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很忙,忙吃忙喝忙潛水

節氣是中國人的詩意生活,

是我們對季節的感知,

是先民們對自然科學的不倦探索,

這一次,我們在感知季節的同時,

以自然科學與自駕旅行的方式,

發現中國的24種不同面孔。


——發現中國24節氣之芒種

芒種很忙,忙吃忙喝忙潛水

芒種

“簞食壺漿田晌忙”


“澤草所生,種之芒種。”——《周禮》

“芒”,指的是有芒(麥)的作物應收。


芒種


忙中有閒,向春作別


芒種,是夏天的第三個節氣,也是和農事最為相關的節氣,芒種,顧名思義,正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此時北有小麥,南有水稻,既要夏收,又要夏種,正是一年中最為忙碌的時節。


不過芒種也並不總是和農事與忙碌有關的,《紅樓夢》裡面大觀園的姑娘們在芒種這一天就頗為有閒的送了花神,說芒種一過就是夏日了,而就氣溫的變化來說,芒種時節,北方是暮春,南方是初夏,向春作別後,的確就是溫度急劇上升的夏日了。


而與夏日一起到來的夏季風,帶來的則是降水,其中最為有名的正是梅雨,在芒種之初,北方的冷空氣餘威尚在,即下雨又寒冷,而隨著時日的變遷,潮溼悶熱的梅雨就成為了長江中下游的主力。


此時因梅子成熟而得名的梅雨,雖然意境悠遠高雅,讓人一聽就覺得喜歡,然而真正身處於潮溼的梅雨之中,沒經歷過梅雨的北方人可能真的要哭出來。


芒種


到哪兒也不想看雨


芒種忙中有閒,自然也要適時旅行去休閒一下,如果只去看那梅雨,就像我們所說的那樣,可能不管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要哭出來,但如果看到因為降水帶來的地理奇觀,發現時節帶來的種種節氣樂趣,那個,比如吃喝,則這樣的旅行就會變得有所期待有所發現。

1


好膽你就來

我青梅煮酒,你青梅生吃





芒種很忙,忙吃忙喝忙潛水

自駕路線:

桂林-賀州鐘山縣

206公里,2個半小時


芒種有三候,螳螂生;鵬始鳴;反舌無聲,這三候一般人誰也記不住,但有一樣東西,不要說一般,就是五百五十般的人都是記得住並且能說得出點故事的,那就是青梅。


我們《中國國家地理》有一個博物君,這是很多般的人都知道的,博物君天天研究的就是“能怎好”,能不能吃?怎麼吃?好不好吃?


芒種很忙,忙吃忙喝忙潛水

要把博物君拉到桂林,他是毫不猶豫的要往賀州的鐘山去的,從桂林出發,經過包茂高速,323國道到達賀州鐘山縣,就到達了有名的青梅之鄉。


而鐘山的大肉梅在芒種時節,正是最鮮甜,等等,應該是最鮮酸的時候。而且這個鮮酸,是要請微信小編給我加紅的,那種直接挑戰鮮酸的感覺,真是令人難忘到懷疑人生。

因為果梅的含酸量較高,所以鮮梅能吃卻不好吃,至於怎麼吃,除了加糖做成梅乾梅脯之外,能不能做菜呢?


當然可以啊,我們中國人本來就擁有把一切都做成菜的技能,《尚書》就說過做菜兩件事,梅子和鹽,只不過現在我們更會吃了,所以不大往菜裡丟顆大青梅了,而是青梅煮酒。


只不過在三國演義裡面的青梅煮酒,實際上並沒有煮過酒,而是拿著鮮梅酸爽的一口梅子一口酒用來佐酒,古代的糧食酒有個燒煮的過程,所以叫名曰煮酒。


真正的把梅子煮酒,要到了晚明,把青梅做成果酒才真正符合了煮酒的含義,現在我們流行的就是把青梅浸泡在米酒或者黃酒或者乾脆冰水之中,用來品嚐酸甜怡人的味道。


而在芒種這個夏日裡的第三個節氣,在自駕路上也好,在百忙之中也好,品嚐一杯青梅冰水的時候,不妨也鬆一口氣,抬頭看看遠方,是不是有更值得發現的生活和美景。

“種”,指的是有芒(稻)的作物應種。

芒種很忙,忙吃忙喝忙潛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