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在山西境內綿延數千裡的黃河、長城、太行山環環相扣,完美構成了山西邊界的圍合物,更以極其厚重的自然和人文歷史積累成為中華民族的三大豐碑。 當前我省正舉全省之力,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加快構建山西文化旅遊發展升級版。“夏養山西·太行旅遊養生體驗季”的啟動,標誌著我省康養旅遊帶動、強勢塑造“康養山西品牌”全面展開,這是舉全省之力鍛造三大旅遊板塊的重大舉措,也是山西旅遊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選擇。“黃河之魂在山西”“長城博覽在山西”“大美太行在山西”,晉城市作為夏養山西體驗地之一,在太行山的最南端,是山西通往中原的南大門,800裡太行留給了晉城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和山水畫卷。作為國際花園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如今的晉城正全力推進全域旅遊建設,已初步形成了以皇城相府為代表的太行古堡景觀群;以王莽嶺為代表的太行山水景觀群;以炎帝陵、羊頭山為代表的始祖文化旅遊區;以司徒村、大陽鎮等為代表的鄉村旅遊示範區。接下來請隨我們一起走進光陰的隧道,來到柳氏民居,俯瞰時光的縮影。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柳氏民居位於山西省沁水縣西文興村,為國家4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明清古堡式建築群。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堡裡真實地記載了由明代的“官而商”到清代的“商而官”的社會發展史,可謂是兩個皇朝變遷沉浮的縮影。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柳氏民居的古建築藝術、工藝質量、建造技術的水平之高,佈局結構之考究,文化底蘊之深厚,在我國古代民居中實屬罕見,“ 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置身這精美絕倫的藝術寶庫中,承沐著它的美麗與神秘,用虔誠的心與它對話,將它蘊含的文化一一破譯。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柳氏民居的建築中,其木雕當年都曾以礦沙、金箔裝裹其外,看上去富麗堂皇,以手擊之,其木若石,堪稱奇絕!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柳氏民居的建築藝術和建造技術結構嚴謹,佈局合理。坤門乾主、巽門坎主,極符合我國傳統的風水堪輿理論。柳府各種配套設施相當齊備。像其各府第的後院,上有鐵絲網覆蓋,下有地道家家相連,院院相通,號稱“天羅地網”,並配有警鈴,防火牆等。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更令人驚歎的是“河東世澤”宅院的大門,它共有十二道門栓,其中六道軟栓,六道硬栓。即便是身處院內,不知情者也不容易打開此門,究其因,其一當作防盜之用,二來亦或還作防戰亂,作避難之用,可謂用心良苦。另外柳府還建有後花園、觀河亭、賞景亭、小戲臺等供娛樂,並有專供成年少女居住的閨秀樓、梳裝臺等。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飽含文人墨客藏品!

柳氏民居里,除過頗具晉東南建築藝術的房屋外,最有價值的藏品是名人書畫碑,朱熹、王陽明、文徵明的書畫碑在南方也見不著,卻就藏在這座深山中的宅院裡,還有吳道子的《聖賢十哲碑》,頗能看到“吳帶當風”的神韻,幾乎堪稱國寶。柳氏民居可謂是歷史的見證,信步漫遊其中,目光所及的每一處都烙滿了時光的印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