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县保卫战:川军历史上最光辉的战斗

滕县保卫战:川军历史上最光辉的战斗

滕县与临沂是拱卫徐州的两扇大门。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以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两路由北往南打,打算会师徐州,打通南北两大战场。在临沂,西北军40军和59军联手,将素有“钢军”之称的坂田师团死死挡住。由此,日军原先两路并进的计划,变成了矶谷师团濑谷支队一路冒进,兵锋直指滕县。

3月14日,台儿庄会战中最壮烈的战斗之一——滕县保卫战拉开序幕。

双方兵力配置

滕县保卫战:川军历史上最光辉的战斗

濑谷支队指挥官濑谷启

日方濑谷支队,可不是一般的旅团,其配置有大量的野战炮和一个轻装甲中队,炮兵火力超过日军完整的一个师团配置,战斗力相当强悍。这场战斗,日军的战役部署是,日本福荣真平大佐的63联队绕道城南沙河一带负责堵击增援部队。赤柴八重藏大佐的第10步兵联队以一个半步兵大队3000兵力负责攻城。

而我守城部队为川军第22集团军,下辖41、45两个军8个团,总兵力不到两万人,主要武器是四川造的七九步枪、大刀、手榴弹和为数很少的土造轻重机枪、迫击炮,装备陈旧。主力位于滕县南北两侧,藤县县城兵力仅有第122师师部及所属一个旅,师长王铭章被认命为前方总指挥,镇守滕县。

外围激战

滕县保卫战:川军历史上最光辉的战斗

滕县保卫战遗址纪念碑

3月14日,滕县以北外围全线陷入激战。在重炮、战车和飞机的掩护下,日军向界河、龙山一线的我军阵地发动猛攻,我45军两个师以近乎原始的武器,节节抵抗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打得非常艰苦。

3月15日,战事更为激烈,日军在优势火力支援下,突破我滕县外围多处阵地,从北面杀到滕县城下。同时,日军负责阻援的63联队也到达南沙河一线,不仅切断了滕县守军与临城22集团军司令部的联系,而且击退了奉命增援滕县的122师一个旅。

这里插一句话,现在在谈到滕县保卫战时,常常引用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的说法,指责汤恩伯所领之中央军精锐部队,为保存实力,见死不救,贻误救援良机,致使滕县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地。其实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要知道,在接到李宗仁的命令后,汤恩伯部先头部队85军第4师一个团立刻乘火车出发,在16日上午即到达滕县东南的龙山、虎山、党山、落凤山一线,然而遭到日军63联队的攻击。另一只援军89师一个团也在临城遭到日军的突袭,损失惨重,无力再向滕县前进一步。

所以,汤恩伯部增援滕县之部队进展还是很快速的,只是被日军阻援部队死死挡住,无法按时到达,如果因此责怪汤恩伯见死不救,那是不公正的。

回到滕县保卫战。战至15日晚,滕县已处在日军的包围之中,成为一座孤城。此时,防守滕县的我军兵力,仅有一个团部,三个营部,十一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连,另有师、旅部的四个警卫连,加上警察和保安队,合计三千人;但真正的战斗部队不满二千人。敌众我寡的态势已十分明显,滕县注定是不可能守住了,唯有突围,方有一线生机。

然而,深知滕县于全局之重要意义的王铭章师长,已抱定死战之心。他说:“我们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二十年内战之罪愆了!”为此,王铭章师长命令将滕县南北城门堵死,东西城门暂留交通道路,也随时准备封闭。

孤城血战 以身殉国

滕县保卫战:川军历史上最光辉的战斗

日军突入藤县县城

16日,日军对滕县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密集炮击,东关南半部寨墙的突出部被炸开了十余米宽的一个缺口。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日军步兵从缺口处涌入,而我守城官兵,则向敌人猛投手榴弹,一次次将日军打退。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守城川军,武器装备虽然落后,但是由于事先得到补给,手榴弹却很富裕,共有800箱40000余枚。这些手榴弹仿照德国M42木柄手榴弹,威力大,投掷远,在滕县战场上大放异彩,炸得日军血肉横飞。

这一天,双方从早上战至晚上,近战夜战白刃战,通通都来了一遍,我川军守城将士虽伤亡惨重,但滕县仍牢牢在我手中。

本来预计轻松拿下的滕县,却多日久攻不下,矶谷廉介急火攻心,在17日打电话严厉斥责一线指挥官濑谷启。随后,濑谷支队调集所有的重炮、战车和飞机,掩护步兵对滕县发动更猛烈的攻势。整个滕县县城顿时硝烟弥漫,房倒屋塌,一片火海。王铭章急电孙震:“敌以炮火猛轰我城内及东南角城墙,东关附近又被冲毁数段,敌兵登城,经我反击,毙敌无数,已将其击退,若友军深夜无消息,则孤城危矣。”

然而,滕县已成孤城,再无任何援军。

当天下午,日军已重炮轰塌了大段城墙,大量步兵由东关、南城墙、西门等处突入城内,最后决战的时刻到来了。王铭章向集团军司令孙震发出了最后一份电报:“决心死拼,以报国家”。

下午5时许,我滕县守军与突入日军展开了最后的巷战,王铭章在前往西关组织战斗时,突遭日军机枪火力密集射击,腹部连中7弹,血流如注、肠子外溢,壮烈殉国。

滕县保卫战:川军历史上最光辉的战斗

王铭章将军牺牲后被追授陆军上将

王铭章牺牲后,我守军余部又与日军进行了长达一天一夜的激烈巷战,除了200名将士突围外,其余大部战死。尤其悲壮的是,有300名伤员,在城陷时刻,为了不做日寇俘虏,拉响手榴弹集体自杀殉国。

19日,抵抗停止,滕县陷落。

滕县保卫战,我川军各部伤亡5000多人,而日军方面,据中方战报,死伤2000余人,但是据日军战报,此役日军被杀伤148人。但无论双方在战果统计上有多大的出入,这场战斗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此,而在于川军以血肉之躯,整整拖住孤军深入的矶谷师团4天时间,为第五战区完成台儿庄会战部队部署赢得了时间。1938年4月21日,李宗仁致蒋介石的电报中曾说:“该集团军以劣势之装备与兵力,对绝对优势之顽敌,独能奋勇抗战,官兵浴血苦斗达三日半以上,挫敌凶锋,阻敌锐进,使我援军得以适时赶到,战役中心之徐州得以转危为安,此为国牺牲之精神,不可泯也。”又说:“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滕县保卫战:川军历史上最光辉的战斗

此役,川军以寡敌众,写下川军出川抗战以来,最光辉的一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