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樹|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人質危機:大象出擊,營救螞蟻

橡樹|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人質危機:大象出擊,營救螞蟻

阿爾法戰隊,最初是蘇俄克格勃麾下專攻特戰的A小組。蘇俄滅亡,俄羅斯繼承這一隊伍,更名阿爾法戰隊。

作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屬下,俄羅斯最精悍的特戰單位,阿爾法戰隊歷來被人們認為是俄羅斯反恐暨解救人質,處理應急事件的招牌。

最近,俄羅斯舉辦世界盃,為體現大國之安全萬無一失之風采,據說普京祭出阿爾法戰隊,四處招搖,倒也滿街殺氣。

偶爾想想,假設警察事業不算髮達的諸如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如要舉辦世界盃,豈不是異常艱難。

這不過是誤會。

其實,恐怖襲擊降臨,當事者無論是否是俄羅斯國民,自然就有被阿爾法戰隊“營救”的機會。當然,“戰鬥民族”嘛,脾氣一上來,果斷來點玉石俱焚的反恐動作,應該也不是意外。

畢竟,俄羅斯國家文化原汁原味繼承的是前蘇俄的精神——國家名望國家機器至高無上,大象出動,營救螞蟻,那純粹是給小民的面子。

話說,2002年吧,車臣戰爭期間,10月23日,星期三晚9時左右,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大樓的劇院。

據說,演出正精彩的時候,數十名車臣武裝分子突然闖入劇院——到底多少車臣武裝分子,直到現在,“戰鬥民族”還是一臉懵逼,無論政府還是“苦主”,一起對這一慘痛往事不清不楚。

將就吧。反正就是50人上下的車臣武裝分子。

他們用流利的俄語,間插著車臣語,恐嚇、命令700多名觀眾、100多名演員、30多名文化宮的工作人員:

不許動,趴下!

和電影演的一樣,無辜的老老小小、男男女女俄羅斯公民們驚恐萬分,只好束手就擒成為恐怖分子的人質。

人質在手,車臣武裝分子頭目巴拉耶夫便向俄羅斯政府喊話,要求俄羅斯在一週內撤出車臣。

巴拉耶夫聲稱,如果俄羅斯政府拒絕,他將引爆俱樂部大樓,玩一個玉石俱焚。

隨後,這夥武裝匪徒放出了30名孩子和外籍人士,警告包圍俱樂部大樓警方不準動手,聲稱每打死他們一人,他們就殺死10名人質。

事情,鬧大了。

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即要求安保部門成立解救人質工作領導小組,並且以一位老練的克格勃的胸有成竹的姿態,親自指揮各項營救工作。

10月24日上午,在和武裝歹徒取得聯繫後,該領導小組就釋放人質和車臣撤軍,與車臣武裝分子進行了第一輪,也是唯一一輪不歡而散的談判。

這裡,插敘一下車臣的簡史和車臣戰爭的背景

車臣,上溯千餘年前,大約在公元600年左右,在中亞形成國家雛形。當然,國小勢薄的車臣免不了被四周強國凌辱。

葉卡特琳娜一世時代,沙俄崛起為歐洲強國,開始對外高加索及車臣等小國進行徹底征服。

橡樹|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人質危機:大象出擊,營救螞蟻

殺戮、反抗和血腥鎮壓持續到1877年,車臣不堪凌辱屢屢爆發起義,無一例外,均遭遇沙皇派出俄軍進行滅絕式屠殺、鎮壓。稍微有點反抗力量的車臣人慘遭滅絕性屠殺。

到亞歷山大一世時代,僅僅殘餘老弱、婦孺的車臣事實上已經被沙俄完全吞併、征服。

三十年後,青壯男丁被殺乾淨的車臣人終於又有了苦水裡泡大的新一代青壯男丁。恰好,俄國革命了,車臣人信心滿滿掀起獨立運動的高潮,也如約而至。

抱歉,素來說好的支持弱小民族獨立解放的蘇俄,一抹臉,架起了大炮。

大炮轟完,蘇俄紅軍進村了。他們在車臣人裡面挑來挑去,只要認準企圖獨立的車臣人,一個不留,推到牆邊,一律機槍突突。

於是,車臣人絕大多數青壯男丁再次慘遭滅絕性殺戮,又只剩下老弱、婦孺。

話說,誰當車臣人,在俄國臭汗琳琳的胳膊下活這一千多年,換誰不被逼瘋。車臣人恨大了。

二戰末期到戰後,與德國人不清不楚的車臣人再次見識到強勢的領袖的威力。

為懲罰二戰期間車臣人較為廣泛的與德軍合作的罪行,斯大林宣佈撤銷車臣自治共和國,派出紅軍,警察紅軍(內務部隊)將近五十萬車臣人被驅離家園,放逐於中亞哈薩克和西伯利亞貧瘠和荒涼之地。

