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來:俄羅斯單身人士傾向越來越嚴重

愛寶來:俄羅斯單身人士傾向越來越嚴重

  俄羅斯風土人情之:俄羅斯單身人士傾向越來越嚴重

  目前來說俄羅斯之所以國家政策鼓勵試管嬰兒和輔助代孕與主要的原因在於目前本國出生率底下以及老齡化社會,而正是這樣的原因,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喜歡單身,因為這樣很“划算”,而且目前俄羅斯無論男女均持這一觀點。尤其是目前俄羅斯單身人士去做試管嬰兒或者代孕的人越來越多。那麼今天愛寶來境外顧問帶大家一起了解下目前俄羅斯社會的觀點。


  案例一:39歲的塔瑪拉2000年代初就與前夫離了婚。帶著三個孩子的她毅然決定自己撫養他們。塔瑪拉的生活一度是這樣的:下班回家,做飯、收拾屋子、輔導孩子們做功課、哄他們睡覺;孩子們睡著後她獨自一人抱著枕頭流淚。塔瑪拉說:“我沒考慮過晚飯想吃什麼或者電影院在演什麼電影。我曾經想做的就是睡覺和流淚。” 不過淚水很快就流乾了。她意識到:“我不再找一個男人並不是因為我不在乎我自己以及我的願望,而是因為我不相信男人會對我有用。”相反,沒有人再會對她說:“你為什麼回家這麼晚?”“你為什麼沒按時做飯?”。她不再需要跟別人分享浴室、臥室和想留給孩子們的時間。她說:“我並沒感到絕望,我終於明白了,原來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案例來源:透視俄羅斯)

愛寶來:俄羅斯單身人士傾向越來越嚴重

  俄羅斯人對單身人群持負面態度。如果你是個35歲卻未婚的女人,可能就會受到已婚女性朋友傲慢的同情。如果你是個40歲的單身男人,那麼顯然你肯定有什麼問題。已婚同事可能會羨慕單身的你很自由,但仍然會勸你:“你該結婚了。”民間故事中經常會引用這樣的人物形象:單身的女人肯定會有很多貓(貓越多,她的狀況就越淒涼)。單身的男人則總是會玩遊戲並跟媽媽住一起。說他們中的某個人是自願單身根本沒人會相信。不過人們突然發現,單身不是一種病,也不是詛咒。單身或許並不是命運多舛,而是自由選擇。

愛寶來:俄羅斯單身人士傾向越來越嚴重


  高等經濟學院研究這一現象的研究人員越來越對此深信不疑。此前對單身者的刻板印象雖仍存在,但已在慢慢消失,原因是多方面的。 男人都“沒用” 像塔瑪拉一樣自願選擇單身的俄羅斯女人不願意與伴侶共享時間、住房和金錢。此前的家庭關係模式中男人需要負的責任,現代女性可以自己承擔。


  據俄羅斯副總理奧爾加·戈洛傑茨(Olga Golodets)介紹,俄羅斯2005年女性收入比男性低40%,2017年已縮減至28%,而且差距還在繼續縮小。 均富國際會計師事務所(Grant Thornton International)的一個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以來俄羅斯居領導職位的女性人數已領先全球,佔到管理職位的47%。俄羅斯試管嬰兒中心的這樣的女性服務機構中,重要管理職位的人都是女性為主。

  按照既定的性別角色和保守觀念,她們下班回家後仍要刷碗、洗衣服。男人仍然不做這些家務。多家企業老闆坦言:“最理想的員工是帶著一個孩子,由姥姥幫忙看孩子的單身女性。這種員工要養活兩個人,因此會特別珍惜工作崗位,因為她不能依靠任何人,必須自己努力賺錢才行。” “只知道索取”的女性 俄羅斯男人也能感受到單身的好處,因為“強勢”“獨立”的女人不需要男人,“柔弱”和“有依賴性”的女人則不被男人需要。

愛寶來:俄羅斯單身人士傾向越來越嚴重

  俄羅斯離婚率居高不下,37歲的尼古拉在臉書(Facebook)上吐槽說:“大部分女性在婚姻關係中習慣於只會索取:時間、關注、關懷、金錢等等,什麼都想要。但卻不認為她們也應該為自己的男人付出同樣的東西。而且,她們生來就不是做飯、收拾房子和生孩子的。她們做這些事就好像立了多大的功似的。而且這一切都有一個口號作藉口:“你不是愛我嘛!”。 現代的男性青年更願意整天玩遊戲,而不是在“因為應該”的壓力下承擔一大堆責任(這一點他們保守的母親和祖母也總會跟他們磨叨)。家庭和夫妻關係不僅不會減少需求,還會增加需求。首先要在餐廳、電影院買單、買花和禮物。基本上所有俄羅斯男性都是這樣做的。然後還要按揭買房和貸款。俄羅斯科學院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已婚男性往往會承擔多項貸款壓力。小額借貸機構的消息顯示,大部分逾期還貸的債務人都是此類人群。

愛寶來:俄羅斯單身人士傾向越來越嚴重


  目前來看,俄羅斯的傳統家庭觀念還是很濃厚的,但是顯示的情況年輕人中對家庭的觀念正在改變,我們認為這還是歸結於俄羅斯的目前的經濟狀況,夫妻雙方,在養家的過程中因為經濟矛盾導致高離婚率從而降低生育水平。俄羅斯單身尚未形成主流群體,大部分俄羅斯人依然視家庭關係、婚姻和孩子為成功的指標。所以和中國一樣,結婚生孩子仍是頭等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