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医养结合助力精准扶贫

7月8日,青岛西海岸新区透露,为破解困难失能、失智家庭日常照料与医疗护理难题,让其过的更有尊严感和幸福感,西海岸新区创新“医护服务+居家服务”新模式,紧紧围绕困难家庭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以医养结合打通人手不足和经济压力的痛点,有效提升贫困失能、失智人群的生活质量。

红石崖街道率先行动,举办“困难家庭失能人员专项服务启动仪式”,宣读了专项服务试行方案,对专项服务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仪式现场为第一批困难家庭失能人员赠送了轮椅、褥疮垫等辅助器具,并为新成立的红心医护服务队和红心居家服务队进行了授旗。

据了解,红石崖街道经过反复筛选,确定了首批160名困难家庭的失能、失智人员名单,并进行分类、划片,两支“红心”队伍与精干力量,有效分工、创新搭配10支工作团队,提供每周一次上门健康诊疗和每天一小时的居家照料。红心队伍携带B超机、心电图机、血糖仪等医护查体设备,到每一个服务对象的家中,对他们仔细体检、认真访查,并进行现场档案建立工作。通过建档,深入了解掌握失能、失智人员的病史和家庭情况,根据身体状况和失能程度进行科学分类,一人一案,研究、制定精准符合医护对象的家庭医护方案。目前,“红心医护服务队”已完成了全部服务对象的首次体检诊疗和建档工作。

在“失独”困难家庭王大娘家中,红心队给她检查身体,并给予健康指导。“老伴的病,以前很害怕,现在他们来了,老伴也有信心了,真心感谢这个医疗队和服务队,以后的生活有希望、有底气啦。”王大娘的老伴如是说。红心队为相关人员检查身体状况,制定医疗方案,健康诊疗档案上详细记录着每一次诊疗的内容、数据及治疗措施,居家医护服务更为科学性和人性化。对一些特殊病情,还通过远程会诊,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提供权威治疗指导。

青岛西海岸新区受贫困结构影响,80%以上都是老幼病残弱,要让这一群体摆脱贫困,不仅要实现账面上的资金收入,还要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过上有饭吃、有衣穿、有人管的生活。专项服务活动顺应中国社会结构新变化,也是推进精神扶贫、健康扶贫的有益探索。通过开展特别医疗护理、居家服务、配发辅助器具等方式,走门入户送健康、讲知识、话家常,让无劳动能力、无自理能力、无子女赡养的人员从精神上、身体上切实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用耐心和细心帮助失能困难家庭摆脱贫困阴影,重振精神,健康颐养,安享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