好不容易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車臣青壯男丁再遭劫難。這場持續十餘年的清洗,近半的車臣人死於非命。

慘烈、殘暴的清洗,無疑是火上澆油。自此,車臣人表面順從,骨子裡仇視蘇俄至極。

1957年,赫魯曉夫對斯大林進行清算,車臣自治共和國得到恢復,車臣人這才慢慢迴歸。

這時,常年被殺、被整,見到俄國人就背心發涼的車臣人也完全認識了紅軍的厲害,當然也不再明目張膽和蘇俄作對了。

相安無事,俄羅斯人和車臣人看似勉強和睦相處,其實各自心裡有數。

橡樹|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人質危機:大象出擊,營救螞蟻

千年難遇的機會,終於還是等來了——蘇聯,這個早被我人民日報痛批的無恥的蘇修,因為過於無恥,終於被歷史的車輪碾碎。

1991年後,蘇俄侵略、吞併的許多獨立國家紛紛獨立。在外高加索地區,靠近車臣的亞美尼亞、格魯吉亞也相繼宣佈獨立。

被蘇俄常年殺戮、虐待、凌辱,尤其苦大仇深的車臣人,終於看到了獨立的希望。

1991年11月,時任車臣共和國總統的杜達耶夫發表了獨立宣言,宣佈車臣脫離俄羅斯獨立。

按照蘇俄滅亡,俄羅斯對前蘇俄加盟諸國的承諾,當年,一個又一個的國家不斷宣佈獨立,宣佈脫離當年所謂的獨聯體。

孤獨感伴隨被打臉的尷尬撲面而來。

畢竟,作為經過八十多年蘇俄極端文化薰陶的種族,俄羅斯軍隊和前蘇俄領導人出身的葉利欽,極端好面子,更本能地信奉強權、鐵腕。

當然,他們還特別善於用《真理報》宣傳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之類的口號。

就此,葉利欽和俄羅斯軍隊為挽回蘇俄加盟諸國不斷宣佈獨立的打臉局面,對烏克蘭、波羅的海沿岸和外高加索地區等宣佈獨立的諸國,端起了強硬的架子。

武裝侵略、武裝干涉、武裝威脅,俄羅斯很快重操沙俄、蘇俄舊業,在歐亞大陸四面點火。

為此,本以為蘇俄滅亡,俄羅斯會為此幡然悔悟,不料俄羅斯依然有一顆火熱的霸權野心,這使得正在看好俄羅斯的歐美及世界列強紛紛失望。

在俄羅斯以武裝侵略、武裝干涉、武裝威脅各種手段,對宣佈獨立和脫離獨聯體的蘇俄加盟諸國大耍流氓的時候,歐美列強開始應聲插足、支援。

歐亞大陸火藥味日益濃烈。

好在,俄羅斯失去了蘇俄吸血東歐衛星國,吸血烏克蘭、波羅的海沿岸和外高加索地區等前加盟國的機會,國力頓然頹廢,自然也就沒有超級大國的實力。

在強大的歐美插足、支援下,俄羅斯惱羞成怒,只好挑弱小的國家動手。

牛刀殺雞,車臣,又冤了。

客觀而言,無論人種、信仰、風俗等等,車臣和俄羅斯完全是兩回事。歷來,媒體和自媒體多喜歡稱車臣武裝是叛軍,是民族分裂主義者。

然而,只要稍微回顧蘇俄以來俄羅斯人對車臣人慘不忍睹的凌辱、屠殺,對俄羅斯發起的車臣戰爭,自然就有其它的看法。

車臣戰爭,說來複雜,所以不說。不過,九年義務教育薰陶,讓人們過於相信標準答案了。好人,壞人,正義戰爭,非正義抵抗,誰能夠說得清楚?

只是,俄羅斯總統在聲稱支持前加盟諸國獨立之後,出爾反爾挑起車臣戰爭中,確實於情於理顯得極端霸道。

侵入車臣的俄羅斯軍隊不分皂白大打出手,更激起了欲圖獨立的桀驁不馴的車臣人的全面抵抗。

隨著車臣總統杜達耶夫被俄陸軍打死,失去統一指揮的車臣各派武裝開始各施手段,車臣戰爭局面更加混亂。

橡樹|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人質危機:大象出擊,營救螞蟻

"9·11"事件後,歐美無暇顧及中亞,俄羅斯藉此機會,再次對車臣進行了手段強硬的清洗——這時,俄羅斯總統是普京。

普京執政期間的車臣戰爭,俄羅斯軍隊在十數年裡,上演無數的鬼子進村慘劇,有30%車臣人被俄軍殺死。對此,車臣人蒐集、紀錄俄羅斯軍隊恐怖犯罪錄像帶數百卷,偷渡入歐,向國際人權法庭控訴。

