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瑶寨:关于白猪报恩的传说

失落的瑶寨:关于白猪报恩的传说

我的好哥们东东是个资深的驴友,有一次他前往湘桂山区作长期旅行,驴友们在路上走的累了,就会聚在一起拿出自己的干粮分享,然后围着篝火坐成一圈谈天说地。这个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比他们更见多识广,而就是在这次旅行中东东听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关于白猪报恩的传说。

故事的发生地位于一座遍布白石头的偏僻村寨,游客们首先从怀化出发,经过长时间的大巴疾驶,而后在一处山坳处弃车步行,翻过几座险峰,跨过三条急湍的河流,这时陡峭的地形突然放缓,放眼望去只见两座低矮的青山呈“人”字状依靠一起,其中南山坡度最缓,就像是被神灵之手所推倒,而北山则直挺的在一侧苦苦支撑。游客们即使在十里之外,也能远远地看见一座古朴的村寨坐落在南山的半坡上。

这座村寨奇怪之处在于明明叫做瑶寨居民却是汉人,他们操一口浓郁地方特色的西南官话,服饰、风俗也大多类似于汉地。有一位驴友似乎对瑶寨比较熟悉,他告诉大家说这里至少在几百年前就是这样了,清朝时的有学者曾认为他们是“非汉种,乃瑶人汉化。”驴友们对于这位清朝学者的观点还是比较认同的,在封建制的王朝时代这里一带的山地民族命运是非常悲惨的,正是有首瑶族歌谣这么唱:“

官住田,汉住坡,瑶瑶赶到山窝窝。

白猪报恩的传说

上面讲了这么多,终于到该说白猪报恩的传说了。首先我要说明,这个故事可不是那个所谓的某某祖先逃难时被树枝所阻,而有神猪突然现身拱开树枝助先人逃难的传说。据苗寨的老人讲述,他们的祖先本是帝舜的苗裔,不知道为什么大约三千多年前开始南迁,经过跋山涉水、艰苦行军终于来到了现在的苗寨,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只有南山没有北山,山的北侧是一座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湖。

三千多年前此地遍布河流沼泽,瘴气更是比毒蛇还要可怕,比这还糟糕的是方圆百里内最适宜居住的南山坡被一群凶恶的两栖水怪所占据。不过,苗寨的先人们英勇善战,在年轻的首领的带领下经过十年战争终于打败了水怪。人们在清扫战场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全身洁白的小猪,这个小猪能通人言,自称是当地的精气所化,它们的白猪家族本来有近百数,快乐的在南山之坡生活、修行。可是有一天两栖水怪来了,水怪残忍的杀害了小猪所有的兄弟姐妹,只因为小猪富有灵力,才被水怪王留下他用。讲到这里小猪已是两眼泪光,首领非常同情小猪的遭遇,便将它交给一位叫阿莫的战士饲养。

失落的瑶寨:关于白猪报恩的传说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阿莫已经变成了白发老人,而曾经的小白猪也变成了体型庞大的老白猪。一天阿莫正喂食白猪,白猪突然说话了,“山的精气泄露了,马上要有大变故,也许明天我就要走了……”听到白猪说着莫名其妙的话,阿莫非常的惊讶,伸出手摸着白猪的头安慰说:“老白呀!你已经不是小白了,你真的也老了吗?比我还先说起了胡话啊!”说完阿莫就步履蹒跚的走了,只留下老白猪默默的望着阿莫的背影。

当天晚上,本是晴朗的夜空突然间风雨大作,炸雷轰隆隆作响,大风粗暴的掀起房子屋顶不知吹向何处?脚下踩的土地更是震颤不停,人像是簸箕上的黄豆般随之起伏,这一夜所有的村民都在胆战心惊中度过。第二天天一亮,村民们惊讶的发现山坡剧烈的向北面倾斜,似要倒塌彻底陷入大湖之中,而北面则出现了一座新的山峰,自大湖中拔水而起,牢牢支撑住了南山的倒下之势。有人观察到北山的侧面神似一头奋力托举的大猪,阿莫突然若有所思,他再也见不到白猪了,斯人已去,只剩一双老人的眼睛空空流泪。

失落的瑶寨:关于白猪报恩的传说

白猪报恩的故事就这样世代流传了下来,人们都说那是一头成了精的白猪,由于瑶寨的先民们打败了水怪救了它,也间接为它的家人报了仇,因此它在村民要大祸临头的时候反救了他们,白猪化成北山托住了南山,防止了村寨沉入大湖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