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區塊鏈|公鏈和交易所有望成「獨角獸」風口 幣圈漸顯專業化操盤趨勢

聚焦区块链|公链和交易所有望成“独角兽”风口 币圈渐显专业化操盘趋势

2018年國內區塊鏈領域正上演“冰火兩重天”局面:一方面區塊鏈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區塊鏈技術應用在多個行業正悄然破冰;另一方面幣圈則依然亂象叢生,大量的所謂“空氣幣”、“傳銷幣”等引誘投資者盲目入局,幣價大幅跳水致投資受損,項目倒閉、跑路事件時有發生……

中國金融信息網記者近期調研發現,當前區塊鏈基礎設施和技術仍不成熟,離大規模商業化仍有距離,行業未來誕生“獨角獸”的風口或將集中在公鏈和數字資產交易所。在幣圈,機構入市、專業化操盤趨勢顯現,二級市場的散戶越發弱勢,投資風險不容忽視。另外,地方政府開始加大對區塊鏈技術的重視和佈局。

聚焦区块链|公链和交易所有望成“独角兽”风口 币圈渐显专业化操盘趋势

未來“獨角獸”風口:公鏈和數字資產交易所

今年上半年國內區塊鏈領域一大熱點是礦機制造商嘉楠耘智啟動衝刺港股IPO。近日,擁有“區塊鏈第一股”之稱的嘉楠耘智在港交所披露招股書,正式啟動衝刺港股IPO的進程。投行人士表示,嘉楠耘智此番估值有望衝擊千億元,募資20億美元。另一家礦機廠商比特大陸CEO吳忌寒近期也表示,正尋求借助IPO方式來進一步擴張。

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理事長郭宇航表示,目前區塊鏈行業已經貢獻了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兩家公認的獨角獸,按照傳統標準,這兩家企業分別隸屬於互聯網金融和芯片行業,但本質上仍是區塊鏈產業的上游企業,這也體現了區塊鏈行業的造富能力。

“目前大量的人才和資金在湧入區塊鏈行業,但是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和技術仍不成熟,離大規模商業化仍有一定距離”。郭宇航稱,因此,可預期未來的風口還是集中在公鏈和數字資產交易所。但是,一般以基金會方式治理的公鏈項目,是否能算作企業,也是在挑戰傳統觀念的地方。

了得資本創始人易理華向記者表示,了得資本2018年重點關注行業應用公鏈,主要投資方向包括內容、物聯網、數字營銷等。之所以更多關注公鏈,是因為公鏈開發對於技術團隊的要求更高,目前真正優秀的、能用的公鏈相對仍非常少。比如內容公鏈Ulord,從2016年開始開發,團隊中10餘位博士、數十位軟件和算法工程師,開發到今年才開始落地。

“對內容行業來說,視頻、音樂、出版等各個環節都有存儲的問題需要解決,以及會涉及到的內容轉發、評論、激勵機制等問題,對於內容公鏈來說都是考驗。所以我們認為,行業公鏈裡的這些機會,足以承載市值百億、千億美金的市場。”易理華稱。

TPP聯合創始人Peter.Li近日在上海同樣表示,看好公鏈的投資機會。未來,公鏈會越來越多,屆時也會出現優勝劣汰。而隨著一些好的公鏈的發展壯大,未來將迎來應用大爆發時代,會有“殺手級”應用出現。

除公鏈外,數字貨幣交易所的價值未來也將進一步凸顯。加密貨幣追蹤網站coinmarketcap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經有1.1萬餘家加密貨幣交易所在進行1605種加密貨幣交易活動。其中全球前十大數字貨幣交易所平均每日收入170萬美元,每日收入前三位的分別為幣安、UPbit、火幣Pro。