然而,泥牛入海,沒有什麼結果。

仇恨繼續燃燒,許多車臣婦女在莫名其妙失去丈夫、兒子後,流乾眼淚,懷抱炸彈潛入俄羅斯人聚居低,釀成最初的炸彈自殺的恐怖事件。

車臣戰爭悲劇,就此蔓延成俄羅斯人和車臣人的悲劇——為什麼我比較看不起普京?這大概算一個原因。

這位致力於把俄羅斯建設成世界最大加油站的油販子,所謂鐵血“捍衛”俄羅斯“統一”,現在看來,無非是為他和他的石油界的朋友們進入車臣發財,搭橋鋪路。

車臣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是當時蘇俄全境,石油與天然氣資源儲存最多的地方。

看看這些年來,俄羅斯冒出來的一個個渾身滴油的超級富豪土鱉們吧,如沒有車臣,他們什麼都不是——當然,直到現在,俄羅斯群眾和我不少的網民依然欣喜去相信,普京確實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而戰。

沒法,俄羅斯群眾四肢發達,就是這樣冰雪聰明。

還是回到莫斯科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大樓的劇院吧。

下午,談判失敗的消息沸沸揚揚傳遍莫斯科,這時,普京勢力尚未徹底控制的莫斯科多家電視臺播放了人質們的影像。

人質們呼籲:我們要求您作出明智決定,結束戰爭。我們厭倦了戰爭,希望和平

很快,普京做出了回應。他發表了非常強硬的聲明,認定這次人質危機是外國恐怖組織中心策劃的。

不提車臣,而提外國,普京聰明地把這次人質危機與美國“911”事件勾連在一起。

聲明一出,往“世界反恐”上一靠,顯然,普京要準備下黑手了。

這時,阿爾法戰隊躍躍欲試著,普京也象徵性在電視做最後的保證:

準備解救人質,同時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質的安全

橡樹|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人質危機:大象出擊,營救螞蟻

10月25日,星期五。

武裝恐怖分子看上去比港產電影裡的恐怖分子更有人情味,他們向人質們發放食物和水。可能預感不祥,在這天,他們連續釋放10多名非俄羅斯人的男女人質,以及8名兒童。

下午。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長帕特魯舍夫向媒體宣佈,若綁匪釋放人質將保證其生命安全。

晚上7時,普京總統說這次危機的當務之急是"確保人質的生命安全"。

晚上8時,普京發表官場款式的於事無補的空洞的電視講話,並且再次重申對車臣戰爭強硬態度。

10月26日,星期六。

凌晨5時30分,空氣渾濁、憋悶的劇院突然瀰漫著古怪的氣息。恐怖分子和人質們隨之頭暈憋氣,昏昏欲睡。

突然一聲炸響,劇院側壁被炸開了一個大洞。在麻醉毒氣掩護下,帶著防毒面具的阿爾法戰隊由破洞衝進來,向劇院開始射擊。槍聲中,人質們尖叫著更加驚慌失措。

劇院,成為車臣戰爭的另一個戰場,一場激戰開始了。

劇院裡毒氣、硝煙瀰漫,槍聲、爆炸聲響成一片——恐怖分子並沒有攜帶手榴彈,可見,打得眼紅,阿爾法戰隊不僅用了槍,還用了其他爆炸物。

“職業反恐”的阿爾法戰隊攻擊氣勢如虹,極為兇悍,戰術卻出奇地拖沓。

武器領先,人也多出3倍的阿爾法戰隊被十餘名有男有女的車臣武裝分子交叉火力封鎖,雙方你來我往大打出手,一時半會竟然僵持不下。

誰可以想象,解救人質會是這樣異常激烈,大開大合的戰鬥。此刻,無論是誰萬一當上劇院的人質們,肯定當場懵逼:這是來救人,還是來殺人

持續近2個小時的激戰,無人顧及很多體質較弱的人質。在麻醉毒氣襲擊下,他們或者苟延殘喘著奄奄一息,或者在阿爾法戰隊即將取得勝利的槍聲中,永遠閉上了眼睛。

當然,不說雙方自動火器相互射擊、跳彈、炸彈的誤傷,總之,在俄羅斯赫赫有名的阿爾法戰隊槍口下當人質,沒有足夠的膽量,估計也撐不到勝利的到來。

橡樹|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人質危機:大象出擊,營救螞蟻

7時10分,槍聲、爆炸聲慢慢舒緩下來。第一批撤出戰鬥的士兵押著被俘獲的車臣武裝分子出了劇院。隨後,圍在劇院外的安保、警察也開始進入劇院打掃戰場,搬出很多身著平民服裝的屍體。

誰也不知道這些屍體是車臣武裝分子的,還是人質的。

7時30分,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通過俄羅斯政府國際文傳通訊社宣佈:巴拉耶夫被擊斃。所有人質已經被解救

在普京們看來,人質們在被挾持的恐懼中,被打死,被麻醉毒氣致死,何嘗不是一種解救?

