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像爸爸的家庭,夫妻感情会更好”,这是什么道理?

[请花一秒,点击上方“关注”,也许有惊喜哟!]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孩子越像爸爸,夫妻的感情越好,离婚了也越小

本来以为是一句玩笑话,可是随后想想似乎也是这么一回事。

当我们去看望新生儿的时候,大部分都会夸孩子“长得像爸爸”,而爷爷奶奶也更喜欢听到别人说“这孩子长得和爸爸真像”。

从本质上讲,孩子越像夫妻,越能促进夫妻的感情,因为这是从远古时代一直延续到现代的基因习惯:

“孩子像爸爸的家庭,夫妻感情会更好”,这是什么道理?

/01/ 父亲及父系亲戚能够确定孩子是亲生的

很多家庭中,外公外婆对孩子,往往比爷爷奶奶对孩子更好。有人调侃过:母族一方能百分之百确定孩子是亲生的,而父族一方就不能十分肯定了。

虽然是玩笑,但是在古代没有亲子鉴定的时候,最普遍的鉴定方式就是看父子俩的相似度啦!古代的家庭,父亲是顶梁柱,如果母亲的家族不富裕,那么基本不敢想“合离”这种事的,所以孩子出生后,总是会拼命在孩子身上找出和父亲相像的点,就是为了证明这真的是父亲的亲生孩子!

只有当父亲能够十分确信孩子是亲生的之后,才会倾尽全力去照顾、栽培他,才会承担起整个家庭,把香火一代接一代的延续下去,所以以前也有“先成家,后立业”之说。

“孩子像爸爸的家庭,夫妻感情会更好”,这是什么道理?

/02/ 父亲往往会选择最像自己的孩子

古代一夫多妻,孩子更是多到即使是父亲,都不一定能记全自己有多少孩子。著名的康熙帝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一共56个孩子……

孩子是无限的,父亲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父亲往往会更愿意花大力气去栽培和自己相像的孩子。当看到不像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不免会有“有顶绿油油”的感觉从心底冒出。

毕竟在古代,传承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谁都想让自己的家族能够屹立不倒,那么越像父亲的孩子,在家族资源之争中越有利。

“孩子像爸爸的家庭,夫妻感情会更好”,这是什么道理?

/03/ 为了维护亲戚的关系

当然了现在不是封建时代,所以“孩子像爸爸”,慢慢从分辨生存的基因延续,变成了维护亲戚关系的“工具”。

当亲戚夸奖孩子长得像爸爸时,一半是出于礼貌,另一半就有“妻子很清白”的潜在意思在里面,这会让妻子在男方家族亲戚中有很高评价,所以间接可以促进夫妻间的关系,甚至会变得更加亲密。

不过这些都是以前科技落后,孩子作为夫妻间的纽带,才产生的说法。到现在,父母更应该意识到,孩子虽小,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夫妻的关系,需要男女双方共同经营维护,很多事情,都不应该波及到无辜的孩子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