自2017年9月4日後,隨著國內加大對虛擬貨幣交易和ICO的治理,許多交易所改頭換面,在國外搭建平臺,繼續從事交易。

幣圈:機構入市、專業化操盤趨勢開始顯現

據瞭解,目前全球已經上數字貨幣交易所的ICO項目超過2100個,數以百計的數字貨幣交易所項目正在籌備當中。2018年上半年ICO募集的資金量,已經超過了2017年全年,整個幣圈正在以加速方式前進,泡沫也在加速積累和催化中。

在郭宇航看來,和傳統行業類似,優秀人才總是少數,因此優質項目也是少數。目前,少量的優質項目混雜在越來越多的劣質項目之中,被髮掘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目前幣圈整個產業鏈也趨於成熟,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包括孵化器、投行諮詢、財務顧問(FA)、市值管理、量化交易、項目評級等環節,均出現了一批專業團隊,甚至吸引傳統金融精英轉型來做。

今年以來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價格大幅下滑,但在專家看來,企業發幣的性價比整體變化並不大。雖然現在上交易所的成本在不斷提高,但是關注區塊鏈的投資機構也在不斷增加,市場對區塊鏈投資的認可度也在提高。和傳統股權融資相比,代幣融資的時間週期和成本仍有優勢,還是吸引了大量創業公司和創投基金的青睞。

“在專業機構的入場下,二級市場的散戶越發弱勢,割韭菜的現象難以避免,甚至連機構也難免被割韭菜。因此,目前機構入市、專業化操盤的趨勢開始顯現。整個數字貨幣市場在快速走向成熟。”郭宇航稱。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國內虛擬貨幣行業依然良莠不齊,投資風險不容忽視。在近期舉行的2018中國(上海)第二屆區塊鏈新金融高峰論壇上,有專家表示,“90%的虛擬貨幣都是空氣幣,甚至90%還保守了一點。”甚至還有很多騙局,用虛擬貨幣概念作為吸引會員的噱頭,而實質則是傳銷,其中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存在組織層級,拉人發展下線有回報。

針對當前形勢下的投資策略,IPFS星際大陸市場負責人詹曉明建議,投資者首先可以選擇每個行業TOP5的項目,配置40%資金;二是可以考慮公鏈項目,配置50%資金;另外,應用類項目未來或將會有大爆發。

上海正形成區塊鏈產業集聚效應

區塊鏈技術正受到各地地方政府越來越多的關注。記者調研發現,上海目前已經形成了區塊鏈產業集聚效應,如愚園路已經被稱為區塊鏈一條街,國內多個知名公鏈項目如NEO、QTUM、Achain、Vechain等都位於上海,國內知名的區塊鏈投資機構如分佈式資本、萬向區塊鏈、星合資本、了得資本等總部也都位於上海。此外,同濟大學的區塊鏈研究在全國高校中也是首屈一指。上海區塊鏈在產學研投方面,都已經走在全國乃至全球前列。

目前上海市一級對區塊鏈產業尚無專門政策,但是上海市政府及經信委、科委都在對區塊鏈行業密集調研,上海市徐彙區、楊浦區也對區塊鏈態度積極,徐彙區政協及位於楊浦區的同濟大學先後舉辦了兩場有官方背景的區塊鏈論壇。

今年5月25日,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區塊鏈產業中心在上海臨港揭牌。據上海臨港科技創業中心總經理屈林介紹,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區塊鏈產業中心在功能佈局上主要分為五大板塊,分別為區塊鏈產業學院、產業金融、產業服務、產業科研配套和技術轉移。

6月12日,上海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該研究中心將以開放性、跨學科、國際化、專業化為建設理念,全面服務我國和上海區塊鏈產業發展的現實需求,致力於為區塊鏈技術驅動的產業創新提供智力支撐、平臺服務和人才輸出,使上海成為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創新示範基地。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傅新華表示,上海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將專注於研究區塊鏈的核心技術和創新應用,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在生產製造、交通物流、金融交易、社會治理、政務服務等方面的應用。(記者高少華)

新華金融客戶端:權威財訊盡在“掌握”,掃碼或長按二維碼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