站在普京的角度,一場暴徒試圖挑釁他和他的夥伴們在車臣石油利益的人質危機解決了。

站在俄羅斯群眾的角度,一場暴徒試圖分裂國家的人質危機解決了。

危機解決的第一時間,俄羅斯和他的兄弟們開動宣傳機器,把這場車臣戰爭激化的人質事件完美與歐美“911”反恐聯繫在一起,全檔期播放普京鐵腕保護俄羅斯的刷粉講演。

俄羅斯政府宣佈,750名人質被救,67名人質死亡。有34名綁匪被擊斃

橡樹|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人質危機:大象出擊,營救螞蟻

當然,綁匪數據不可虛報,這容易隨時穿幫,所以俄羅斯當局也含糊著耐心解釋,有"一小撮綁匪"混在人質逃跑了。

混在人群裡逃跑了?可見,人質危機事件解決的最後階段,現場如何之無序、混亂。

50名車臣武裝分子實際上被俘虜、擊斃到底多少人,至今依然沒有準確答案。至於俄羅斯人質被救與死亡人數,自然更是含糊不清。

橡樹|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人質危機:大象出擊,營救螞蟻

當時,莫斯科有四家醫院參與救護人質和收斂人質遺體。四個醫院停屍房裡,僅其中一個收斂遺體,就超過140人。

當時,很多在這一事件中喪失親人的苦主們圍在醫院外面,人被警察和安保人員擋住,不被允許去看他們的親屬、孩子的遺體。

至今,這些俄羅斯苦主們依然不知道他們的親人,在那個彈火紛飛的清晨,是死於流彈,還是毒氣致命。

為安撫哭哭啼啼的俄羅斯苦主,普京大筆一揮,由車臣石油收益支撐的俄羅斯財政,向活著的人質發放5萬盧布現金(大致1萬人民幣)壓驚,向每遇難者家屬發放了10萬盧布撫卹。

這個數字,不過是普京等在車臣做石油生意賺錢落下的一點麵包渣而已。

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人質危機事件讓普京嚐到了甜頭。原來,把危機掛靠到國際反恐,繼而遊刃有餘地以反恐為由,實施強硬手段解決爭端,不失為一條俄羅斯走向世界霸權的坦途。

就此,普京出訪必談“國際反恐”,成為“國際反恐”模範,在談到車臣問題,他也是直言不諱聲稱,把車臣匪徒淹死在馬桶裡

至此,普京完全把車臣戰爭和國際反恐混為一談——然而,除卻俄羅斯群眾和我國網吧愛好者深信不疑之外,又有幾人相信普京自言自語?

也就在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人質事件時期,按照普京撤軍命令,大規模俄軍撤退之後,剩餘俄軍第42師和警察部隊還是多達2.5萬人左右。

在30萬人上下的車臣共和國境內駐軍2.5萬人,換算在中國13億人口,便是上億的軍隊。

這種態勢下,誰更像恐怖分子,還真是一言難盡。

俄軍在車臣戰爭的極端手段不斷曝光,正在喚醒脫離前獨聯體的主權國家們的警覺,以及高加索地區諸多民族的高度戒備。

當車臣戰爭內情不斷曝光,最初對俄羅斯這個"國內問題"不太清楚而保持沉默的歐美國家,就此開始抵制普京把車臣戰爭向國際反恐掛鉤的企圖。

國際輿論就俄軍在車臣戰爭中暴行的譴責此起彼伏,亞非歐美等諸多國家也陸續為此加入了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

對此,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盧京公開承認,對車臣出兵,造成了"嚴重損害了俄羅斯在國際社會的威信"的後果。

橡樹|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人質危機:大象出擊,營救螞蟻

寫到這裡,聯想到車臣戰爭、莫斯科軸承廠俱樂部人質事件,以及俄羅斯阿爾法戰隊一鍋燴的“人質解救”行動,何嘗不是一系列的恐怖襲擊。

被拘禁在劇院裡的千把人的人質,也不過一、二億盧布。與車臣富饒的油氣資源比較,普京心算,輕重立判。

否則,阿爾法戰隊也不會以如此急躁、粗糙、冒失的手段,闖進劇院大打出手了。

所謂戰鬥民族,無非是為普京去戰鬥的民族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