过DNA比对确认系杀害空姐的犯罪嫌疑人刘某华。

而这个网传的“空姐真正死因”的视频中,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漏洞百出:

一、视频里车窗外阳光明媚,而实际案件中受害者当时是深夜打车;

二、根据官方报道,受害者乘坐顺风车失联遇害,后确认为被性侵及身中数刀,并非拼车,也不是因与司机因乘车人数问题产生争执而导致被害;

三、案件中空姐与司机一个是河南人,一个是山东人,网传视频中的男女主角有明显南方口音;

3、缺维生素B2会致癌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树立网络安全观,争当中国好网民

【虚假信息内容】

北京大学医学部聂松青教授推荐文章“维他命B2缺乏的严重性”主题:流行病学认为癌症具有遗传性,这其实是个错误的结论。真正的原因是,父母与子女在饮食结构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严重缺乏维生素B2是致癌的根本原因。其次,我们必须想办法每天从食物中进行补充B2。

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2缺乏症,如口角炎等。当人体用来预防时,这个用量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身体已经有了明显的症状,那么这个用量是明显不够的,必须要一次4-6片,一日3-4次。有些人就是因为用量不够,觉得服用维生素B2没有用,从而耽误了病情。复合维生素中所含的B2远远不能满足人的日常需求,必须单独补充维生素B2。

【真相】

专家解释,维生素B2主要功能是与物质代谢有关系,比如说促进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还有一些能量物质的代谢,例如蛋白质和脂肪,能量物质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

但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维生素B2的缺乏与癌症肿瘤发生有关,癌症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与环境、食物、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不能光强调某一种因素。虽然维生素B2对人体来说很重要,但作为一种微量营养素,并非为无限量推荐。

4、人造假鸡蛋流入市场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树立网络安全观,争当中国好网民

【虚假信息内容】最近,一个“人造假鸡蛋”制作过程的小视频在朋友圈疯转。两个戴着袖套的人不断从盆中捞出白色胶状物质,塞入准备好的透明模具中,而一旁放置了不少已制作完成的“假鸡蛋”。

【真相】

实际是在制作一种供人恶搞的玩具鸡蛋,并非传言所说的“假鸡蛋冒充真鸡蛋流入市场”。对比两者可以发现,网上售卖的这款“恶搞玩具”——沙皮胶鸡蛋,和网传视频中的“假鸡蛋”一模一样,连使用的标签都是相同的。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树立网络安全观,争当中国好网民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树立网络安全观,争当中国好网民

①社会环境因素

一旦网络虚假信息出现,相当一部分人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不仅信谣,而且还传谣。这是网络虚假信息产生、泛滥的社会根源。

②民众心理因素

网络虚假信息作为一种廉价的、效果显著的传播方式,在传播的过程中,让发布者获得发泄不满的快感,释放了压力,简而言之,纯属娱乐。

③信息管理因素

有些地方信息公开的内容狭窄,沟通渠道也不通畅,现行制度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规定很不完善,保密的范围过于宽泛。政府信息不公开和不透明,为公共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另类解读或传播虚假信息提供了可能。

④经济利益因素

为获利而制造虚假信息,是很多网络虚假信息产生的直接原因。通过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制造、传播虚假信息,已经成为一些人的获利途径。

⑤网络环境因素

当前网络舆论监管力度的不足和网络包罗万象的庞杂,人们在相互影响下愈发肆无忌惮,而相应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却已日渐淡薄。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树立网络安全观,争当中国好网民

虽然一些虚假信息揭露了公众不知的重大内幕,既满足了公众的心理需求,也督促了官方及时作出回应和采取措施。但事实证明,绝大多数虚假信息是子虚乌有,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