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灌南陽光徵收10624個拆遷戶無一「釘子戶」

【連網】(連雲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王月)“以前房子又小又破,多虧趕上了好政策,讓咱們住上寬敞明亮的大樓房!”談起喬遷新居,昨日,灌南縣新安鎮鎮中村的蔡秀麗難掩喜悅之情。2016年以來,該縣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精心謀劃抓棚改,整體聯動促徵收,全面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兩年內累計徵收47宗棚戶區地塊、10624戶、255萬平方米房屋。通過構建“兩個真正、兩個科學”的徵收機制,做到不留一個“釘子戶”,無一人越級上訪,真正實現了陽光徵收、和諧徵收、惠民徵收,不僅圓了群眾的“優居”夢,城市面貌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市委書記項雪龍對此專門作出批示,指出灌南縣的做法反映了工作的好思路、好舉措和幹部的好作風,要善於總結經驗,以此來推動面上工作。

一直以來,灌南發展基礎相對薄弱,城市建設歷史欠賬多,棚戶區、老舊廠區大量存在。此前摸底調查顯示,全縣有73個地塊、近500萬平方米房屋待改造,涉及2.1萬戶居民,占城區居民的36.75%。“群眾生活條件的改善,事關全縣全面奔小康進程,也關係到全縣整體形象,棚改徵收再難也要上!”灌南縣委書記李振峰當機立斷。

2016年5月,借國家出臺一系列棚改優惠政策的東風,該縣啟動新一輪棚戶區改造。縣委縣政府統一思想,制定了科學的徵收方案和徵收機制。同時,開展多途徑、立體式、全覆蓋的宣傳攻勢。針對不同徵收對象,該縣一對一、點對點地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徹底打消群眾疑慮,讓棚改這一惠民工程真正得到廣大群眾的主動接受和積極支持。

房屋徵收,群眾最擔心公正公平問題。為此,灌南通過管理扁平化,實行一個方案,執行一個標準;安置貨幣化,縮短等待週期;補償標準化,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釘子戶討巧”。始終堅持徵收決定公開、安置方案公開等“十個公開”政策依據,切實保障群眾的切身利益。家住三橋附近的居民張文書,因鄰近地塊暫未列入徵收,甚至主動要求儘快拆遷。徵收過程中,該縣不僅問計於民,還堅持問需於民、解難於民。通過一系列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的幫困解難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最廣泛的理解與支持。

如今,棚戶區居民陸續告別低矮、破舊的房屋和髒亂差的生活環境,搬進了寬敞、舒適的新樓房。而灌南的城市面貌也煥然一新。新遷入人民路的居民劉敏說:“灌南這兩年變化實在太大了,棚戶區改造成了幸福指數提高的助推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